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见.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4920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见.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见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能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学习的心理问题,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1/view-12298842.htm一、课堂教学的预设中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探索和尝试着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可在教学

2、中事先创设疑的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也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他们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可能获得成功的事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感兴趣,语文教师即可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我们知道,在教学中伴随着认知活动的和人际交往的深入展开,师生之间进行着情感交流,学生体验着成功,满足,欢乐,兴奋等,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反映了学生的基本学习意向,对其学习活动有巨大影响。对于语文的问题回答,可以用各抒己见来形容,我们不一定要求他们的语言一致,可以说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种手段,它要达到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好奇心,产生求知欲望,二

3、是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会想问题,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自觉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三是培养学生的勇气,让学生敢想敢说。比如我在教授语文阅读时常会去找一些关于文章的切入点问题,这样在阅读时能快速把握课文内容。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二、语文文本中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

4、,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

5、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如将相和一文中,廉颇因不服蔺相如职位高于自己,几次三番为难他,蔺相如一概容忍,最后赢得廉颇的敬重,负荆请罪。教学这一课时,老师先引导学生针对蔺相如、廉颇的行为进行质疑、释疑。再组织学生自由设计表演课本剧。表演后,又以请他们对如上“廉颇”、“蔺相如”说点心理话为题,激励台下的“小观众”对剧中人物自由评价、各抒己见。这样,在阅读探究中,在表演活动中,在畅所欲言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中两位人物的个性品质,并适时巧妙地对学生渗

6、透知错就改、宽容大度的心理教育。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那么,在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中,在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中,一定能挖掘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丰富内涵,收到心理教育的实效。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识字和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 “综合性学习”。这就说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也反映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偏爱于某一方面发展得好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可能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从遗传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科学角度来讲,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

7、以及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智力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智力发展的结构也是不一样的。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这个学生的写作上表现得好,但是写字却不怎么样。而那个学生的阅读不怎么样,但是他在写作上很有感觉。学生是不同的,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智力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学也是不可能找到一条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整齐划一、简单机械。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而最适合于千差万别资质的学生的教学原则就是“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人的资质才能被充分催化而得以发展,才能使那些“大智若愚”的天质被掩盖的学生顺利成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

8、生的智能特点来确定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技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提高,还可以增强其在强项领域方面的技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认同,从而让学生有更好的状态去面对其他方面的学习,使其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四、教师多元化的评价形式,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在评价中要始终坚持保护学生的自尊。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

9、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常用的评价方式有:一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评价。如对缺乏自信的学生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如“你朗读的声音真响亮”、“你的字越来越漂亮了”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自我意识过强、缺少合作精神的学生以期待性评价为主,如“你要是能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相信你的回答会更精彩”让学生懂得与别人合作的快乐。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

10、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三是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评价能实事求是地、中肯地指出他人的优点、缺点,也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因而对自己实际上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被评议者也会因自己的优点被同学肯定,而自然更加倍地发扬成绩,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学生多向交流,进行相互评价、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共同体验和提高心理素质。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像丰富,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