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现场管理)5s实施方案XXXX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97616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S现场管理)5s实施方案XXX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5S现场管理)5s实施方案XXX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5S现场管理)5s实施方案XXX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5S现场管理)5s实施方案XXX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5S现场管理)5s实施方案XXX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S现场管理)5s实施方案XXX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S现场管理)5s实施方案XXX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S简介5S 概述 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TSU 素养 SHITSUKE 5S的基本内容 a) 整理(SEIRI):在工作现场,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现在有用的东西,撤除暂不需要的东西,丢弃无用的东西; b) 整顿(SEITON):把要用的东西,按安全、取用快捷方便的原则,规定位置,归类存放,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 c) 清扫(SEISO):清除灰尘、垃圾,保持工作现场干净卫生的状态;d) 清洁(SEIKETSU):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制定并执行标准化管理规范,使场地、设备、材料、产品、工具、办公用品等一切事物始终保持干

2、净整洁、有条有理。 e) 素养(SHITSUKE):通过坚持进行上述4S的活动,使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以厂为家、以洁为荣”,主动坚持4S。5S的作用和成果 是实施现场管理的手段; 使安全有保障; 能维护产品质量; 给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 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让设备充分发挥作用; 保产品按时交付; 令员工精神舒畅、身体健康、愉快工作; 为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准打基础; 还展现了企业形象。 5S的适用性 适用于各行各业; 适用于企业的任何部门; 适用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 适用于企业产品实现或服务的全过程; 适用于其他任何单位的工作现场管理; 适用于作为教育培训内

3、容,以提高人的基本行为素养。 5S 的追求与效果 推行5S,我们追求: 1)保障安全 2)保证品质 3)保证交付 4)降低库存 5)降低成本 6)提高效率 7)提高形象 8)焕发精神 推行5S我们获得 : 1)事故下降 2)不良下降 3)故障下降 4)时耗下降 5)浪费下降 6)亏损下降 7)投诉下降 8)缺勤下降 整理、整顿的意义 整理、整顿是基础管理和创建良好环境的先决条件和方法。 整理、整顿是管理好物品的必要手段。 整理、整顿能使工作环境干净清洁,使一切物品都能被管理和放置得井然有序,为标准化管理打好基础,为安全提供保障,为提高效率创造条件。清扫、清洁的意义 清扫、清洁是保持工作环境干净

4、整齐、维护所有物品安全,并使之受控管理和摆放有序的办法 在整理、整顿的基础上,每一位员工都参与清扫,保持环境卫生。才能维持整理、整顿的成果。 清扫、清洁要形成制度,制定规范的要求,使其达到标准化程度,并严格执行、一丝不苟。这样就能为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使员工都能顺利顺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工作。素养的意义 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活动,使员工逐步形成习惯,进而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持之以恒地维护和巩固所得成果,这便是形成了“素养”的意义所在。 日本在开展5S活动时,由于内容简单、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措施实在,并将整套系统活动简化概括为5个单词的组合,同时给出了非常

5、明确的定义,使员工不但易懂,而且会做。5S活动关注的重点:素养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对象是场地、物品。“素养”的对象则是人,而“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要使5S管理达到高境界水平,关键在于人的素养要达到高境界水平。 在推行5S活动时,可能出现的主要阻力,是来自于人的旧理念、坏习惯、散惰性。所以,应不厌其烦地教育员工做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4S工作。其目的不仅是希望他们将东西摆摆好,设备擦擦干净,还要通过简单细锁的活动,树立理念、养成习惯、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旧习,使其自觉依照规范的要求(各种规章制度,标准化作业规程)来行动,成为有“素养”的优秀员工。 5S与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 5S管

6、理活动为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工作打基础: a)物料物流管理(采购、仓库、半成品、配送等) b)产品质量管理 c)设备、工具管理(保管、放置、使用、维护) d)生产现场管理 (实施作业标准化、IE改善活动) e)绩效考核管理 (展示效果和提供确切依据) f)生产计划管理 g)成本核算管理 h)营销管理 (顾客验厂) i)日常行政管理 5S规范要求整理(SEIRI):对场所和物品进行整理,做到“三清”。 清楚1.执行人员清楚要求,按清理物品的识别标准实施。(在整理物品之前,必须拟定一个判别的标准,避免产生个人随意性的问题。同时,在每一个执行群组中应安排至少一名熟悉情况的人员参与。整理结果应有记录,重

7、要物品的账、物应一致)2. 弄清哪些东西不应再要的:不再使用的 / 销售不出去的 /损坏失效的 / 过期报废的3.弄清哪些东西不应放在现场的:不常用的 / 超出额定数的 类别使用频度分类标记放置与处理方法备注常用必需物 品每时用随手可得处超量撤离每天用工作岗位附近超量撤离每周用工作现场集中定位超量撤离周期性使用物品每月用仓库存储每季用仓库存储每年用仓库存储(封存)定期检查会有用仓库存储(封存)定期检查不用或不能用物品修复有用贴黄牌及时修复按需配置不能修复贴红牌变卖/废弃不需要用贴红牌变卖/废弃定期清理与当前工作无关的清理 1. 按拟定的标准识别有用和无用的、在用和暂不用的物品,并将它们进行标识

