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历史复习提纲 岳麓必修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3371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历史复习提纲 岳麓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历史复习提纲 岳麓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历史复习提纲 岳麓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历史复习提纲 岳麓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历史复习提纲 岳麓必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复习提纲(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考纲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的内容、作用 宗法制的内容及作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的郡县制 秦朝的中央官制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评价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元朝的中央机构 汉与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内阁制的确立及演变 军机处的设立及其评价 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考点清单】(汉唐元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掌握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三项措施;内朝、外朝制度、刺史制度;掌握隋

2、唐三省六部的职责、特点和作用;掌握宋朝分割相权的三项措施、分割地方权利的三项措施、宋朝集权的特点、积极和消极影响;元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行省制度;明朝加强皇权的四项措施与影响;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原因、职责与影响;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及特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1、约2070年,禹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2、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商。3、 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传承方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夏商 中央 负责祭祀占卜的 卜、祝 ;行政管理制度 记录王朝大事

3、的 史 ;执掌军权的师。 地方:封候、伯 二 西周的分封制1、约1046年,周武王 建立周朝,并实行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2、内容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3、解体: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影响: 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C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周王室的统治)4、影响 后期:分封制遭受破坏(典型例子:“楚王问鼎”)三 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的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

4、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 父系家长 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2、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它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 分封制 。3、宗法制根据血缘的亲疏,形成“天子诸侯 卿大夫 士”的宗法等级。4、宗法制保证了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 由来: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体系大宗、小宗相对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 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作用:保证

5、贵族的特权;有利统治稳定和团结。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为表,是宗法制的实质;宗法制为里,是分封制政治上的表现形式,;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联系。四 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二)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神权与王权结合(例如大规模祭祀活动);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例如宗法等级);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例如诸侯间相互兼并,周天子权威削弱)。【专题知识梳理】1.分封制与宗法制制度对比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内容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并进而分封属下,构成金字塔形等级秩序;周

6、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制度;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历史作用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相互关系分封是为了解决小宗与大宗关系问题而立;宗法制是家族制度和国家组织的紧密结合;有宗法便有分封,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主要依据。中国早期的政治特点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其核心是形成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宗法制为基础分封制下的集权。2.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示意

7、图3. 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受封者则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宗,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

8、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首创皇帝制度总揽全国一切大权(包括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下设诸卿,如宗正、廷尉)建立较完备的中央官制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命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_(未任命)郡县制全面推行 :郡县乡里 (郡守) (县令)1秦朝国力强盛,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作用及影响 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矛盾,秦朝短命而亡。1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9、,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 、赵 、魏 、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2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 皇帝 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 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3郡守对上 承受中央命令 ,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令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 司法 、狱讼 和兵役。4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二、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背景:汉初,刘邦分封同姓诸侯,导致诸侯国尾大不掉。汉景帝才难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结果爆发了七国之乱。(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中朝 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10、3)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1)背景:唐末藩镇割据发展为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2)措施: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

11、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度。中央:元废三省,设一省制(即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设行省制(如云南、辽阳、岭北等),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影响:行省制度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影响深远。二、明清君主专

12、制的加强1、明朝: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借“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设厂卫特务机构。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2明朝的内阁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票拟与批红”。3、清朝设立军机处时间:雍正年间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专制

13、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消极作用:极大妨碍中国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农业经济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2丞相与内阁的区别 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 责中央一级决策者侍从咨询为主任 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定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汉汉承秦制;“中朝”(决策机构)和“外朝”(执行机构)东汉:汉光帝时,扩大尚书台权力 (中枢机构)汉初:郡国 二级制

14、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形成)隋三省六部制(发展)州县二级制唐三省六部制(完善):尚书省(执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相权 一分为三 ,保证君权的独尊道(监察区)、州县三级制;藩镇割据宋二府三司二府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 (军政);参知政事(行政);三司(财政)路(监察区)、州县三级制元一省二院中书省(行政)枢密院(军事)宣政院(西藏地区和宗教事务 )省、路府州县五级制边远地区:宣慰司1.汉武帝后期,州作为监察区 ,其长官称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2.元朝地方实行了行省制度,它的创立,是中国省制开端。省的长官称平章政事,由蒙古贵族担任,拥有“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