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高考训练:中国古代诗词3.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99876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高考训练:中国古代诗词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历史高考训练:中国古代诗词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历史高考训练:中国古代诗词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高考训练:中国古代诗词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高考训练:中国古代诗词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国古代诗词诗言史、诗言情、诗言志,历史题材的诗词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材,其间储存着大量的历史知识。借助诗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诗入题,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也使严肃的试题多了些诗情画意的味道。中国现代史1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建成于: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二五”计划期间 D“文化大革命”时期21950年,上海市私营工商业大量歇业,工人失业,资本家慨叹:“看红旗,五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对策是 A五反斗争 B打击投机倒把,平抑物价 C开展加工订

2、货业务 D和平赎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31963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明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这反映了毛泽东同志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 B受此影响,中共中央立即决定开展全国性的反右倾斗争 C受此影响,中共中央提出了“左倾”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受此影响,中共中央发起了大跃进运动,力争赶英超美 4“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5(2006广东大综合卷第9题)“脚

3、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中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社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6.“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天安门诗抄)这首诗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誓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信息 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呼声 抵制“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决心 彻底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志 A B C D7.1976年的“四五”运动中有诗云:“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这里“豺狼”是指:A.林彪反革命集团 B.江青反革命集团 C.“左”倾错误路线 D.“文化大革命”运动 8. 1976年“四五运动”

4、中,人民群众写下了大量的悼文、挽联。“五四运动,四五精神,顶天立地大英雄。生荣死哀,光耀二十世纪;八一倡义,一八赍志,赤胆忠心好总理,鞠躬尽瘁,恩被九亿神州。”张复同志写的这副挽联表达了对谁的讴歌、哀思?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董必武9“雄碑耸云霄,金字照人寰。花放千堆雪,哀动万重山。诗文凝血泪,默首孕狂澜。挥泪祭先烈,横眉斥国奸。”这首诗生动记载了: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四五运动 D五二运动10.(2001上海卷第27题)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擎;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A1949年B1956年C1

5、966年D1978年11(2007江苏卷第15题)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12下列几条是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集锦。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 C B D参考答案15:BCACC 610:DBBCD 1112:DD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