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热岛效应素材 湘教必修3.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99205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热岛效应素材 湘教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热岛效应素材 湘教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热岛效应素材 湘教必修3.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得最突出。城市人口集中,工厂、汽车、家庭大量地消耗能源,除了造成大气污染外,还释放出废热进入大气。这种人为释放的热量,使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出0.5C3C,甚至更多。这使城市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加剧了空气的对流运动,使城市上空容易形成阵雨,城市鳞次栉比的建筑物,阻碍移动的空气前进,产生和加剧空气的上升运动,增加城市雨量,高大的建筑物甚至能使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静止锋等停顿下来,延长下雨时间。加上城市的烟尘远远多于郊区,城市大气中能凝结成雨滴的凝结核远比郊区多,使城市更容易成云

2、致雨。城市的雨量不仅比郊区多,而且暴雨也多于郊区,称为“雨岛效应”。“雨岛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呢?专家解释称,大城市高楼林立,空气循环不畅,加之盛夏时节,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大城市大气环流较弱,由于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发展,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大核(如硝酸盐)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同时城市的下垫面粗糙度大使其降水雨系减慢,延长城区降水时间。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就会形成雨岛效应。”美国方面的研究证实,大城市及其下风向“雨岛效应”明显。由于“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