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名校汇编 第3期 19 选修地理 教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3263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名校汇编 第3期 19 选修地理 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名校汇编 第3期 19 选修地理 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名校汇编 第3期 19 选修地理 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名校汇编 第3期 19 选修地理 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名校汇编 第3期 19 选修地理 教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3期 专题19 选修地理 (教师版)【广东省六校教研协作体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该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些完成问题。(1)图4中有机污染源在( ) ABCD(2)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 AMBNCODP【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2、,回答问题。(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洪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问题。(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3)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答案】(1)A (2)B

3、(3)C【解析】(1)此图中,自然灾害频率较高的是珠三角、浙江和华北地区,达到30以上,而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为干旱灾害分布,故选A。(2)甲地区为华北地区,干旱多发在春季,以春旱为主,3、4、5月份,乙地区为长江流域,以伏旱为主,7月初到8月初,故选B。(3)丙地区为云贵高原,是干旱多发区,其原因是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不渗,易发生干旱。【考点定位】本题组考查干旱多发区及原因。【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位于山西省中部略偏南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是中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

4、宝库”之称。据此完成问题。(1)作为旅游资源,平遥古城对吸引旅游者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特点是() A可创造性B长存性C非凡性D多样性(2)作为旅游资源,平遥古城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它对吸引旅游者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A经济价值B美学价值C历史文化价值D科学价值【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问题。(1)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按规律推理,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B地势高C雨季长D气温高【答案】(1)B (2)B【解析】(1)通过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可知:从北

5、纬20度到50度,最宜欣赏时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所以选B。(2)处欣赏时间较短,集中在7、8月份,主要是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所以时间欣赏时间短,故选B。【考点定位】本题组考查自然旅游资源的欣赏时间和欣赏纬度的关系。【广东省佛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右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2010年5月1日,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约有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约有350万,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3100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据此答

6、问题(1)材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形式的多样性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促进经济发展 ABC D(3)下列关于旅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D旅游可以引导超前消费,不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

7、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问题。(1)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A置身其中观赏B在特定位置观赏C在高处俯瞰D适当距离仰观(2)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欣赏旅游景观时()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C登山渉水,求质求真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3)望夫石的形成原因是() A人工建造B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其为飞来石D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考点定位】本题组考查了旅游景观的观赏角度及形成原因。【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某大城市郊区,山峦起伏,林木苍郁,水库明净,温泉遍布,尤其是春季风景如画。山麓

8、地带古宅成片,民风淳朴,瓜果飘香,鱼虾满塘。为吸引游客,当地的旅游部门规划在中心服务区兴建音乐喷泉、叠水假山、休闲广场等景点,还增加了“西游记宫”和大型游乐场。但景区建成开放以后,游客远未达到预期的人数,尤其是“西游记宫”几乎无人光顾,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该旅游规划不成功,其主要问题有()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 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中心区布局过多的接待服务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西游记宫”等人造景物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旅游区形象不鲜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环境污染

9、严重,很难吸引游客 ABCD(2)关于本区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区发展应以农业为主导,以农业基地建设为目标B本区旅游产品应定位为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风景为辅C鉴于长期发展的需求,本区宾馆的等级应一步到位,建成五星级宾馆D该旅游区应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2012年中秋、十一两个假期形成8天的长假期。国庆黄金周旅游市场有较高的增长,接待人次约为362亿,较去年同比增长20%,旅游收入约为18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4%。“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

10、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据此回答问题。(1)中国的“假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铁路运输的多次提速B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C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不断提高D新建了许多旅游景点以吸引旅游者(2)假日旅游活动产生的作用是 A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C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D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求【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问题。(1)四幅景观图中都在非洲大陆的是()ABCD(2)关于景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位于法国境内B是欧洲著名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C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遗产D该石柱是由花岗岩雕成的(3)关于景观图

11、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景观位于南美大陆上B该景观所在岛屿位于大西洋中C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火山岛D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大陆岛【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3分)(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2分)【解析】(1)通过读图可知为春季,其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2

12、)冰雹的危害是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其措施是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冰雹的发生时间、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材料及赣州古城图, 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常饱受水患。北宋刘彝任知州期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点,采取分甚排水丛原则和自然流向的办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干道系统,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雨季,当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

13、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赣州城内有数百口水塘,刘彝又差人将地下排水管道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能使赣州古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材料二:赣州古城图(1)从自然条件说明,宋朝以前的赣州城为什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2分)(2)从地理角度说明,刘彝采用的几项措施使赣州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上所起的作用。 (4分)【答案】32(6分)(1)赣州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1分);赣州城位于两江汇合处,几乎四面环水,汛期时极易遭受洪水侵袭1分)(2)坚固的城墙如同防洪大堤,可以抵御(贡江、章水两江)洪水对城市的侵袭

14、;依据地势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能在暴雨初期将水排入河流中;当江面洪水水位高于排水口时,水窗能防止江水倒灌;城内的水塘与地下排水管道连接,具有调蓄作用,防止城市内涝(4分)。【解析】(1)洪灾形成的原因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说明,本题要求从自然方面说明:地形、降水量两个方面。(2)防洪可以从加强排水和减少来水两个方面考虑,坚固的城墙如同防洪大堤,可以抵御(贡江、章水两江)洪水对城市的侵袭;依据地势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能在暴雨初期将水排入河流中;当江面洪水水位高于排水口时,水窗能防止江水倒灌;城内的水塘与地下排水管道连接,具有调蓄作用,防止城市内涝。【考点定位】本题组考查了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