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94004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7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范标准)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技术规范标准)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技术规范标准)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技术规范标准)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技术规范标准)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规范标准)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5782010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xidation Di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发布稿)20101012 发布 20110101 实施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388389目 次前 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体要求. 35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46 工艺设计. 67 主要设备. 168 检测和控制. 189 电气. 1910 施工与验收. 1911 运行与维护. 23附录A(规范性附录)氧化沟活性污

2、泥法的主要工艺类型. 26附录B(资料性附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其它变形工艺类型. 29I390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规范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主要设备、检测和控制、电气、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武汉市武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0 年10 月12 日批准。本标准自201

3、1 年1 月1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II391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主要设备、检测和控制、电气、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8599 一般

4、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53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Z 1 工

5、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CJ/T 51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J 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24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1392HJ/T 24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竖轴式机械表面曝气装置HJ/T 25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转刷曝气装置HJ/T 260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鼓风式潜水曝气机HJ/T 27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推流式潜水搅拌机HJ/T 280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转盘曝气装置HJ/T 283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

6、滤机HJ/T 33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污泥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JGJ 3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2001 年)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设部、国家发改委,2001 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氧化沟 oxidation di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指反应池呈封闭无终端循环流渠形布置,池内配置充氧和推动

7、水流设备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工艺包括单槽氧化沟、双槽氧化沟、三槽氧化沟、竖轴表曝机氧化沟和同心园向心流氧化沟,变形工艺包括一体氧化沟、微孔曝气氧化沟。3.2 好氧区(池) oxic zone指氧化沟的充氧区(池),溶解氧浓度一般不小于2mg/L,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硝化氨氮和过量摄磷。3.3 缺氧区(池) anoxic zone指氧化沟的非充氧区(池),溶解氧浓度一般为0.20.5mg/L,主要功能是进行反硝化脱氮。3.4 厌氧区(池) anaerobic zone指氧化沟的非充氧区(池),溶解氧浓度一般小于0.2mg/L,主要功能是进行磷的释放。3.5 机械表面曝气装置 mech

8、anical surface aerator指利用设在曝气池水面的叶轮或转刷(盘)进行曝气的装置,包括竖轴式机械表面曝气装置、转盘表面曝气装置、转刷表面曝气装置等。3.6 搅拌机 mixer指螺旋桨叶片小于1m,转速为中高转速(一般大于300 转/min),使介质搅拌均匀的装置。23933.7 推流器 flowmaker指螺旋桨叶片大于1m,转速为低转速(一般小于100 转/min),产生层面推流作用的装置。3.8 预处理 pretreatment指进水水质能满足氧化沟生化需要时,在氧化沟前设置的处理措施。如格栅、沉砂池等。3.9 前处理 preprocessing指进水水质不能满足氧化沟生化

9、需要时,根据调整水质的需要,在氧化沟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初沉池、水解酸化池、气浮池、均化池、事故池等。3.10 内回流门 internal reflux gate指氧化沟系统某些沟型所特有的、可使混合液从好氧区(池)到缺氧区(池)实现无动力回流的廊道和设备。3.11 标准状态 standard state指大气压为101325Pa、温度为20oC 的状态。4 总体要求4.1 氧化沟宜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中规定的II类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以及有机负荷相当于此类城市污水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4.2 氧化沟污水处理厂(站)应遵守以下规定:1)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应符合GB5

10、0014 的相关规定。总图设计应符合GB50187 的规定。2)污水处理厂(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3)污水处理厂(站)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GB50016 和GB50222 等规范的规定。4)污水处理厂(站)堆放污泥、药品的贮存场应符合GB18599 的规定。5)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与排放,应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防止二次污染。6)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绿化等降低噪声的措施,噪声和振动控制的设计应符合GBJ87 和GB50040 的规定,机房内、外的噪声

11、应分别符合GBZ2 和GB3096的规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应符合GB12348 的规定。7)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应重视职业卫生和劳动安全,严格执行GBZ1、GBZ2 和GB12801 的规定。在氧化沟建成运行的同时,安全和卫生设施应同时建成运行,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4.3 污水处理厂(站)应按照GB18918 的规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其他污水处理工程应按照国家或当地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验收和运行应符合HJ/T 353 、3394HJ/T 354 和 HJ/T 355 的规定。5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5.1 设计流量5.1.1 城镇污水设计

12、流量5.1.1.1 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公式(1)计算。dr d m Q = Q + Q (1)式中:dr Q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d Q 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m Q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L/s。5.1.1.2 城镇合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公式(2)计算:dr s Q = Q + Q (2)式中:Q 污水设计流量,L/s;dr Q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s Q 雨水设计流量,L/s。5.1.1.3 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服务人口与相对应的综合生活污水定额之积,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90设计。5.1.1.4 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应根据当地综合生活污水实际变化量的测定资料确定,没有测定资料时,可按GB 50014 中的相关规定取值。如表1。表1 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平均日流量(L/S)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