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94150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一、选择题1读下表,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年代1980年1981年1982粮食产量5.02亿千克6.70亿千克7.15亿千克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人民公社的撤销C乡镇企业的发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D【解析】依据表中的信息19801982年,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企业采用这样的措施没有主动权,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此材料说明

2、()A有利于节约资源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C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答案】C【解析】繁琐的审批程序充分说明了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3“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它是指()A农村的土地改革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村建立人民公社D农村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答案】B【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取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多劳多得。4下图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出现图中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实行政企分开的政策ABC D【答案】A【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

3、键信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1978”年,据此可推断符合。5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这三幅春联所反映出的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的辛勤劳动B乡镇企业的发展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答案】D【解析】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党的农村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农民生活状况的变化。61992年是

4、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进入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答案】C【解析】A项是1978年,B项是1984年,D项是1997年。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1984年正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之年,当时企业仍旧是高度集中的单一的计划经济

5、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产和销售都严格按照国家计划执行,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因此,“松绑”的呼声反映了企业要求扩大经营自主权的呼声。8国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主要是针对()A乡镇企业 B国有企业C个体经济 D外资经济【答案】B【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非选择题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回答:(1)图一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图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现象?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答案】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

6、,城市个体经济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一、选择题10“土地流转”指的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以下哪种措施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革命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A【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11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

7、中全会【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做出了转移工作重心和实行改革开放两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2下表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答案】D【解析】1978

8、年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始,当时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发展,只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并不断深化,其重要内容就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来。13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材料中既有公

9、有制经济,还有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A BC D【答案】D【解析】农村改革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农民获得的是对土地的经营权。二、非选择题15读图:儿童眼中的社会请回答:(1)50年代儿童画取材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答案】“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大跃进”等。(2)透视这两张儿童画,你认为40年来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什么变化?【答案】环保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3)这两幅画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观有什么不同?【答案】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小康社会)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