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898809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6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3第5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 21 课 西学东渐一、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二、导学提纲 、 、 、”、“、 ”、“、 、 代 9061 、 、”、“、 、”、“ 、 ”“、 ”、“、”、“、“ 、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 、 、 、 、”、“、 、 、 、 三、释疑解惑1、基本线索2、从 19 世纪的中国看主流思想的演进阶段 清政府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阶级 鸦片战争前 战后 60 年代 80 年代 90 年代儒学 绝对主流 极力维护 维护 次要地位 作为手段西学

2、全盘否定 利用 积极利用 上升为主流 主流(备注:西学含“器物” (技术)层次和制度层次)(1)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2)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进行洋务运动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甲午战败, “中体西用”的思想失去了原有的意义(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中法战争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进行反思,提出了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的要求,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4)19 世纪 90 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

3、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了一次影维新思潮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四、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称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2、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实质是A、振兴清王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C、 “自强” “求富” ,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3、

4、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4、19 世纪 60-90 年代传入中国的西学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工业制造技术军事技术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哲学和社会科学学说A、 B、 C、 D、5、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另旧习,本来要新,思想要旧。 ”持有这种基本思想的包括林则徐洋务

5、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A、 B、 C、 D、6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致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A、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 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力主实行政治改革(二)非选择题7、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 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 继而试造,不 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 出西人之上

6、,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 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欲学 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引自李文忠公全书材料三: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欲学 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引自筹办夷务始末请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这一派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2)材料一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派的实践活动。(三)延伸与探究8、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之间有怎样的历史联系?其主张分别是什么?各自的主要行动是什么?各自的结果怎样

7、?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其后( 1919 年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又做了怎能样的努力?答案一、选择题 1、2、3、4、5、6、二、非选择题7、 (1)洋务派。 19 世纪 6090 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建成三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创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2)先购买,再仿造。 其根本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3)不正确。 因为看不到封建制度的落后。(4)进步性: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人才;对外国侵略者起了一定抵制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局限性:洋务派“自强” “自富

8、”的目的没有实现,洋务运动破产了。三、延伸与探究8、(1)联系: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改革中国的教育,使一批有志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其中一部分人成为早期的维新派。早期维新派宣传西学,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们都主张学习西方。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发展民族工商业,还有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派力主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2)行动及结果:洋务派自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它的破产。早期维新派没有将其主张进行实践。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结果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所镇压。

9、 (3)原因:洋务派只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而不主张改革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之所以未能实施,是因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刚刚产生,力量弱小,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维新派所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4)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没有改变中国两半社会性质;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第 22 课 新文化运动一、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

10、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二、导学提纲 、 、”“、 1927195 、 、“、” 、 、 、”、“、 、背景过程及内容评价、 、 、 三、释疑解惑1、 基本线索2、 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直接目的是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它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以白话文为主要形式,对封建伦理道德发动了猛烈攻击,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所以说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仍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把斗争锋芒指向儒家

11、学说是因为:儒家学说被历代儒学家不断发展,其基本内容就是维护封建专制。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本身就是为了政治上复辟封建帝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文化专制发起的猛烈抨击,其焦点就是批判三纲五常,反对尊孔复古。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同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四、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1915 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D.资产阶级

12、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斗争 2、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他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高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3、新文化运动时期,鼓励各种观点在北京大学里自由发展。这体现了下列哪种思想A、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民主和科学C、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D、兼容并包4、新文化运动中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这主要是由于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的基础 B、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

13、义的发展5、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宣传科学,主要目的是A、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 B、使国民认识世界科学发展水平C、把民众从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 D、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救国尊孔复古逆流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推动了文化的平民化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6、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与宪法,涉不相涉者也。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

14、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怪诞之事实者何在?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李大钊孔于与宪法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主要指什么事件?(2)材料二中“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主要哪些领域进行的?请以典型的史实加以说明。(3)材料二中“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4) “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请分析请这两位先生的背景是什么?有何意义?

15、(三)延伸与探究8、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答案一、选择题 1、D 2、D 3、D 4、A 5、C 6、B二、非选择题7、 (1)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2)思想、宗教、政治、科学技术三大领域。思想:1416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1718 世纪启蒙运动。宗教:15 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政治: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 世纪美国独立战争;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科技:哥白尼的“日心说” ,伽里略证实“日心说”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3)资本主义社会确立。 (4)民主和科学。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军阀割据造成的灾难,中国社会极端黑暗。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 的反动政策,在社会上出现了复古主义逆流。一战期间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