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四中高一化学期中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99262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北京四中高一化学期中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北京四中高一化学期中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北京四中高一化学期中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北京四中高一化学期中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北京四中高一化学期中 1.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O2属于大气污染物B. 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C. 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但是却可以引起环境问题,例如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正常雨水的PH值为56,PH值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选D。考点:考查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

2、及治理。【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 NH4Cl的电子式:B. S2-的结构示意图:C. 氨的电子式:D. 碳元素位于第2周期,VIA族【答案】C【解析】【详解】A. NH4Cl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错误;B. S2-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C. 氨气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C正确;D. 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A族,D错误。答案选C。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 KOHB. CaCl2C. H2OD. NaC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可知,氢

3、氧化钾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氯化钙中含有离子键,水中含有共价键,氯化钠中含有离子键,答案选。考点:考查化学键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判断依据,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难度不大。4.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A. 浓盐酸B. 浓硫酸C. 稀硝酸D. 硫酸铜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铁的性质进行解答,常温下,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铁在浓硫酸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发生钝化,能盛放;常温下,铁与浓盐酸、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铁制品容器盛放;据此分析解答。详解:

4、常温下,铁与浓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不能盛放,A错误;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铁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B正确;常温下,铁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盛放,C错误;常温下,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不能盛放,D错误;正确选项B。5.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元素均被氧化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答案】【解析】A硝酸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被细菌分解变成大气中氮单质,氮元素由+50,属于被还原,故A错误;B工业合成氨是将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5、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C氮循环中铵盐和蛋白质可相互转化,铵盐属于无机物,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C正确;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蛋白质的制造需要碳元素,又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N2+O22NO,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氢元素参加,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6.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浓硫酸滴在纸上使纸

6、变黑,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C. 欲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可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D. 不慎在皮肤上沾上少量浓硫酸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滴在纸上,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故不选A;B.稀释浓硫酸会放热且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选B;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欲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可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故不选C;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故不选D;答案:B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

7、正确的是( )A. 金属Na加入水中:Na+2H2O=Na+2OH-+H2B. 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ClO-+H2OC. SO2和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SO2+OH-=HSO3-D. 过量的Fe和稀硝酸反应:Fe+4H+NO3-=Fe3+NO+2H2O【答案】B【解析】【详解】A.配平错误,应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 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ClO-+H2O,故B正确;C.碱过量应该生成正盐,应为SO2+2OH-=SO32-+H2O,故C错误;D.Fe过量应该生成亚铁盐,应为3Fe+8H+2NO3-=3

8、Fe2+2NO+4H2O,故D错误;答案:B【点睛】易错选项D,铁是变价金属,与稀硝酸反应:硝酸过量,生成铁离子:Fe+4H+NO3-=Fe3+NO+2H2O;铁过量生成亚铁离子3Fe+8H+2NO3-=3Fe2+2NO+4H2O;当1/4 n(Fe)/n(硝酸) 3/8时,产物既有铁离子也有亚铁离子生成。8.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B. 实验室制氨气C. 除去Cl2中的HClD. 排水集气法收集NO【答案】D【解析】A、因碘与酒精互溶而不会分层,则不能利用分液漏斗来分离,选项A错误;B、氯化铵受热分解,在试管口处HCl与氨气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则

9、不能只利用氯化铵制取氨气,选项B错误;C、氯气、HCl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不能利用碱来除去氯气中的HCl,选项C错误;D、NO不溶于水,导管短进长出,可利用排水法收集NO,选项D正确。答案选D。9.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BaCl2溶液除去粗盐中的SO42-B. 从苦卤中提取Br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C. 试剂1可以选用石灰乳D. 工业上,电解熔融Mg(OH)2冶炼金属镁【答案】D【解析】【详解】A.氯化钡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钡,且氯离子不是杂质离子,故A正确;B.氯气

10、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然后采用萃取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取溴,故B正确;C.煅烧贝壳得到CaO,将CaO溶于水得到石灰乳,石灰乳和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试剂1廉价且原料来源广泛,故C正确;D.氢氧化镁受热分解,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故D错误;答案:D【点睛】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选择金属冶炼方法:活泼金属制备采用电解法,如Na、Mg、Al的制备,分别是电解氯化钠,氯化镁,氧化铝;较活泼金属制备选用热还原法:焦炭、一氧化碳、氢和活泼金属等都是良好的还原剂;在金属活动顺序中,在氢后面的金属其氧化物受热就容易分解, 如HgO 和 Ag2O等。10.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

11、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Cu与HNO3溶液 Cu与FeCl3溶液 Zn与H2SO4溶液 Fe与HCl溶液,其中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正确。铜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物是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和浓度无关。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浓硫酸反应生成SO2气体,正确。铁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氯化亚铁,与浓度无关,答案选A。11. 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 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 中选用

12、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 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 为确认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可通过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故A正确;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故B正确;C、SO2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故C正确D、中生成硫酸铜溶液,不需要加水,故D错误;故选D。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的相关知识。【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2.向CuSO4酸性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

13、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过程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O2B. 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C. Cu2+将H2O2还原D. 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Cu2将H2O2氧化为O2,H2O2被氧化,表现还原性,Cu2被还原为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说明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H2O2表现氧化性,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H2O2

14、变为O2,氧元素化合价从-1变为0价,发生氧化反应,因此Cu2将H2O2氧化为O2,A正确;根据“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说明铜离子被还原成+1价,H2O2表现了还原性;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说明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Cu2O中+1价Cu 被氧化成+2价Cu2,H2O2又表现了氧化性,B正确;H2O2变为O2,氧元素化合价从-1变为0价,发生氧化反应,因此Cu2将H2O2氧化为O2,C错误;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说明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D正确;答案选C。点睛: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绿色

15、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没有危害;但是双氧水中的氧为-1价,还具有还原性,也能被强氧化剂氧化为氧气,因此在解题时,一定要避免陷入思维定式,认为只能做氧化剂。 1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短周期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08901020074主要化合价+2+3+2+6、-2-2A.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B.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 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都是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T只有-2价,则T为O元素,由此可知R为S元素。L、M、Q只有正价,原子半径LQ,则L为Mg元素,Q为Be元素,原子半径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