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第一中学高二地理月考 3.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3370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白城第一中学高二地理月考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白城第一中学高二地理月考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白城第一中学高二地理月考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白城第一中学高二地理月考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白城第一中学高二地理月考 3.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位于菲律宾中部的薄荷岛,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下图为该岛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 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 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B. 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C. 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D.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2. 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A. 6-7月B.

2、 1-2月C. 4-5月D. 9-10月【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由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巧克力山海拔在40120米,海拔低,热量条件好,C错;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巧克力山海拔低且地势较平缓,山坡陡峻说法错误,A错;该岛只长草不长树,没有树木并非人为破坏的结果,D错;巧克力山为石灰岩,土壤先天发育较差,土层较薄,再加上季风气候降水强度大,泥土容易被雨水冲刷走,使土壤厚度更小。土层太薄难以生长高大的树木,只能生长低矮、根系浅的草,故选B。【2题详解】观赏巧克力山的时间为“每年热季”,热季是气温高、降水少的季节,6-7月降水量大,A错;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

3、该地气温较低,B错;4-5月该地气温高、降水少,C对;9月降水量仍较大,D错。【点睛】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为10-23.5的大陆东岸,实际上只在东南亚、南亚地区分布。该气候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至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 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为( )A. 茶叶B. 玉米C. 稻米D. 天然橡胶4. 图中甲国发展种植业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 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 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4、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农业劳动力充足A. B. C. D. 5. 乙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 风力堆积B. 风力侵蚀C. 流水堆积D. 流水侵蚀6. 从地形与气候角度看,甲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A. B. C. D. 【答案】3. C 4. B 5. C 6. A【解析】【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该地位于东南亚地区,图示农产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为稻米。据此分析选C。【4题详解】甲国为泰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水稻种植业的科技水平低,

5、机械化水平低。同时该国人口稠密农业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方面,该国地处东南亚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同时湄南河平原分布在该国西部,平原面积广布,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降水少的地区的特点,与该地不符。据此分析选B。【5题详解】据图可知,乙为湄公河入海口处形成的湄公河三角洲,是河流下游流速降低,从上中游携带的泥沙随着流速降低沉积下来形成的地貌,即属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故选C。【6题详解】图示信息显示甲国是东南亚的国家泰国,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冬季风、夏季风交替控制,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年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季。对。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错。从图中等高

6、线看,泰国中南部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区,地势低平,易发生涝灾,对。北部根据等高线判断,海拔在200-1000米之间,地势较高,不易积水,错。据此分析选A对。B、C、D错。【点睛】东亚、南亚、东南亚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其特点是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但传统种植经验丰富。下图为中亚局部地区轮廓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 有关的乙湖说法错误的是A. 乙湖南部冰雪融水多B. 乙湖北部有河水注入C. 乙湖是北淡南咸D. 乙湖南部补给水源少8. 与甲湖面积萎缩的原因无关是A. 围湖造田B. 引河水灌溉C. 全球变暖D. 气候变干9. 丙附近区域可种

7、植优质长绒棉的最主要的优势为A. 土壤肥沃B. 灌溉水源充足C. 地形平坦D. 气候干旱【答案】7. A 8. A 9. B【解析】【7题详解】据图中经纬度和湖泊轮廓可知,乙湖泊为里海,北部有河流汇入,北淡南咸,南部河流较少,补给水源少,BCD正确;北部冰雪融水多,A错误。故选A。【8题详解】据图中湖泊轮廓可知,甲湖泊为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与全球变暖,气候变的更加干旱,蒸发旺盛有关,以及引河水灌溉致使入湖水量减少,BCD均正确,A错误。故选A。【9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而丙与其他地区相比,附近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故选B。读“某国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据此

