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连江文笔中学、永泰城关中学、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95085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连江文笔中学、永泰城关中学、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连江文笔中学、永泰城关中学、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连江文笔中学、永泰城关中学、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连江文笔中学、永泰城关中学、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三校联盟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科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二专题一至四 考试时间:90分钟;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两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2.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下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 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

2、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 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卦”指的是用尺子测量竖在地上的杆子所产生的影子的长度,人们根据测量得出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体现了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D项错在“唯一”,我国古代计算时间方法还有水漏、沙漏等,故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对“卦”的理解,反映的本质是农耕文明下劳动人民的智慧。2.西汉时期,仅在使用铁犁中,就有铁口犁锌、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还有大型的犁铧。这主要反映出A. 精耕细

3、作的经济特点B. 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C. 农业技术革命性进步D.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在使用的铁犁中,就有铁口犁锌、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还有大型的犁铧”,可以看出西汉时期铁农具得到发展,体现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故A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的发展进步,没有反映农业技术革命性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的发展进步,无法体现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使用的铁犁中,就有铁口犁锌、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还有大型的犁铧”,联系所学精耕细作的特点分析解答。3.“翻倒,翻倒,喝

4、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头令描写的是A. 耧车B. 筒车C. 曲辕犁D. 水排【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禾苗待我灌醉”可知,“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头令”中的工具是农业灌溉工具,故答案为B项。ACD项,耧车是播种工具,曲辕犁是耕作工具,水排是鼓风冶炼铁的工具,都不是灌溉工具,排除。【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4.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

5、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总面积北方南方秦汉117(全国)5.72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3.851.9251.925隋唐124(北方),328(南方)6.423.213.21A. 南方技术更加先进B. 南方地区逐渐开发C. 北方经济出现严重衰退D. 经济重心完全已经南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粮食亩产量水平和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来看,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有明显上升,说明南方地区得到开发,B选项符合题意。表格与农业技术的发展无关,A选项排除。从表格可以看出北方经济也得到发展,不能说明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C选项排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移到南方,D选项排除。5.下图是景德

6、镇御窑烧造的瓷器康熙五彩耕织图盘,该瓷器可以反映出当时A. 家庭手工业规模宏大B. 公有制之下集体耕作C. 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D. 民营手工业雇佣工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景德镇御窑烧造的瓷器”可知是官营手工业,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家庭手工业规模宏大的信息,排除A。B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不属于民营手工业,故排除D。6.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A. 春秋战国B. 西周C. 明清D. 宋朝【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珐琅彩最早出现在清朝,由此可知,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明清时

7、期,故D项正确;春秋战国、西周和宋朝不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排除。7.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A.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 地方自治的市镇D. 沿街开铺的晓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宋朝以前,城市中设立“市”作为专门的商品交易场所,与居民区相分离,官府设立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因此白居易笔下的“市”是指长安城中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B选项符合题意。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位于城郊和乡下,A选项

8、排除,沿街开铺的街市出现于宋朝以后,地方自治的市镇兴起于明清时期,C选项排除。晓市出现在宋代,D选项排除。8.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B. 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C. 政府注重民生,关注市民健康D. 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商朝的平民一日吃两餐,而且有时间限制,宋朝的平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说明宋朝的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限制,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宋朝

9、商品经济发展,坊市制度被打破,故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不是材料中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A错误;政府注重民生,关注市民健康与材料中的现象不符合,C错误;此时的饮食习惯并不是受到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D错误。9.西汉时确立了市籍制,即对商人进行专门的户籍管理,而且规定一旦入市籍就不得为官。这个制度实质上反映了A. 古代的商人不是自由民B. 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C. 古代政府重视户籍管理D. 统治者限制商业发展【答案】D【解析】西汉时确立了市籍制,对商人严格管理,实质上反映了统治者限制商业发展,故选D;ABC只是材料中的现象,排除。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实质”,这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外在的

10、表面的直接的联系均为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才是实质,故排除ABC。10.据统计,明清江南地区有蚕桑与丝织专业市镇25个,米粮专业市镇13个,棉花与棉纺织专业市镇52个。此外,还有以冶铁著称的嘉兴炉镇、吴江村市,以陶业著称的嘉兴千家窑、杭州瓶窑镇等。材料表明,明清江南地区A. 以市镇贸易为主B. 市场专业化趋向出现C. 农商合作程度高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大量专业性工商业市镇,说明市场专业化趋向出现,故B正确;材料表明江南地区出现大量专业性工商业市镇,无法体现江南地区以市镇贸易为主,排除A;材料信息也不能体现农商合作,排除C;材料无法

11、体现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排除D。11.郑板桥(16931765年),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他制定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A. 封建文人重商意识增强B. 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C. 科举制度已经走向没落D. 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答案】B【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是由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的。我国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强调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商品经济发达,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郑板桥明码标价卖画,是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

12、念的反映,因此选择B;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举制度已经走向没落,排除C;材料只是反映郑板桥明码标价卖画,无法体现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郑板桥(16931765年),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联系所学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解答。12.康熙年间,广州西郊迁入大量来自海边的渔民、乡民,这些地方逐渐成为摆卖鱼虾、桨橹等商品的圩市,房屋店铺逐渐成行成市,称为“移民市”。后来清廷为安抚民心,改“移”为“宜”,并刻“宜民市”石匾(如下图)宜民市的设置源于A. 南方工商业市镇全面繁荣B. 康熙帝重视缓和满汉矛盾C. “海禁”政策使大量渔民内迁

13、D. 广州的经济地位逐步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广州西郊迁入大量来白海边的渔民、乡民”,是由于清政府厉行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因此宜民市的设置源于海禁政策使大量渔民内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不符合“源于”的要求,排除;D项结论材料无法得出,排除。点睛: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深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是回头来看从历史发展进程得出的结论。本题考查的是当时实行这种政策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反映的符合海禁政策的现象来解答。1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租

14、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D. 苏州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上的“近代的前夜”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的发展,与前代比较,有了明显的变化。明代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方,如苏州等地,出现了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富裕机户,购买织机,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D选项符合题意。租佃制属于封建生产关系,A选项排除。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仍属于传统生产方

15、式,B选项排除。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材料中无法体现,C选项排除。14.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C. 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D.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民众购买力低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鸦片战争后外国对华倾销总体上徘徊不前,究其原因大致有:外国侵华势力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外国商品与中国人的习惯不尽相符,鸦片走私削弱中国人民的购买力,最重要的是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但不能说南京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故C符合题意。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15.下表为中国茶叶、生丝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