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康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2817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南康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南康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南康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南康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南康中学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大考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计48分)1.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该制度( )A.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B.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C. 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于选贤任能D. 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2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

2、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 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C. 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D. 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3.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作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 )A. 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B. 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C. 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D. 体现了地域与体制的双

3、向平衡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该记载反映了当时( )A. 草市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B. 商业活动因不受官吏监管而异常繁华C. 乡村庙会集市虽定时一聚但百货齐全D. 市已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5.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西班牙、英国、法国 B意大利、法国、荷兰C英国、意大利、荷兰 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6英国诗人巴特摩尔发

4、表的家中天使一诗,颂赞自己的妻子Angel in the House。“家中天使”是指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的中产阶级妇女在家中照顾子女,让在外辛苦工作的丈夫,回家后可以得到温暖。下列哪一观点恰当地解释了这种家庭价值观的成因(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女权运动的成果C.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影响 D.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推动7周人认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天衿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表明( )A. 周人的天命观中理性成分增加 B. 天神崇拜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C. 周人对鬼神世界保持排斥态度 D. 周人的世界观具有

5、迷信的色彩8孟子粱惠王上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段话主要强调( )A. 农时对农业的重要性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 孟子的“仁政”思想 D. 男耕女织的家庭关系9易中天评论诸子百家的理想社会之一是“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下列诸子的政治理想较为符合“蜂蚁社会”的是( )A. 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且拱之C.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

6、治矣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0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11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

7、民文学得到发展12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择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了心学( )A. 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 B. 强调人的历史贵任和使命感C. 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D. 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13元代净明道创始人西山道士刘玉提倡用“日知录”“功过格”一类善书规范自已的日常行为,以图通过格守道德而成仙得道。这反映了( )A. 道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道思想开始合流C. 道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14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

8、“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15顾炎武曾批评明代后期学者赵凡夫的说文长笺(研究传统语言文字、音韵等方面的著作)过于简陋粗疏。现代学者解释:“明代后期谈说文,总是学问上努力的表现,清初研究说文成绩卓越的人渐多,自然看不惯明朝学者的粗疏,惟我们觉得开风气之先的,都是粗枝大叶的。”现代学者所说的“开风气之先”指的是何种风气的转变?( )A. 从注释经典到谈论心性 B. 从空谈心性到注重实学C. 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D. 从固守旧学到西学东渐16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

9、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A. 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 B. 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C. 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D. 以个人判断为标准17“他们(智者学派)的一切学问,无论伦理学也好,修辞学也好,论辩术也好,都蕴藏着一个哲学的原则,一个思想体系、意识形态的原则”。对于该“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发现“自我”,探究哲学意义上的“人”B. 倡导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C. 获得人本身的解放,构建符合人性的社会D. 个人主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18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

10、章以及彼此攻讦的文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思想。”这种行为( )A. 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 B. 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C. 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 D.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19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滿足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C. 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 D. 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20某节课历史老师问:“宗教改革使欧洲许多国家与地区摆脱教皇

11、控制,而十六世纪后半叶至十七世纪上半叶却是欧洲历史上宗教战争最激烈频繁的时期,原因是什么?”四位同学分别提出看法。哪些同学的回答可以解释?( )甲: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战争可带来财富、刺激工商业。乙:与王权兴起有关,辖区内若存在不同教派,不利统治。丙:与自由主义思潮有关,个人借此摆脱宗教束缚。丁:与教派对立有关,双方为不同宗派信念而战。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甲丁21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这充分说明( )A. 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 B. 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C.

12、 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 D. 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221619年,耶稣会教士金妮阁抵达中国澳门。这次远行给中国带来了七千多本书,其中包括两本哥白尼撰写的天体运行论。此时传教士来华的背景是( )A. 启蒙运动动摇了传教士的信仰 B. 宗教改革间接引发了西学东渐C. 文艺复兴冲击了宗教神学权威 D.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宇宙观23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 )A. 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 B. 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C.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摧毁了欧洲传

13、统的宗教信仰24.以下是16世纪东西两位思想家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 )A挑战权威 B否定神性C崇尚理性 D倡导民主25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材料表明( )A. 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B. 经济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主要议题C. “重商主义”不能推动经济发展 D. 启蒙思想家反对干预经济的发展26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14、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27“路德确信自己己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路德所谓的“内在恩典状态”是指( )A. 购买“赎罪券” B.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C. 实现教会的民主化 D. 虔诚信仰天主教会28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