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例.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93811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例【课题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迅速地推广开来,各种教育实践探索方案也不断涌现,主要集中在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方面,表现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上。本文以一个基于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为例,探索如何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中设计基于“网络”和“学生为主”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网络资源 分工合作 作品展示 一、课题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迅速地推广开来。要求改变了以往以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传授为方式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国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而推

2、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更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教育各界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教学整合,而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尤其是与互连网技术的整合,也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本文所介绍的“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案例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设计的。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以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基本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自觉的、习惯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具有历史研究所要求的立场观点、方式方法的属性。因此,围绕获取资料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能力,表达研究成果的方式和能力等制定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目标。 二、

3、课题的选择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不但要迎合学生的兴趣,还要有研究价值,要使学生通过研究性的学习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以“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为例,本课根据高中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内容设计,主要有以下四节内容:1 文学的繁荣、2 美术的辉煌、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4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选择这一专题内容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1、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西方近现代的文学、美术、音乐和影视,学生大部分比较感兴趣。2、 内容难度不大,主要以识记和欣赏为主。学生可以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3、 专题性强,有利于学生的分工合作。4、

4、网上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三、课题研究过程 1、课题引入提前一个星期,根据学生的兴趣,以自愿为原则,把全班(高二9班,为历史班)分为四个专题组。1 文学、2 美术、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4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各专题组选出组长,分工并制定工作计划。下面以第三专题组为例,展示小组表分工及活动表格:选择专题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3专题介绍(组长)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流行音乐小组成员李俊华邝晓健陈东文林瑞婷王爱华苏劲伟伍丹彤邓明仪汤珊珊李娜芬刘凤燕陈惠英魏雪莲具体分工专题的引入和小结1、陈东文负责背景介绍;2、林瑞婷负责文字资料;3、王爱华负责歌曲收集4、邝晓健负责课件的

5、合成及上讲台展示。1苏劲伟负责背景介绍;2、伍丹彤负责文字资料;3、邓明仪负责歌曲收集4、汤珊珊负责课件的合成及上讲台展示。1、李娜芬负责背景介绍;2、刘凤燕负责文字资料;3、陈惠英负责歌曲收集4、魏雪莲负责课件的合成及上讲台展示。3、专题组独立实施,教师指导。 各专题组的活动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进行,利用下午第8节自习课和课后时间在学习的多媒体课室查找资料。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归纳。教师及时掌握活动的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 4、形成课件专题组活动的成果,由各小组长制作成课件,内容包括文字、模型、图片、照片、声像、多媒体等任何有利于表现活动成果的形式。作为各专题组的最后的活动成果。5、课堂活动专题

6、组展示 专题组3: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教师引入: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和变化。这一节课将采取以学习为主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方式。把有兴趣的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类型音乐资料的收集和讲解。下面介绍分组的情况:选择专题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3专题介绍(组长)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流行音乐小组成员郭晓萍薛丽娜马东明饶佳斯具体分工专题的引入和小结1、负责文字资料;2、负责歌曲收集3、薛丽娜负责课件的合成及上讲台展示。1、负责文字资料;2、负责歌曲收集3、马东明负责课件的合成及上讲台展示。1、负责文字资料;2、负责歌曲收集3、饶佳斯负责课件的合成及上讲台展示

7、。下面请郭晓萍同学开始为我们展示他们的设计:学生活动:专题组活动的成果,由各小组长在上讲台利用多媒体平台向全班同学展示。下面以第三专题组为例,介绍课堂活动的过程。第一小节:(五分钟)组长:李俊华李俊华:大家好!我们小组的课题是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首先,同学们能说说音乐对人类来说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李俊华:同学说得都有道理。根据课本,我们归纳了以下5点:(幻灯片展示)1)反映社会情绪2)抒发人类的情感3)激励人类的情怀4)感受到人类前进的共同脚步5)体会各个民族发展的独特心声李俊华:(幻灯片展示)“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主要有以下3大方面内容:1)19世纪:浪漫

8、主义2)民族乐派3)20世纪:流行音乐下面我们先请浪漫主义音乐组给我们展示他们的成果。第二小节(10分钟):邝晓健(漫主义音乐组组长):我们先轻松一下,听听下面音乐,试说说下列乐曲是那一位作家的作品吧?邝晓健:播放音乐:小夜曲 学生:(积极竞猜)邝晓健:猜不出来吧!那就选择吧:(幻灯片展示)A、贝多芬B、舒伯特C、施劳特斯D、柏辽兹学生:B、舒伯特邝晓健:对了,那么其他作家各有什么作品呢?请从课本在找出来!学生:(找出并回答)邝晓健:下面重点和大家分享乐圣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恋爱失败、耳聋病加剧和经济贫困的情况下创作的。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

