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高一历史期中.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3731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黑龙江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高一历史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高一历史期中.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梁惠王载:神农,斲(音灼)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这表明A. 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简陋B. 当时中国社会处在新石器时代C. 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D. 中国农业是从神农时期出现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神农,斲(音灼)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并结合所学可知,耜、耒都是古代中国的翻土的农具,也用作农具的统称,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

2、具,故选A题;B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故排除;材料中不能体现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排除C;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农业是从神农时期出现的,故排除D。2.睡虎地秦简金布律载道(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法定货币$择行钱、布者,列伍长弗告,吏循之不谨,皆有罪。”这说明秦A. 商业发展较为迅速B. 重视规范市场秩序C. 坚持实行轻罪重罚D. 严密控制民间买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夏市居列者及官府之更,择行使、布”“吏循之不谨,皆有罪”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市场通行货币做出规定,并以告诘、官吏追责的形式加以保障,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政府对货

3、币的重视,没有体现出商业发展和对民间贸易的控制,故AD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秦朝法律的特点,故C项排除。【点睛】“夏市居列者及官府之更,择行使、布”“吏循之不谨,皆有罪”解题的关键。3.从汉朝开始,我国古代牛耕经历了由二牛三人方式到二牛一人方式,又由二牛一人方式到一牛一人方式的演变过程,以后逐步推广。这种演变反映出A. 牛在农业生产中地位重要B. 北方农业人口因战乱不断减少C. 农业生产方式开始革命性变化D. 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我国古代牛耕经历了由二牛三人方式到二牛一人方式,又由二牛一人方式到一牛一人方式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不断发展

4、,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从而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牛在农业生产中地位重要,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北方人口变化,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判断得出这是革命性变化的开始,排除C。4.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材料反映出A. 封建社会土地兼并比较严重B. 土地私有造成农民极端贫困C. 小农经济抵御灾害能力较差D. 当时农民赋税负担非常沉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古代赋税沉重,人们生活困难,故D正确;材料信息中并没

5、有反应出土地兼并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反映的是赋税沉重造成农民贫困,而不是土地私有造成农民贫困,排除B;材料信息中并没有体现抵御自然灾害的信息,排除C。5.“宋代商人是足智多谋的。他们创造性地并广泛地使用多种金融和销售的惯例来扩大自身获得资本的途径,同时还更加高效地对其加以使用。尽管这些惯例中有许多早在12世纪之前就出现了,但是作为例行的习惯,它们在12世纪的史料中方才出现。”材料中的“创造性”是指A. 刀币B. 交子C. 票号D. 房契【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宋朝”“他们创造性地并广泛地使用多种金融和销售的惯例来扩大自身获得资本的途径,同时还更加高效地对

6、其加以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造性指的是交子的发明和使用,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AD在宋朝之前就有了,排除。票号在宋代以后才出现,排除C。6.棉花虽在西汉中期已传入我国边疆,可是在长时间内,棉布在我国内地居民的衣着材料中仍不占主要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在技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 东汉的杜诗B. 宋代景德镇的瓷窑工匠C. 元代的黄道婆D. 明代的丝织机户【答案】C【解析】【详解】元朝黄道婆发明的新式纺车推动了棉布衣料的普及,C正确。杜诗的发明是水排,A排除。磁窑工人与纺织业无关,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棉纺,而D项说的是丝织,并不属于同一行业,故D项错误。7.有学者

7、说,“郑和所率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料及奇禽异兽,此类物品可以增加宫廷生活之色彩,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这可以反映出明朝A. 已经废除“海禁”政策B. 传统手工业呈衰落之势C. 郑和远洋的政治性特征D. 失去世界经济领先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郑和所率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料及奇禽异兽,此类物品可以增加宫廷生活之色彩,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体现了郑和远洋的政治性特征,故C正确;海禁政策是指禁止中国商人出国经商,而材料中的出海行为是官方的,与海禁政策无关,排除A;

8、材料没有反映传统手工业衰落,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明朝经济在世界的地位,排除D。8.下面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6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台湾)191311520539511广东721270711959A.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 北方经济超过南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各

9、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可知集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A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结论,B排除。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C选项排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就已经完成,D排除。9.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我国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变化表。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0年代(年均)40年代(年均)50年代(年均)茶叶出口约五千万磅约七千万磅近一亿磅生丝出口约一万包约二万包约四万包A.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大幅度提高C.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 西方侵略者控制了当时的海关【答案】A【解析】【详解】在鸦片战争后,我国茶叶生丝出口急剧增加,说明中国逐步被卷入

1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正确;在材料中,我们并不能看出中国产品竞争力的高低,排除B;材料并没有显示中国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中国海关受西方控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D;10.“自强”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十九世纪60年代,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清政府开展了所谓“自强运动”,主要体现在A. 开始政治制度的变革B. 引进西方技术设备C.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 积极创办军事工业【答案】D【解析】【详解】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积极创办军事与民用工业,以挽救清政府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故D正确。洋务运动未涉及政治改革,排除A;洋务运动不仅仅引进西方技术设备,排除B。洋

11、务运动直接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并非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排除C。11.1884年,洋商在报告中说:“洋针不久以前在中国还当作珍奇物品出卖,现在已经普遍使用了。然而人们还是把它当作奢侈品来买的。”材料说明A. 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贫困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C. 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 外国商品与中国习俗不相符【答案】A【解析】【详解】洋针已经普遍使用,人们却把他当做奢侈品来买,实际上说明中国社会贫困,故A正确;洋针已经被普遍使用说明其并没有被抵制,故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显示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排除C;通过材料,洋针普遍使用说明外国商品在中国受到了欢迎,排除D。12.晚清政府曾出台政

12、策鼓励工商业发展。该政策A. 出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前B. 是政府应对时局无奈之举C. 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权性质D.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晚清政府曾出台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该政策是政府应对时局的无奈之举,故B正确;晚清政府曾出台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出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 A;清政府是代表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政府,排除C;晚清政府曾出台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排除D。13.据农商部统计,19131915年,我国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平均每年达124.6家。19141924年间,上海民族机器工厂从91家增加

13、到284家。其原因之一是A. 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B. 临时政府实行奖励实业政策C. 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C【解析】【详解】“19131915年,我国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平均每年达124.6家。19141924年间,上海民族机器工厂从91家增加到284家”主要是因为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故C正确;当时的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当时的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并非临时政府,排除B;当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了,排除D。14.学者徐进功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的对外贸易研究认为,十年间进口商品位次变化最大的是棉制

14、品,1928年居第一,1931年居第四位,1936年居第十位。这一变化能从侧面反映出A. 官僚资本主义日益膨胀B. 当时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C. 当时棉纺织业发展较快D. 经济危机最先波及棉织业【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看不出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排除A。材料看不出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材料能反映出棉纺织品的进口发生了变化,但看不出棉纺织业发展较快,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十年间棉纺织品进口大大下降,说明1929年经济危机最先波及到棉纺织业,故选D。15.1937年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国民政府通过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同时,还

15、把一部分机械工业内迁至西南地区。可见,国民政府扶持机械工业重在A. 调整工业布局B. 满足市场需求C. 改变民企地位D. 进行国防备战【答案】D【解析】【详解】“1937年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国民政府通过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同时,还把一部分机械工业内迁至西南地区”表明国民政府扶持机械工业重在进行国防备战,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轻重工业的分布和比重,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产品面向市场,排除B;材料未体现改变民企地位的信息,排除C。16.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多达170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几乎垄断了我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