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历史期中.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93466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历史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历史期中.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11月14日晚上1930-2100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中记载:“殷制,天子建天宫,先六太:日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典司六典。”材料表明在商朝的职官系统中,有关宗教事务的职官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所谓“六太”中,神职人员占三席。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A. 当时中国宗教非常盛行B. 商朝政权与神权的高度结合C. 祭祀是当时最主要的行政工作D. 商朝时神权凌驾于政

2、权之上【答案】B【解析】【详解】在商朝有关宗教事务的职官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所谓“六太”中,神职人员占三席,可知,商朝政权与神权的高度结合,B项正确;材料中的表述并不意味着当时中国宗教非常盛行,只是表明当时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较低,故A项错误;商朝时期宗教、祭祀是为政权服务的,故C、D两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商朝的职官系统中,有关宗教事务的职官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所谓六太中,神职人员占三席”,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楚)成王恽元年,初即位。使人献天子,天子赐祚,日: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注:“夷越”是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各族聚居地区之称)这说

3、明当时A.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 南方各族严重威胁西周的统治C. 诸侯国兼并战争频繁D. 夷越地区由中央王朝直接管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夷越之乱侵中国”可知,西周时期南方夷越各族严重威胁了西周的统治,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神权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与楚国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诸候国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秦朝平定岭南才将夷越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管辖之下,排除D项。3.秦汉时期实行朝议制度,国家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这一制度A. 完全避免了决策失误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D. 表明皇帝充分重视民意【答案】C

4、【解析】【详解】国家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古C正确;国家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A项说法太绝对,错误;BD项无法从材料信息得出,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国家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结合秦朝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4.秦汉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实际上秦朝并无“三公”,那时候,太尉是虚设的。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A.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B. 巩固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C.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D.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答

5、案】B【解析】【详解】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太尉是虚设的,秦朝最高的军事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是出于巩固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秦朝中央官制的变动,只是说太尉没有具体人员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并未频繁变动,A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只能得出太尉这一职位没有具体人员担任,并不能说明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政局并不稳定,且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二世而亡,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太尉是虚设的”,联系所学秦朝建立的三公九卿制的内容和作用分析解答。5.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日德行

6、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四日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材料反映了汉代察举制A. 开始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员B. 官员选拔注重品行和才学C. 未打破血缘世袭选官制D.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汉代察举制选拔官员注重品行和才学,故B正确;从隋文帝开始釆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员,排除A项;察举制已打破血缘世袭制,故排除C项;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排除D项。【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有孝悌廉公之行”,联

7、系所学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6.刘昀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日:士泾父吕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对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A. “给事中”供职于门下省,有封驳皇帝诏敕的法定权利B. “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C. “给事中”为当权者所利用,为虎作伥D. “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答案】C【解析】【详解】由“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可知,“给事中”供职于门下省,有封驳皇帝诏敕的法定权利,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由“制命

8、始行”可知,“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BD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符合题意,故选C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制命始行”,联系所学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解答。7.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权三分,相互牵制B.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 完善机构,皇权顶峰D. 分工明确,独立施政【答案】A【解析】【详解】三省六部之间职权分明,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选A

9、项;材料主要讲到的是中央官制的变化,而地方官制在隋唐时期,并没有走向成熟,实现“突破性进展”,最后导致唐朝出现藩镇割据,B错误;皇权发展到顶峰,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政治突破性的进展,三省六部制下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合作,但他们不能独立施政,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结合所学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解答。8.下图所示选官制度的选官依据主要是A. 品行B. 才学C. 门第D. 相貌【答案】C【解析】【详解】图片所示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故C正确;九品中

10、正制选官的依据不是品行、才学,更不是相貌,排除ABD。9.唐代开科取士,科举制逐渐完备起来。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为“状元”。同榜人举行庆贺活动,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唐发展科举考试的史实不包括A. 贞观年间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B. 唐玄宗发展科举,设集贤院C. 开元年间实行八股取士D. 武则天在位时首创武举和殿试【答案】C【解析】【详解】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项;ABD均符合唐朝科举考试的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发展科举考试”,结合所学唐朝发展科举制的史实分析解答。10.北宋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

11、的矛盾,其主要措施有颁布推恩令文官任州郡长官参知政事的设立大部分赋税收入由中央掌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推恩令是西汉时期推行的,并非北宋,故错误;北宋在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故正确;参知政事是北宋为了分化相权而增设的官职,与题干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无关,故不符合题意;财政上大部分赋税收入由中央掌控,只有一小部分赋税作为地方开支,从而削弱地方财权,加强中央集权,故正确;故选B。【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结合所学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措施分析解答。11.元史地理志中“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

12、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表述正确的是A. 现河北省地域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腹里”B. 地方设中书省,简称行省C. 行省之下,分别设道、府、州、县D. 西藏归枢密院管辖【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在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称“腹里”,A正确;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BC错误;元朝时,西藏归宣政院管辖,D错误。12.朱元璋在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 废丞相,设内阁B. 裁撤中书

13、省,废除丞相C. 设参知政事,分相权D. 设通判,分相权【答案】B【解析】【详解】明太祖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B正确;明成祖设立内阁,A错误;北宋设参知政事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错误;北宋设立通判,监督知州,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朱元璋”“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结合所学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分析解答。13.清朝赵翼檐曝杂记卷1记载有“雍正年间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赞画于其间。”根据材料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该机构设置是为分割宰相的行政权B.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 该机构官员没有实权D. 材料反映的是雍正帝

14、设军机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军机处是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立的,后来发展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其特点是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意旨办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清朝始终没有宰相,A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雍正年间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联系所学清朝军机处设立的背景和职责分析解答。14.中国历史纵与横中写道:“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下列

15、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A. 西汉周勃、周亚夫父子相继为宰相B. 古代中国男性族长地位和权力的确立C. 南宋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己任D. 清朝晚期“湘军”“淮军”的建立模式【答案】A【解析】【详解】古代中国的宰相是不能世袭的,西汉周勃、周亚夫父子相继为宰相与西周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周勃、周亚夫父子的个人能力有关,与宗法制无关,故A项符合题意,故选A;B体现了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的疏近来确立继承关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南宋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正是受到古代中国源远流长的血缘宗法制度的影响,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曾国藩创建的湘军为代表的地方武装,将旧的宗法制、等级制贯穿其中,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5.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和被选举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材料中“伟大的创举”指A. 延续古代中国式的管理模式B. 使所有的雅典人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