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趋向补语教学的一些设想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893958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趋向补语教学的一些设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趋向补语教学的一些设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趋向补语教学的一些设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趋向补语教学的一些设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趋向补语教学的一些设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 语言教学研究 odern chinese M XIANDAI YUWEN 2009 11 一 对外汉语语法趋向补语教学的现状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 趋向补语是众所周知的重点 和难点 首先 趋向补语在形式上是十分复杂的 有简单 趋向补语 复合趋向补语之分 复合趋向补语带宾语又有 多种位置关系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一般主要讲解简单 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的三种形式 VC1C2N VC1NC1 VNC1C2 以及这三种形式各自表达的意义 但是 学生在学 习这些内容之后 在练习中仍然会出现这样的病句 1 拿过来我的书 2 这些工作我做过来了 可见 对趋向补语的语法讲解还存在一些漏洞 其 次 趋

2、向补语的意义十分丰富 并且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 出了许多引申义 而对这些意义的理解是最令外国学生头 痛的事 在准中级以上水平的课本中有很多带有引申义的 趋向补语 并且这些趋向补语的意义复杂 没有明显的规 律可循 学生可以理解 走过去 跑回来 坐起来 躺下 去 但较难理解 昏过去 醒过来 坚持下来 坚持下 去 在有些教材中 同一个趋向补语可能有多个意义 如在 汉语口语速成 提高篇 中 在第二课出现了 坚 持下来 注释 表示过去做的事情持续到说话时间或过 去某一时间 在第九课又出现了 攒不下来钱 注 释 表示动作的成功与完成 这两个意义似同非同 中国人通常靠语感来区别 教学时教师往往费尽了口舌 留学

3、生仍然理解得似是而非 吕文华先生 1995 在对外 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中只把 V 来 去 和 V 上类词 来 去 结构划归为趋向补语 而把 V 上类词 划归结果 补语 这一划分有利于归纳趋向补语的意义 以避免意义 过多造成记忆负担 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但笔者认为 目 前实际教学中对趋向补语的教学设计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一 划分的长处 即对趋向补语意义概括得还不够到位 因而 给学生 减负 的力度也不够大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趋向补 语教学提出了一些设想 力求在 精讲多练 的语法讲解 原则下 给学生更全面 更易理解的语法结构知识 从而 减少学生的各种偏误 下面将从趋向补语的分类 结构

4、意义和语用四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二 教学设想 一 关于趋向补语的分类 一般来说 趋向补语分为简单趋向补语 复合趋向补 语和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我们建议在教学中把趋向补语 的本义和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划分为两大部分 进行分级 处理 理由如下 1 贯彻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简单趋向补语 复合趋向补语 引申用法 这一 过程在形式和意义上都符合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的学 习规律 2 意义和形式上有区别 把趋向补语的本义作为一级 他们都有某个立足点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趋向 补语教学的一些设想 王祖嫘 摘 要 本文结合现有教材内容和学生常见偏误 从趋向补语的分类 结构 意义和语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对 外汉语

5、教学的一些设想 在分类上建议把趋向补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分成两类 教学时进行分级处理 结构呈现上 建议突出 把 NVC1C2 结构 在意义上 建议重点讨论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意义 归纳出 来 去 X来 X去 的两大意义范畴 并提出了引申用法教学中反义趋向补语成对教学和讲解趋向补语意义中心的设想 最后建议在 教学中讲解四种趋向补语主要结构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趋向补语 简单趋向补语 复合趋向补语 本义 引申用法 语言教学研究 odern chineseM 121 XIANDAI YUWEN 2009 11 或中心 根据动作与立足点的向背来决定使用 来 还是 去 或 来 去 这部分意义比较统

6、一 词语 也多是对称的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把趋向补语的引申 用法作为一级 是由于这部分趋向补语的使用常常是不对 称的 使用时也不完全以客观的立足点为判断标准 还有 一些主观标准 需要向学生做分类的详细解说 在形式上 虽然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与其本义的 基本句型结构相同 但引申用法这部分句型还有一些独有 的特征 如否定式在动词前用 没 不用 不 例如 没醒过来 没坚持下来 此外 在引申用法中趋向补语 常常可以加 得 表示实际能力或可能性 例如 休息得 过来 想不起来 上述特征是趋向补语的本义所没有的 因此 有必 要把趋向补语分为两部分 进行分级处理 比较合适的安 排是初级阶段学习本义那部分