8、后做出处置说明,进行分层管理。 2. 对于暂不用的和无用的物品,还要查明它们的来源,特别对于无用的物品,应说明原因,为今后防止或减少再出现,提供制定对策的依据。 3. 对于有用的、即使是日常使用的物品应设定适宜的用量,识别是否够用。超量的物品应清理后撤离使用现场。 清除 果断处理掉经确认的无用物品: 报废的产品(成品、半成品)/ 报废的材料 / 不能用的设备 损坏的工具 / 作废的文件 / 无用的办公用品 / 废杂物 请检查一下,在您的周围,有多少应当清除的物品? “整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活动,需要人人参与。从经营、生产、办公的大范围到个人的岗位乃至抽屉、工具箱这些小暗角,从材料、产品、设备、

9、工具到纸、笔、标语、示牌,每个角落、每件物品都是整理的对象,不能留下“死角”、“遗物”。 “整理”是一项持之以恒的活动,需要天天进行。应当把“整理”的活动要求融合到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去整理周边的物品和环境。同时,每天定时(如上班时、下班时)实施自我检查,确保始终符合要求。 “整理”是一项有益可得的活动,坚持必有效果。它能消除杂乱,使我们获得更多的空间,促进工作的条理性,保障安全,提升效率。 整顿(SEITON): 对有用物品进行整顿,要求做到“三定”: 定置在“整理”的基础上,对于有用的物品,按它们的属性、类别、使用频度,确定放置的场所和位置,并注明位置和物品的标识。确定后的位置不可随意变更

10、。位置的安排应根据场地特征,以服从全局、取用方便、安全合理为原则。在充分利用场地空间的同时,应做到将使用频率最高的或最先要动用的,放在最易取之处。重的、大的放置于下,轻的、小的放置于上。危险品必须按特定要求放置。 1. 设备的放置要适合作业流程的顺畅;材料在使用现场的放置,应最方便于投入加工; 2. 材料在仓库或临时周转处的放置,应分门划类,分清批次,摆放整齐,加以标识。还应便于执行“先进先出”的取用原则; 3.常用的工具应放在随手可得处,摆放一定要有规则。即便是使用频度不高的工、夹、模具,也要求在30秒内能够找到。 作业场所、储物区间、都应规划出适当的范围,画上界限和标记(可用不同颜色标识各

11、区域)。 有危险的区域,必须加置隔离栏。 所有通道都应设置适宜的宽度,不允许摆放任何物品。 消防安全设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等等。 (在做到“清洁”的步骤时,还要制定物品定位图,实施标准化管理) 定物 规定了放置区域和位置后,所有物品都必须放在指定的地方,不可随意乱摆。 使用者应取之于何处放回至何处。 对于一些设备、工具(如模具、夹具、液压车等),即便是同类物品,也应编号后对应放置。 定管 物有其主,所有物品都有归属管理的部门和责任人。各类物品,按其性质、用途,分别归属给相应部门管理。 各部门派专人管好这些物品,不能有疏漏,不能有“没人管的东西”出现。 他们应负责管理物品的“整理”和“定置”、“

12、定物”,以及相应的标志、标识事宜,并对物品登记注册。 (在做到“清洁”的步骤时,还要制定管理的标准,规范执行) “整顿”是最基础的管理活动。“整顿”工作的深入细致程度,会影响其他多项管理活动的效果。 “整顿”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面对大量繁杂的物品,要做到符合“三定”要求,必须耐心费时、花心血去做。而采取“集中策划,有序布置,众人参与,互查互助”的实施方法,有助于它的推行。 “整顿” 是一项需要日常维护的工作。“开创难,维持更难”此言也适用于“整顿”。初步完成整顿后,必须坚持维护整顿的成果。稍有放松,则前功尽弃。 (5S的难处可能就在于此!) 清扫(SEISO): 应广义理解为使周围视野中的一

13、切都保持干净整洁。要求做到“三洁”。 环境清洁清扫环境,扫除垃圾废物、尘埃污垢。使地、墙、顶、樑、柱都干干净净。绝不留下任何暗角。除了必须“各人自扫门前雪”以外,还应将“公共部位”划分给部门或个人,制定责任,明确要求,监督检查。 物品净洁物品经整顿定位后,应保持干净。生产装备和办公设施日常保养维护的规定中,应有相关要求,并确定责任人。 人员整洁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各人卫生习惯,着装整洁。精神饱满,身心健康。 “清扫”是一项看似简单贵在坚持的群体性工作。要做好此事,一是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二是要干部带头人人参与,三是要检查监督。 “清扫”是一项巩固“整理整顿”成果的活动。在“清扫”过程中若发现有需要补充的有关工作,应按整理整顿要求及时做掉。 “清扫”也为“整理整顿”锦上添花。 “清扫”还是一项逐步纠正部分人的陋习,使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工作。应通过持久的“清扫”活动,潜移默化地使人形成自觉行动,提高素养。 清洁(SEIKETSU): 单从字面看,“清洁”似乎是“整理整顿清扫”获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