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4869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 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 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 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 单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单元测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单元测试江苏 陈林 QQ 33052688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在于( )A、太平天国有了稳定的根据地 B、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最高峰 D、武装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2、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的标志是( )A、胜利北伐 B、西征和天京突围战斗的胜利C、占领南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3、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4、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于实施

2、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勾结,敌我力量悬殊C、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本性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时机5、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果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6、资政新篇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未引起广泛的影响,其根源是( )A、战争形势下无暇顾及 B、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C、出现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 D、超越了农民战争范围7、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不能正确认识当时社会矛盾 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8

3、、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动动的实质是:( )A、表明支持清政府 B、为显示其军事力量C、把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9、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同盟会成立后,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C、革命党人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气概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10、之所以称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因为:(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11、1911

4、年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B、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C、革命党人的领导 D、黄花岗起义的鼓舞12、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起义士兵的幼稚无知C、革命党人认为有“资历”的人才能号召群众 D、在特定条件下,革命党人群龙无首13、在武昌起义中,新军成为主力,主要是因为( )A、新军不满清朝统治 B、新军中青年倾向革命C、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 D、湖北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组织工作14、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是( )A、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B、确

5、立民主共和政体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否定君主专制政体15、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1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受十月革命的影响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17、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18、国民革命相对于而言,有内在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 )A、革命任务上 B

6、、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19、“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的本质区别是( )A、手段不同 B、性质不同 C、前途不同 D、内容不同20、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工展武装斗争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建立统一战线21、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诞生于( )、五四运动中、中共“一大”上C、中共“二大”上 、国民党“一大”上2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独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

7、中国革命问题、保证了长征的胜利23、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24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其核心是A开展武装斗争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坚持党的正确领导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揭开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序幕D永远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奴役的历史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3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向当时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

8、翰建议:“大不列颠一国,或是在中国拥有舰队的三个外国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趁皇帝还据有能够蹄结条约的地位时,向他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无限制进入中国内地和沿海一切口岸,在北京建立直接外交关系,以及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材料二 1853年8月,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翰报告说:“宣布中立如果不是惟一政策也是最聪明的政策。如给皇帝援助,那么必须是大规模的援助,而且如果叛党的势力广泛地扩张起来,人民大众又普遍地愿意拥戴他们的统治,这种大规模的援助是没有效果的大平天国并不向我们就范的样子,遇有适当地机会和叛党协商时,我们从叛党手里获得的政治和商务利益,也大可超过皇党。”材料三 1862年英国首

9、相巴麦尊在下议院辩论时曾说:“我认为,中国已改变它对外国和英国的政策,既然恭亲王和那些和他一样开明的同僚们所奉行的政策,证明了中国人是准备和外国人发生亲密的关系,而不是拒绝接近,或力图阻止和外国人发生一切往来,而且既然中国的政策是鼓励和世界各国的商业,那么对我们来说,如果不努力协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策从事于改进的努力,那是自取灭亡的。”材料四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说“鸦片利益与英国决策干涉大平天国无任何关系,不是因为英国商人的官员对保护这项有价值的贸易不关心,而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叛军看做对它的严重威胁”。 以上材料均摘自近代中国资料选回答:(1)结合背景说明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2)结合材料一

10、评述材料四的观点。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地是正确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2“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

11、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开辟的中国革命的道路。要求:内容应包括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和意义。三、问答题23、国民革命和失败的原因有什么相似性?这相似性使你受到什么启示?24、图片记载了历史发展的某一具体场景。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旧版教材P54图(请扫描)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徽和旧址解放区土地改革请回答:(1)图一是在什么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历史现象?分析导致这一历史大背景出现的主要原因。(2)结合

12、史实,分析导致图二反映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3)从图三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从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4)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些特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C4、C5、A 6、D7、D8、D9、D10、D 11、B12、A13、D14、D15、B 16、D17、B18、A19、B20、A 21、C 22、B 23、D 24、C 25、A二、材料解析题21、(1)变化: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进而宣布中立,实质是采取观望态度。联合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原因:为攫取更多特权;清政府满足了英国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拒绝了其侵略要求。(2)材料四认为英国对太平天

13、国的态度与其攫取侵略利益无关,这是错误的。因为材料一中英国官员明确提出要乘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之机,提更多的侵略要求,如使鸦片贸易合法化、无限制进入中国内地和沿海一切口岸等。2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内容:在中共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意义: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三、问答题23、(1)相似性:客观上,都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并且不择手段

14、的从革命内部破坏革命。时帝国主义不仅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而且支持革命阵营内部的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观上都是由于革命力量的妥协退让,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不敢同帝国主义决裂,对袁世凯妥协退让,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国民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压制工农运动,对蒋、汪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2)启示:从两次革命的失败可以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中外反动势力,必须建立一支坚强的革命队伍,避免敌人从革命内部破坏革命;必须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24、(1)背景:国民大革命。原因:国共在斗争中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国共都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主共和为奋斗目标;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原因: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继续领导革命,并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革命力量增强;1931年,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