7、可以适当接触一些引申用 法 中高级阶段则重点学习引申用法部分 3 改变以语法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一些重要语法问题上 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往往 过多地关注结构形式 只重视学习者能否输出一个正确的 结构 而忽略了语义和语用层面的理解 这种做法的弊端 在于 学生往往只掌握了结构 却不能完全理解语法的意 义 也不知道它的语用条件 因此 将趋向补语的本义和 引申义分开教学 并加强语用方面的练习 有利于学习者 更好地掌握语法的意义 从而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的表达需 要正确地选用趋向补语 二 关于趋向补语的结构 趋向补语的结构主要是宾语位置问题 目前的教学中 主要向学生展示了趋向补语的如下结构 1 简单趋向补

8、语 V O 来 去 教室 进教室去 不可移动 带书来 V 来 去 O 书 可移动 带来书 2 复合趋向补语 A VC1NC1 拿出一本书来 多用于祈使 未然 B VC1C2N 拿出来一本书 多用于已然 C VNC1C2 拿一本书出来 多用于兼语句 但是 复合趋向补语还有一种重要的结构没有被提出 来 即 把 字结构 如 D 把 NVC1C2把书拿出来 把 字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宾语是有定的 这个结构 的教学牵扯到复合趋向补语和 把 字句两个语法点孰先 孰后的问题 但不论这一语法教学任务归于 把 字句还 是归于复合趋向补语 我们都应该把 把 字结构的趋向 补语与其它三种形式的趋向补语相对比 并讲清 把

9、 字 结构趋向补语的使用条件是宾语有定 而在宾语有定的情 况下 一般不用B式趋向补语 可以用A式趋向补语 但多 是单音宾语 其它宾语最好变成 把 字结构 这样讲解 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掌握了这一规律学生才能避 免出现 拿出来我的书 这样的病句 而这一工作在教学 中却经常被忽视 三 关于趋向补语的意义 意义的理解是趋向补语学习的难点 对于趋向补语本 义部分的理解 主要是让学生弄清动作相对于立足点的向 背问题 在目前的教学中 我们常用画图 图片等直观手 法来向学生演示 这种方法通常是比较有效的 如果说意义理解是趋向补语学习的难点 那么对趋向 补语引申意义的理解则是难点中的难点 学生存在的问题

10、 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 按照前面的设想 这一部分的教 学宜在中高级阶段进行 即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 理解力的基础上进行 我们对这一部分趋向补语的教学有 如下设想 1 反义趋向补语成对教学 前面说过 在教趋向补语的本义时 因为意义对称 所以学生学习时容易掌握 同样 在教引申用法的时候 也应该尽量将意义对称的趋向补语成对教给学生 这对他 们的理解和记忆是大有好处的 虽说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 意义错综复杂 不对称情况非常多 但我们通过研究和归 纳仍然可以找到一些规律 这些规律应当借鉴到对外汉 语教学中来 根据杉村博文 1983 的研究 趋向补语 下 不但能跟 上 构成反义词 而且还能跟 起 构

11、成反义词 如 3 洛文的心情又不平静起来 4 他却怎么也不能由一种热烈的冲动中平静下来 因此 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把 下 的意义分为两部 分 向学生呈示 A 报上去 批下来 B 犹豫起来 答应下来 交上去 发下来 胖起来 瘦下来 涨上去 降下来 忙起来 闲下来 要让学生知道 来 不但可以和 去 构成反义词 也可以和 来 构成反义词 教学中如果能尽量多地给学生 提供这样的系统 就可以减少学生在使用上的混淆 2 讲解引申用法的意义中心 趋向补语本义多有一个客观的立足点或中心 而引申 用法的立足点或中心大多是抽象的 有时甚至完全以主观 期望为中心 这样的中心很难把握 学生往往不易理解 因此在判断用 来