8、回答下列各题。10. 对该国人口分布影响较小的因素()A. 气候B. 地形C. 农业基础D. 交通条件11. 埃德蒙顿、蒙特利尔均是该国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其主导因素分别是( )A. 原料、市场B. 交通、水源C. 市场、交通D. 市场、原料【答案】10. B 11. A【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读图,图示国家是加拿大,该国人口主 要分布在领土南部地区,主要是南部气温较温暖。开发早,农业基础较好。根据图例,交通线分布多,交通条件好,A、C、D影响大。影响较小的因素是地形,选 B【11题详解】根据图例,埃德蒙顿石油资源丰富,发展石油加工,主要是靠近原料产地。蒙特利尔缺少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加

9、工业,主导因素市场 ,A对。交通、水源不是石油加工业的主导因素,B、C、D错。【考点定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 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 沿板块消亡边界发育B. 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 沿板块生长边界发育D.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13. 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A. 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 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 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 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答案】12. A 13. B【解析】【12题详解】安第斯山脉的形成原因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即位

10、于消亡边界,该边界长度大,因而形成了狭长的山脉,故A正确C错误;安第斯山脉处于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上,但这不是山脉形成和山脉狭长分布的原因,B错;安第斯山脉并不在海边,因而不在海陆作用的边界,D错。【13题详解】巴西高原的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原始森林被埋藏形成,A错;南美洲大陆河流主要注入大西洋是因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河流向西注入太平洋,安第斯山脉使南美大陆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大西洋,B对;西部渔场的形成与秘鲁寒流有关,C错;巴西东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有关,D错。【点睛】科迪勒拉山系为世界最长的山系,包括北美洲的落基山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两座大山的形成原因

11、都是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消亡)边界,但要注意其区别,落基山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而安第斯山是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存在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B. 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D.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15. 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 )A. 大气散射作用B. 晴天多,光照充足C. 海拔高D

12、. 纬度高,有极昼现象【答案】14. D 15. A【解析】【14题详解】K城距海远,且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阻隔,不受海洋暖流影响,A错;该地纬度高,冬季寒冷,若形成高压(反气旋),则为冷高压,下沉气流干冷,不能融化雪,B错;该地纬度高,冬季南部的暖空气难以北山,C错;50N附近,受西风带控制,西风翻越落基山后,气流下沉增温,形成干热风,愈接近地面,温度愈高,干热的气流使雪快速融化,D对。【15题详解】大气的散射作用能将位于地平线下的部分太阳光散射到地平面以上,使地面亮度仍较大,黑夜近似白天,A对;光照充足、海拔高并不能形成白夜现象,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全年都没有白夜,B、C错;极昼现象出现在南北

13、极圈及其以内地区,该地为中纬地区没有极昼,D错。【点睛】注意白夜与极昼现象的区别:白夜是在纬度达到一定度数的地区(中高纬,接近极圈,但在极圈外)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只能达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现象;极昼是指极圈以内的地区(即纬度高于南北纬66.5度),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以下(即全天24小时都是白天)的现象。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A. 西高东低B. 中间低四周高C. 东高西低D. 北高南低17.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 地B. 地C. 地D. 地18.

14、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B. 地形平坦,农业发达C. 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D. 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答案】16. C 17. D 18. D【解析】考查地势特征、农业区位、城市区位,意在考查学生识记重要地理位置、获取地图信息和迁移运用区位条件、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等知识解题的能力。【16题详解】观察图中北部地区的河流,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海洋,反映了北部地区的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故选C。【17题详解】该国葡萄的种植主要在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热量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葡萄品质好;根据经纬度信息和轮廓判断出该国为法国,南部地区在地

15、中海沿岸,因此大范围葡萄种植地区为南部的地,选D。地、地、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多,不适宜种植葡萄,A、B、C错。【18题详解】城市为巴黎,有河流流经且位于西欧平原上,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流速缓,流量大,航运能力强,气候温和,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农业基础条件,A、B、C对;但巴黎矿产资源并不丰富,D错,故选D。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境内共涉及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22处遗迹,它们见证了东西方之间商贸、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问题。19. 丝绸之路沿线众多遗迹具有的共同特点是()A. 存在明显季节变化B. 位于人口稀少地区C. 只与丝绸贸易相关D. 易受风化风蚀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