9、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用无坚不摧的意志和毅力同不公平的命运作了不屈的抗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他面对命运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邝晓健:播放命运交响曲。邝晓健:怎么样,意犹未尽吧,下面我们请民族乐派的同学大家带来异域的风情!第三小节(12分钟):汤珊珊(民族音乐组组长):播放MTV俄罗斯民歌三套车学生:(欣赏)汤珊珊:俄罗斯的雪景美丽吧!这个美丽的国家也养育许多音乐家,下面那位同学起来回答俄罗斯有那些著名音乐家呢?学生:(回答)汤珊珊:(幻灯片展示)“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天鹅湖“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

10、基胡桃夹子汤珊珊:听了几首优美的歌曲之后,想不想听听别的风格的音乐呢!下面我们请出20世纪最流行的音乐流行音乐组。第四小节(12分钟):魏雪莲(流行音乐组组长):(幻灯片展示) 20世纪早期:爵士乐图片:爵士乐手欣赏:爵士乐片段问题:1)爵士乐形成于什么时候,流行于什么时候?2)以什么音乐为主?吸收了那些音乐的和声与音调?3)到了二战后,音乐发展运用了什么新元素?学生:(回答)魏雪莲:(幻灯片展示)50年代:摇滚乐1)为什么这时期会流行摇滚乐?2)摇滚乐有那些来源?3)摇滚乐有什么特点?4)有那些代表人物?学生:(看书找出答案)魏雪莲:大家答得很好,那么想听听以下谁的歌呢!(幻灯片展示)1)美

11、国的“猫王”普莱斯利2)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3)滚石乐队4)杰克逊HELP THE WORLD学生:(杰克逊HELP THE WORLD)魏雪莲:播放FLASH杰克逊HELP THE WORLD魏雪莲:最后我们把时间交给我们专题组组长,让他给我们做一个总结。第五小节(五分钟)李俊华(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专题组组长):感谢各小组为我们献上优美的音乐,最后我做一个总结:(幻灯片展示)音乐发展的两个趋势1)大众化趋势2)多元化趋势民族音乐的发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6、和个人、小组总结活动结束,个人进行小结,在此基础上小组总结。个人小结、小组活动总结作为平时作业分数。四、学习资源1、教

12、材相关内容。2、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3、上网查找资料。4、书店和音像店查找相关的歌曲及影视资料。五、成果评价(一)、对学生的要求 各小组课堂表现和相应小结作为教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研究性学习这一角度来考虑,我要求各小组将活动中所探索研究的内容,用一种独具特色的展示手段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2、从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这一角度考虑,我要求活动后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了哪些内容要反映出来,所以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小结。小结中至少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小组的课件有哪些特色”、“那一个小组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小组吸取的”、“如果重新做,我们在做法上会有什么不同”。 3、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3、、信息道德角度来考虑,我要求学生把活动中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都汇集在档案袋中,并注明了出处。 (二)、教师评定成绩 1、成绩是综合评定的,包括活动过程、课堂成果展示和小结;成绩按小组计算,小组成绩与个人小结成绩相加就是个人的最后成绩。2、研究性学习成绩在期末学分认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3、标准 优秀:内容充实,表现手法新颖,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达意清楚。良好:内容比较充实,结构比较完整,语言基本流畅,达意清楚。及格:内容不够充实,结构基本完整,中心尚显明确,语言基本流畅。不及格:内容空泛,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中心不明确,语言不能准确达意。六、专题研究的体会和反思通过这次研究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14、性和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被调动起来,可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有益的补充:1、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依据教材料,又超出了教材,既保障了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也拓展学生的知识。2、教材本身就是学习材料,应该补充的典型材料,以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网络资源的利用,既体现出时代的发展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去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比课本中冰冷的文字生动化、形象化。如,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一节,教材上只有文字而没有音乐,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也一样,而学生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音影资料。3、内容、形式不一,只要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感兴趣,就可以去搜集、整理这一方面的材料,从学生研究性活动情况来看,涉及面较广,不仅仅局限于历史部分,还包括有文学、音乐、美术、地理、政治等所学到的或没有学到的学科知识,体现了综合门类学科的交叉。4、各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最后形成课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相互合作的精神。5、从师生之间的关系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在这一活动种的指导作用。学生由开始的盲目,变得思路清晰;内容由变得丰富多彩,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