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三历史模拟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4546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高三历史模拟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高三历史模拟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高三历史模拟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高三历史模拟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高三历史模拟 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2019届高三历史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A. 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B. 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C. 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D. 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周公属于人臣的典范,后人宣扬周公的圣人形象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进而推广自己的主张,B选项符合题意。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2、A选项排除。历史人物的同期记载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一定真实可信,C选项排除。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2.关于“对人私犯”的制裁,十二表法规定严重伤害保留同态复仇,较轻伤害支付固定罚金。但到查士丁尼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 法律体系的形成B. 社会文明进步C. 人文主义的传播D. 阶级矛盾的缓和【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十二表法规定严重伤害保留同态复仇、查士丁尼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可以判断,B正确;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而材料的问题是“这一变化主要反映”,A与材料无关;不

3、管是十二表法的规定,还是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律,都是人文主义的体现,C错误;法律本身就是矛盾尖锐的产物,材料没有体现阶级矛盾的缓和,D错误。3.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这一规定A. 贯彻了联蒋抗日的方针B. 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C. 保证了财政收支的平衡D. 体现了社会平等的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来看,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保证抗日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故答

4、案为C项。这一规定与联蒋抗日无关,排除A项;从“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民的负担没有减轻,排除B项;这一规定与社会平等无关,排除D项。4.右圈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A. 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B. 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C. 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D. 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漫画英国人扛着伞,脚上拴着带有刀和剑的绳索,说明英国对于踏入欧共体的河流是小心翼翼的,体现出英国对于加入欧共体的组织怀有疑虑,故项正确。漫画说明英国人对于欧共体的怀疑,并不是说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故项

5、错误。材料漫画没有涉及美国的信息,并不能说明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故C项错误。漫画没有说明英国和其他国家联合的信息,故D项错误。【点睛】题干关键信息是英国人进入欧洲共同市场河流装备,进入河流的脚上还拴着绳索,所以英国人对于进入欧洲市场的小心翼翼。5.明代一位名叫顾清的官员,在松江府志中描述了当时松江地区民风向奢的23种常见变化,并对这些民间消费行为都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这一现象说明A. 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B. 奢侈行为危及社会发展C. 商品经济冲击了传统观念D.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官员对民间向奢消费行为进行批评,说明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A不符

6、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奢侈行为危及社会发展,故B错误;材料反映松江地区民风向奢,说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出现向奢民风,故C正确;材料不涉及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出现,故D错误。6.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一措施体现A. 国民政府发挥经济职能B. 对国际市场秩序维护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D. 关税自主运动的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关税提高可以使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优势减弱,是政府发挥经济职能的体现

7、,故A正确;关税提高有可能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市场稳定,故B错误;1935年开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通过信息无法体现关税自主运动是否已经完成,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国民政府关税自主运动的史实分析解答。7.表是根据陈锡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绘制的我国农村从1978年到1984年的某些变化。这一表格反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3645113257.567.720062180713950035.

8、843A. 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B. 促进我国非农产业人数大增C. 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D. 加速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无法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我国非农产业人数的信息,排除B;从表中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均呈上升趋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流转的信息,排除D。8.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虑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

9、致离婚。”这说明A. 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 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 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民国以来,政府大力移风易俗,近代中国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显著,排除A;材料中“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说明存在对缠足习俗面临挑战,说明妇女缠足习俗的社会基础正在动摇,排除B;由材料中对放足存在不同的态度,说明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故选C;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时间不符,而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大变革,排除D。9.有人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和计算:俄国人每年花在排队买东西上

10、的时间达300亿个工时,这还不包括花在裁缝店、理发店、邮局等候的几十亿个工时,就这300亿个工时来说,就足以使1500万人按每周40个工时计算劳动一年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实物配给造成食物缺少C. 斯大林体制推行D. 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落后【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苏联人民长期处于“短缺经济” 之中,劳动力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长期推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且得不到根本改善造成的,故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买卖的,不会存在排队买东西现象,排除A;实物配给制是指所有一切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均由国家以行政手段分配,取消

11、商品交易,不得进行买卖,也不会存在排队买东西现象,排除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那劳动力浪费就不大可能出现,排除D。10.根据建立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13条和第228条等条文的规定,欧共体在GATT(关贸总协 定)体制中逐步取代其成员国并发展为GATT的一种“事实成员”,而各成员国只不过是一种“法律形式上的成员”。这一规定表明,欧共体A. 完全取代了成员国地位B. 成员国丧失了独立地位C. 成为事实上的独立国家D. 成为超国家的国际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欧共体在GATT(关贸总协定)体制中逐步取代其成员国并发展为GATT一种事实成员”表明欧共体事实上取代其成员国在关贸总协定体制中的地位

12、,这表明欧共体成为超国家的国际组织,故D正确;“完全取代了成员国地位”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仅凭材料并不能说明成员国丧失了独立地位,故B错误;C错在“独立国家”,故C排除。11.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衍变表明A. 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 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 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 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符合传统儒家孝道,从而以节日形式受到宫廷和民间的推崇。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

13、反映佛教在民间的流传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外来文化中契合传统主流观念的因素得以流传,是外来文化借助主流观念而不是冲击主流观念,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没有对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进行比较,排除。12.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A. 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B.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C. 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 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

14、】根据材料可知,这场论战是“科玄论战”。科玄论战争论焦点可概括为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是对科学与玄学价值问题的讨论,其次是科学能否支配人生观。论战的后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进来,推动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引起人们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对“科学万能”“全盘西化”偏激思想的纠偏,或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对当今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所以该争论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涉及的是“科玄论战”,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B项,最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

15、李大钊,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排除。二、简答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胡适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走向系列演讲中,开篇即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后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有“使人想起欧洲的文艺复兴”的“三个突出特征”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时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是一场自觉地把个人从传统力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很奇怪,这场运动是由既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又力图用现代新的、历史的批判与探索方法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导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场人文主义的运动。据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