山东菏泽部分重点学校高二历史期中A卷.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4956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菏泽部分重点学校高二历史期中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菏泽部分重点学校高二历史期中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菏泽部分重点学校高二历史期中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菏泽部分重点学校高二历史期中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菏泽部分重点学校高二历史期中A卷.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菏泽市部分重点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罗素认为,“许多人确实有一种倾向于战争的本能”许多原因导致战争,但是,随着所有市民欢迎战争爆发,受挫的情绪是战争狂热的主要原因”。罗素的观点A. 代表了当时欧洲各国的普遍认识B. 不符合唯物史观对战争的正确认识C. 反映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立场D. 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罗素认为市民的狂热情绪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不符合唯物史观对战争的认识,B正确。罗素的观点属于学者个人的认识,不能

2、代表整个欧洲和英国统治阶级,AC排除。一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D排除。2.在历史上,日本曾一度是以德国为师的,明治维新基本上就照搬了普鲁士的样本,但在一战中,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立即撤退在日本及中国海上的一切德国军舰,不能撤退者,立即解除武装”。这一变化旨在A. 争夺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B. 遏制俄国在环太平洋的势力C. 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D. 维护英日在远东的共同权益【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日本曾一度是以德国为师的但在一战中,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立即撤退在日本及中国海上的一切德国军舰,不能撤退者,立即解除武装”可以得出,日本的着眼点是要

3、维护本国的利益。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前英日是同盟关系,故D正确。A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B错在“俄国”,因为俄国显然不可能在环太平洋扩张势力,排除。作为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不是要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排除C。3.列宁指出:“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这表明该体系A. 加强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B. 带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C. 形成了稳定的国际关系秩序D. 解决了法德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

4、”可以看出凡尔赛体系具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故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凡尔赛体系的世界影响,不是强调对英国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凡尔赛体系具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这就会加剧被奴役地区的反抗,不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4.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公开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无论战时与和平时期,公海航行绝对自由;尽可能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成立国际联盟以维持世界和平。”这表明A. 国联成为各国谋求和平的讲坛B. 世界和平时代的到来C. 世界性的战争得到有效地遏制D. 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

5、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体现了美国要插手欧洲事务、争夺世界霸权的企图,其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故D正确。国联实际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排除A;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根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造成世界新的动荡,排除BC。故选:D。5.1920年,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将在五年内建造137艘军舰;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则公布了规模巨大的八八舰队计划。这些现象足以证明A. 日本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B.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必要性C.

6、英国开始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 五国条约成为一纸空文【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的行为可以看出美国、英国以及日本在军舰数量上的意见不统一,矛盾加剧,因此1921年各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缓解矛盾,说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必要性,故B项正确。A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项是四国条约的签订,排除。D项是1921年签订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6.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但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变化A

7、. 有利于英国欧洲战场上作战B. 表明美国实际上已与苏联结盟C. 代表着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D. 与德军发起西线进攻密切相关【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在德军发起东线进攻背景下做出的决定,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其后德国不断向东进攻,矛头指向苏联,其中英国占据当时的海上霸权,军火自行运输的决定有利于英国,故A正确。美国当时没参战,也没与苏联结成同盟,排除B。美国在当时没有放弃孤立政策,排除C。德军发起西线进攻是在1940年,说法错误,排除D。7.如下图为名为“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狗”的漫画。漫画中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这幅漫画讽刺了A

8、.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B. 西班牙内战C. 英法的绥靖政策D. 苏联的中立政策【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指的是英法只是口头反对德国侵略,但不会采取行动,这是英法绥靖政策的反映,故C项正确;而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和西班牙内战的失败是绥靖政策的产物,故AB错误;D项实质上是绥靖政策的体现,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错误。8.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苏联90%10%50%50%75%英国10%90%50%50%25%A. 苏联与英国企图避开美国瓜分

9、东欧B. 冷战事实上在二战后期已经开始C. 苏联与英国势力相当D. 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答案】D【解析】希腊不是东欧国家,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英国和苏联划分势力范围,不涉及双方冷战,故B项错误;苏联与英国势力相当在材料无体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英国和苏联划分对某些欧洲国家的战后控制权,践踏了这些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故D项正确。9.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这反映了A. 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B. 冷战从欧洲

10、蔓延至中国C. 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D. 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答案】C【解析】1947年到1949年,处于美苏冷战、中国解放战争时期,苏联向中共提供援助,美国向国民政府提供援助,这说明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故A错误;当时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不是冷战,故B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故D错误。故选C。10.1955年12月27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给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信中表示:“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当然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和我极为重视的一种趋势”,“美国准备对任何旨在进一步加强欧洲一体化的有益建议表示欢迎”。美国的这一表态A. 出于全球战略

11、需要的考虑B. 对欧共同体的作用估计过高C. 有利于推进德国统一进程D. 忽视了苏联对欧洲一体化的敌视【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美国对欧洲一体化表示欢迎,它的这种表态主要是想借助欧洲一体化防范苏联,是由于全球战略需要的考虑,故A正确;当时欧共体尚未形成,故B错误;美国的这一表态会遭到苏联的反对,加剧东德、西德的对峙,故C错误;美国此举的目的就是防范苏联,并没有忽视苏联对欧洲一体化的敌视,故D错误。11.北约建立时,政治协商制已成为北约成员国联合与合作的重要纽带。然而,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

12、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由此看出A. 政治协商制受制于成员国力量对比B. 北约成员国合作的基础丧失C. 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既合作又斗争D. 西欧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和“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中可知,在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中政治协商制充斥着不对等的力量对比,发展不平衡,故选A。北约政治协商制的形成是个动态过程,在北约建立后不断发展、完善,故B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既合作又斗争”的信息,故排除C。D显然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没有提到双方矛

13、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12.2019年3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并签署公告正式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占有A. 履行了联合国的有关决议B. 有利于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C. 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结果D. 符合“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戈兰高地是叙利亚领土,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故C正确。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占有是践踏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排除A;以色列军事冒险行为不利于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排除B;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占有只会造成新的冲突,是对现有和平的破坏,不符合符合“以土地换和平”原则,排除D。13.王

14、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讲到,“商汤前后,夏、商、周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并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君臣隶属关系。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这说明A. 周公东征前国家尚未正式形成B. 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D. 世袭制到周公以后才逐渐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从题目关键词“商汤前后”“ 民族并立”“地位是平等”可知相互之间并立平等关系,“周公东征”“创立分封制”“君臣上下隶属”逐渐形成,可知此时形成了君臣上下隶属关系,相比较商汤前后并立平等关系,分封制有利于加强

15、对地方管理,故C项正确。夏就是第一个国家,在周王东征以前已经建立,故A项错误。分封制只是形成君臣上下隶属关系,层层分封,无法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主要依靠宗法制来维护统治秩序,故B项错误。 世袭制从夏朝开始,故D项错误。所以选C。14.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 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B. 认为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 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可以得出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故答案为A项;材料主旨是周是中心,辐射地区是地方,与中华民族的形成无关,B项排除;西周政治制度尚未实现中央集权,C项排除;材料主旨强调分封制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