12、还是用 去 时就会产生很多失误 讲解引申用法时 只给学生成对的反义趋向补语是不够 的 还应该同时讲清它们的意义中心 让学生清楚判断的 122 语言教学研究 odern chinese M XIANDAI YUWEN 2009 11 标准是什么 如前面举出的A组的 上来 下去 的判断标 准主要是看地位 级别的升高或下降 而B组的 起来 下 去 主要表示的是某种状态的产生 形成或消失 要讲清引申用法的意义中心 需要我们对趋向补语引 申意义进行归纳 并且归纳要精 概括性要强 尽量避免 交叉和重复 目前的一些教材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如前文 例子中的 坚持下来 和 攒不下来钱 完全没有必要 作为两个语法点

13、 对于什么时候用 来 去 或 来 去 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讲解 1 有无可见结果 如 下来 下去 A 坚持下来 B 写下来 坚持下去 写下去 起来 下去 胖起来 瘦下去 出来 下去 进去 吐出来 吃下去 马庆株 1997 指出 一般来说 有可见的结果用 来 或 来 无可见结果使用 去 或 去 有可见结果的可能性较大就用 来 反之则用 去 杉村博文 1983 则提出 写下来 可以看成是 坚持 下来 的一个小类 因为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动词是持续性 的还是非持续性的 在意义上一个是动作持续到目前产生 的结果 一个是动作完成的结果 综合上述观点 我们可以将选择 来 去 的标准归纳 为 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动作

14、有无尽头或可见结果 如果有 尽头或可见结果就用 来 或 来 反之则用 去 或 去 理解 来 来 的关键是强调已然 有 结果义 有时也表示可见的状态 理解 去 去 的关键是强调未然 有持续的意义 这样一来 学生对任 何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形式都可以得到大致正确的理解 在 来 去 来 去 的两个大的意义范畴下 包含 了 来 去 的多种形式 这些形式各有不同的具体意义 如 来 来 有聚合 合起来 膨胀 涨起来 状态 高兴起来 决定 答应下来 等意思 去 去 有消耗 花出去 消失 冷下去 状态 说 下去 等意思 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意思的 来 来 并不都与 去 去 对应 即两个意义范畴不对 称 并且每个意

15、义范畴又有内部的对应 如 跑起来 停下 来 都表示已然 2 主观期望 主观期望也是判断使用 来 还是 去 的重要标 准 一般情况下 与主观期望方向一致时就用 来 来 与主观期望相背时就用 去 如 5 他胖起来了 希望 6 再胖下去可不行 不希望 7 终于瘦下来了 希望 8 那姑娘一天天瘦下去 不希望 因此 判断用 来 还是 去 的另一个标准应该 是以主观期望为中心 看动作是向正面发展还是向负面发 展 正面用 来 X来 负面用 去 X去 这一 标准可以解释一些理解上的问题 也可以作为学生使用时 的一个参考标准 四 关于趋向补语的语用条件 趋向补语的四种结构根据其语法意义的不同 分别有 不同的语用

16、功能 我们在讲解语法时不妨结合实例向学生 做一些说明 A VC1NC1 介于B D之间 接近于B B VC1C2N 多用于引入新信息的场合 C VNC1C2 很少用 D 把 NVC1C2 多用于表示旧信息的场合 目前教学中 我们对语用条件的关注还很少 应在教 材和课堂教学中补充更多语用方面的练习 以帮助学生掌 握运用 三 小结 以上谈了对趋向补语教学的几点设想 这些工作大 部分是在教学之前完成的 首先 应从教材编写上解决趋 向补语的分类和分级问题 分级的标准要同时考虑结构和 意义的因素 其次 教师本身应该对所教授的语法点有一 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概括而全面的体 系 否则各种偏误仍然在所难免 在备课时 应根据每部 分的教学需要 精选有代表性的例句 只有在教学之前做 深入的研究和周密的设计 再加上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 才能在实战中举重若轻 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1 洪林 论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研究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 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 5 2 马庆株 V 来 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 J 语文研究 1997 3 3 吕文华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补语系统 J 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