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2898012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3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2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2、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二、学习诗歌。1自由读诗。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合作交

3、流,自学理解。3抓字眼,明诗意。“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

4、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击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4感情朗读。三、想意境,悟诗情。1石灰有什么特点?找出诗句。(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要留清白)2“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赞颂了什么精神?(不畏艰险磨难,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质。)3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

5、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5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情感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6朗读这首诗该用什么语气?7背诵诗歌。四、总结。1这首诗是只写石灰吗?学了后你有什么感受?(诗的3、4句看似写石灰,实则在写人,写人的精神。诗人赞颂的是石灰不怕牺牲,不怕艰险、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2师:这是一首托物写志的诗,相传是作者17岁时所作,石灰是古代建筑中用于涂抹和粘合的,主要原料,它由石灰石烧制而成,必须经过山中千锤万击的开采和熊熊烈火的冶炼。诗人把这一过程用拟人化的方式形象地描写出来,借石灰的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练、敢于粉身

6、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诗的语言简洁、生动。全诗贯注着一种垒落刚正的英雄之气,具有很强的思想感染力。3你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出示几首托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教师诵读。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五、作业。背诵、默写石灰吟板书设计: 千锤万击 不怕磨练石灰吟 烈火焚烧 清白留世 不畏艰险 粉身碎骨 勇于献身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领悟

7、本课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3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怀。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五颜六色的花吗?那你们能用恰当的词语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花吗?用恰当的词语介绍自己喜欢的花。那你们喜欢梅花吗?能说明理由吗?学生交流喜欢梅花的原因。师:同学们喜欢梅花的原因都不同,你们知道吗?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喜欢梅花,还记得王安石的那首梅花吗?一齐背一遍吧!齐背梅花二、初读感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

8、有关梅花的诗,它的题目是墨梅。(板书) 同学们看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它是什么意思呢?解诗题。(黑色的梅花)师:我们知道世间有红色的、白色的梅花,怎么还有黑色的梅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解开这个谜团吗?我们就把书102页。师:水墨画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仔细观察,画上的墨梅有什么特点?师: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这首题画诗是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关于王冕,同学们能交流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吗?学生交流王冕资料。师:简单介绍王冕。师:王冕是怎样为自己的画题诗的。他要表达什么样的心志呢?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先划好七言诗的节奏2、2、3)学生自由读诗。师:反馈读诗情况,纠正字音,布置学生

9、小组合作学习诗意。学生小给合作学习,理解诗意。师:反馈学习情况点拨指导,相机介绍:文房四宝、国画的种类和技法。生说出整首诗的意思。师:墨梅具有“花开淡墨痕”的特点,作者也希望像墨梅一样做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我们以前学过这样的文章叫借物喻人,如夹竹桃,今天我们学的墨梅诗就是借助墨梅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样的诗叫咏物言志诗,如前首石灰吟。三、感悟诗情。(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高尚品格)师:你们欣赏王冕的做人态度吗?佩服他吗?那就试着读出你的敬佩之情吧!生:自由练读,组内赛读。师:想把这么好的古诗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吗?那就把它背下来吧!四、总结升华。一朵朵梅花在诗人的笔下凝成的是一个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我们喜欢梅花,就要学习梅花,像墨梅一们只留清气满乾坤!板书设计:梅花开淡墨痕墨梅 咏物言志人清气满乾坤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