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7228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于是,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幼儿发展不利的因素,但只是一味地对幼儿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许多本该幼儿做的事情他们全部代劳,严格限制幼儿的各种活动,剥夺了幼儿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结果幼儿缺乏基本的对危险事物的防范能力,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 其实,“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应树立安全第

2、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幼儿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一、进行生活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缺少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自然方面的常识,自理能力较差,虽然家长在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知道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比较可靠的。如热水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

3、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教师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倒一杯热水,请幼儿讨论一下,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在讨论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念念说:“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卜成说:“用手摸摸杯的外面,如果烫手就不能喝。”明明说:“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插曲,在幼儿的讨论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让幼儿了解到了安全知识。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那么就应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

4、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二、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自我的安全意识环境应是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的。在幼儿园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我们发现幼儿常常在室内乱跑,发生相撞的事情,于是与幼儿进行商量,我们决定在室内布置一些安全标记,提醒幼儿注意。但幼儿不了解安全标记。我们就从认识安全标记入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在班内的电视机及电门上张贴了禁止触摸的标记;在厕所里贴上了小心滑倒的标记;在窗台张贴了禁止攀爬的标记就在这时,有幼儿提出来说,“应该在教室外面也贴上安全标记,提醒更多的小朋友注意安全”。经过幼儿的寻找及讨论,我们在楼道张贴了

5、幼儿自己设计的下滑危险的标记,滑滑梯上张贴了禁止拥挤、禁止倒爬的标记。我们还开设了安全角,墙上贴有安全图、110、120、119标记。玩具柜内摆有救护车、救火车、警车等,还有电话、手机模型。在进行活动时,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遇到困难如何救助的方法。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孩子躲避伤害。例如,孩子养成吃饭前、喝水前摸一摸、吹一吹的习惯,从冰箱中拿出的东西闻一闻的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误食东西;走路和跑步时靠右边行,可以大大减少与同伴碰撞或被来往车辆碰撞的机率,鞋带系得牢可避免跌倒、摔伤,吃鱼时把刺挑干净可免受咽刺之痛,吃饭时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所

6、以在教育活动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课程,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如为了引起了注意,减少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四、利用标记、语言进行暗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的。小班刚进入幼儿园,幼儿年龄小,一些常规的养成还不能形成习惯。于是,形象的标记帮助了幼儿。刚开学,幼儿入厕、喝水常常拥挤,我不断的提醒,但不见成效。偶然的一次,我想起了银行的一米线。有了一定的限制幼儿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了。但“一米线”显然不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我在幼儿的小便池、洗手池、水罐旁贴上小脚印儿。幼儿马上明白了,只有踩上小脚印,才能洗手、接水,没有了小脚印儿就要在旁边等一会。一段时间过后,

7、拥挤的现象减少了。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同时幼儿的行为规范也养成了,自然,安全的隐患也消除了。五、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幼儿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泼好动的幼儿奔跑蹦跳灵活,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讲磕碰就少一些。目前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高楼里,平时和各种电子产品打着交道,缺少了户外体育锻炼的机会。因此孩子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为此,教师和家长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以上活动和教学形式,安全知识会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子,其安全自卫和防卫能力将有较大提高;同时,有效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在娱乐中增强安全意识,玩得更为开心,也使家长更为放心,老师教学更为宽心。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应当成为幼儿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老师、家长或是幼儿时刻都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当“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