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组层次快练32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96403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组层次快练32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组层次快练32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组层次快练32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组层次快练32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组层次快练32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 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5湘潭模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12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2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 BC D答案1.D2.A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

2、角洲和国内其他地区。第2题,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人才、技术优势不明显。 读某年广东分区域经济指标增速表(单位:%),回答34题。指标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20.014.819.5固定资产投资14.529.735.6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18.717.716.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825.630.224.43.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很大差异B国家给予这四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C四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基础有一定的差异D四个地区所拥

3、有的气候条件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D全国著名的侨乡答案3.D4.B解析第3题,广东省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省内气候条件并无明显差异。第4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珠江三角洲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国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下图为青岛市区工业迁移方向图,读图回答56题。5青岛市区的工业外迁,对城市的影响是()A城市的服务功能减弱B工业迁移有悖于城市新规划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D城市中心商务功能

4、更加凸显6促使青岛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措施主要是()A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B引进知名品牌的机械、化工企业C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D加快城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7工业化能够带动城镇化迅速发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原因最可能是()A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B矿产资源丰富C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中点,水陆交通便利D国家政策支持答案5.D6.C7.A解析第5题,市区的工业外迁,导致城区规模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中心商务区功能增强,城市空间功能分区更加明显;工业外迁更有利于城市规划。第6题,使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故A项错误,C项正确;引进化工企业,会污染城区

5、,故B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与产业结构升级无关,故D项错误。第7题,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迅速发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快是因为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89题。指标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I(%)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U(%)9.4712.2616.3228.234.9436.2543.5I/U5.283.362.731.611.351.371.2

6、98.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9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8.B9.D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I/U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但仍大于0.5,表明城市化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但城市化水平在提高。第9题,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非农村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

7、业活动的过程。非农业活动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资料表明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1011题。10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产业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11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答案10.C11.B解析第10题,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

8、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产业,服装鞋帽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工人工资成本高、利润低,属于衰退性产业。第11题,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相对落后,接受转移产业后需要劳动力,因此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3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

9、二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主要体现在_。(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_苏中地区_苏北地区_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以人口就地转移为

10、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答案(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4)质量(内涵发展)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5)解析第(1)题,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由图1可直观看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第(2)题,由图2可看出苏南地区城镇化起点高、速度快、水平高的特点。第(3)题,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

11、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距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作用大;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能带动苏北地区发展。第(4)(5)题,结合题干材料及问题,很易作答。13(2015合肥模拟)读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和主要矿产分布图,回答问题。(14分)(1)比较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并阐述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_(2)安徽省具有靠近“长三角”的地域优势,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发挥这一优势?_答案(1)铜陵。铜陵周围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增加了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位于长江沿岸,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人口从事第三产业;非农业人口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大。(2)搞好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

12、链,打造品牌,将“长三角”作为主销地;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长三角”提供资源和能源;引进“长三角”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向“长三角”地区输出劳务。解析第(1)题,结合区域发展的条件,从地理位置是否优越、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工业发达程度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等角度分析。第(2)题,安徽省与“长三角”可以优势互补,促进其城市化、工业化;安徽省在矿产资源、农产品、劳动力方面具有优势,“长三角”在市场、基础设施、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城镇化率快速提高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1.5%,城镇人口由2010年的3 150万人增加到3 800万人。 材料二下图为20052011年河北省城镇化率示意图。(1)2012年末,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为46.8%,而同期全国城镇化率为52.57%。河北省城镇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