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96012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衡阳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量:9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第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魏晋南

2、北朝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为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任官职” B.“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第等,作为政府用人受官的准则” C.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D. “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主要是以迎合统治者的奢侈消费为急为先,连城市手工业也竞相生产“悦在玩好”的奢侈品。这反映出当时A. 市场消费的水平提高 B. 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C. 工商业服务群体单一 D. 下层民众消费水平低3.在中国古代,从商致富屡

3、见不鲜,但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官僚缙绅也把获取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和追求豪奢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营土地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工商业 B腐朽的生活观念分流商业投资资金 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造成资本严重过剩 D国家政策对资金流向起到牵引作用4.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C. 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 D. 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

4、5.“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 孟子“仁政”学说作用 B.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弊端C. 荀子礼法并施的意义 D. 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6某书以“崩溃与重建”为题,阐述中国古代思想学术发展变化,结合下面书影分析,这里的“崩溃”是指 上编 崩溃第一章 异端学说发难25第二章 自然灾害作祟28A孔孟儒学 B汉代经学 C陆王心学 D程朱理学7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有利于后世儒学

5、的创新发展C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8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A理学摧残人性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政府治国严谨9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B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10下列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

6、的故事:1266年郭守敬被张文谦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受命编订新历法1277年郭守敬向政府建议,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史称“四海测验”1279年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今天中国的黄岩岛1281年新历法完成,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取名为授时历158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格里高利提出现行公历,与授时历的天文数据基本相同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结论,最符合上述材料的是A具有近代科技特征 B成就领先于西方 C重视实践和实用 D成果得到有效推广11.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7、(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12.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A. 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 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C. 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D. 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13下列艺术作品与其反映的社会现实不相符的是图一兰亭集序 图二女史箴图 图三清明上河图 图四蒙娜丽莎A图一反映东晋名士的思想和风尚 B图二宣扬当时社会对妇女所要求的礼仪规范C图三反映北宋经济和社会风俗 D图四反映工业文明时代的市民生活14.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

8、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教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A. 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B. 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C. 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D.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15“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材料中的“新学”指A倡导“维新变法” B主张“绝对平均主义” C提倡“中体西用” D倡导

9、“师夷长技以制夷”16. 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A. 古史辨析,科学求真 B. 动摇正统,解放思想C. 托古改制,宣传变法 D. 倡导革命,维护民主1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脱离中国传统政

10、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C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D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18.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A. 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B. 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 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 D. 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19.尽管西欧在14世纪中叶因黑死病危机损失了不少人口,但在瘟疫结束后西欧农民的收入却有了很大提高。年鉴学派学者布罗代尔根据当时的文献分析认为,14世纪后期意大利地区农民的肉食和糖类的摄入量和贵族基本

11、相当。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欧洲A. 新航路开辟推动物质生活进步 B.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 C. 文艺复兴推动社会消费水平上升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贵族衰落20. 厦门大学教授徐国栋说:“在谢沃拉、西塞罗生活的共和国晚期,古希腊哲学犹如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中的那个上帝,罗马法犹如那个被造好的亚当,前者的手指轻轻触及后者。被触者就从一堆泥土变成鲜活的生命,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进而影响着诸多的后来者。”作者意在说明A. 希腊民主政治深刻影响罗马法的发展 B. 没有希腊文化就没有罗马文化C. 欧洲两大文化源头相互影响互为渊源 D. 希腊文化赋予罗马法精神内涵21.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

12、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下列主张与此相似的是A.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B. “美德即知识”C. “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D. “信仰即可得救”2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其中的两个“认识”分别可能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人文精神”的复苏 B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理性主义”的光辉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23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A教会势力的演变 B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C世俗王权的演变 D市民阶层力量的变化24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A宗教改革更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