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0482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摘 要】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现在的住宅建筑都采用全现浇钢筋砼结构,同传统的预制楼板相比,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及防水性能等均有很大的提高。但在施工过程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现浇楼板经常出现裂缝,有的裂缝对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即使不影响结构安全,也容易发生渗漏现象,且易引起住户投诉等,所以控制楼面裂缝至关重要。下面我对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谈谈我的想法。 /1/view-12288037.htm【关键词】 楼面;裂缝;防治;措施1、设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从楼面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每幢房屋大角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负弯矩钢筋以及角部放

2、射筋末端发生45度角方向的斜裂缝。这种情况在现浇楼板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和温差等原因引起的,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主要从强度考虑,未充分考虑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两个方向剪力墙和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形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末端)首先开裂,产生45度角方向的斜裂缝,这种裂缝是裂缝防治的重点。针对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需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对房屋四周阳角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而改为沿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

3、且在浇筑砼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如加密上部筋的垫块,用脚架搭挑,不允许作业人员在上部钢筋上踩踏,派专人负责上部筋的整修及提保护层),将上部钢筋保护层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至于外转角处的放射形钢筋,对抗裂缝作用甚微,因为放射形钢筋一般不长(约1.2米左右),当阳角处的房间不按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而仍按分离式设置构造负弯矩短筋时,45度角的斜向裂缝仍然会向内转移到放射筋的末端或外侧,而当采用了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后,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网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度斜角裂缝的发生和转移,并且放射形钢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层,在绑扎时常搁置在纵横板面钢筋的上方,导致钢筋交叉重叠,将板面的负弯矩钢筋

4、下压,减小了板面负弯矩钢筋的有效高度,同时浇筑砼时板钢筋锚固弯钩容易翘起造成收面困难,所以建议重点加强加密双层双向钢筋即可。经我多年的实践及观察证明,凡采取以上措施处理的基本上不会发生45度方向的斜角裂缝,效果显著。2、预埋线管处的裂缝及防治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砼断面受到较大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产生。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同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在敷设线管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

5、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顺利浇筑和振捣密实。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方向的钢筋网加强(建议采用6-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或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或增加板厚,同时在浇筑砼时特别注意振捣密实。3、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及防治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质量与工期之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进度平均为4-5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4天一层,导致砼浇筑完后不到24小时就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使大开间甚至小开间房屋出现裂缝的机率大大增加,极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

6、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工期要求较紧的高层住宅中时常出现。针对这种原因产生的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治:1、不能盲目追求进度,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加快进度。楼层砼浇筑完成后必须养护一定时间(一般不宜24小时)才允许上人作业。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5-6天一层为宜,以确保上人作业时楼面砼达到一定的强度。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之内,只限于测量、定位放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以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

7、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从第3天开始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楼层墙板和楼面模板支模施工。3、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载和振动。4、对大开间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横杆以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浇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板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5、对于大开间房间应推迟底模的拆除时间,尽量在砼强度达到100%时才拆除。4、砼本身原因导致的

8、裂缝及防治措施目前已普遍采用商品砼,因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导致部分商品砼厂商采用加大粉煤灰掺量,掺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掺剂,采用细度模数较低、含泥量较高的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竞争手段,导致砼浇筑后的收缩增加,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而对于采用自拌砼的工程,也因施工作业人员为便于施工,增加砼的坍落度,使含水率增加,也会使浇筑后的砼收缩增加,导致裂缝的产生。为此,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以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严格检查砼的坍落度,对不合格的砼坚决退货。对自拌砼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和含水率,以确

9、保浇筑成型的砼不产生收缩裂缝。5、浇筑砼过程中的控制在浇筑砼时浇筑顺序及进度未掌握好,形成施工冷缝,浇筑过程中间隔时间较长,后浇部分在振捣时对先前浇筑的终凝前的砼造成扰动,收面时机未把握好及收面次数不够也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在浇筑砼以前应计划好砼的浇筑顺序,杜绝或尽量避免施工冷缝的形成,如必须形成施工冷缝时,应在后浇筑砼前处理好先前浇筑砼的界面,尽量避免冷缝处出现裂缝。在收面时应把握好收面的时间,特别是最后一次收面的时间。如果气温较高,应增加收面次数,以防止裂缝的发生。6、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收缩裂缝

10、发生。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早期浇水养护会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等,往往延迟了浇水养护时间。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草包或喷养护液保湿养护一周,以避免裂缝的产生。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裂缝发生。当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一般住宅楼地面上部的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而板底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并引起投诉,所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板底袭缝宜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注: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最好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400毫米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工具书.建工出版社4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研究.青岛理工大学.黄德强。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