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071301107.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92548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07130110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07130110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07130110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07130110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期末复习之精准复习模拟题A卷中图071301107.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三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A卷 中图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考试范围:全部高考范围难度:A卷 较易 B卷 一般 C卷 较难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44分)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1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6年11月18日下午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着陆场顺利返回着陆。我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在

2、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时,国际标准时间是A. 2016年10月17日0时30分 B. 2016年10月17日0时46分C. 2016年10月16日23时30分 D. 2016年10月16日23时46分2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期间A. 我国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B. 法国南部沙滩浴场进入旅游旺季C. 乞力马扎罗山麓的热带草原草木枯萎,动物南迁D. 索马里暖流逐渐增强3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着陆后我国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A. 立冬 B. 霜降 C. 小雪 D. 大雪【答案】1C2D3C【解析】2由材料可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期间2016年10月17日到2016年11

3、月18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南移,此时,我国各地昼长渐短,夜长渐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A错误;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法国南部的沙滩浴场进入旅游淡季,B错误;乞力马扎罗山麓地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C错误;此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在季风洋流的吹拂之下,低纬度的海水流向索马里沿岸,导致索马里暖流逐渐增强,D正确。故选D。3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因此大概每15天一个节气,由材料可知,可知该日为2016年11月18日。距离冬至日12月22日大约相差30天,即与

4、冬至日相差两个节气,根据24节气的顺序可知,冬至之前的与东芝相差两个节气的为小雪,故答案选C。点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7年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呈现“入汛早、累计雨量大,涝重于旱”的特点,导致多地发

5、生严重洪涝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从我国封面雨移动规律角度分析,关于我国南方今年降水偏多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夏季风势力强,移动快B. 南方气温偏高,对流运动强烈C. 地方地区河流淤积严重,排水不畅D.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位置偏南,导致冷暖气流在我国南方地区持续交汇5下图为 “南方某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某次强降水后城市发生内涝,原因是图中A. 过多 B. 受阻C. 过快 D. 增大6针对城市内涝,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A. 加快路面硬化处理,让水流速度加快B.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 加强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D. 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答案】4D5A6C【解析】6城市积

6、水,内涝的出现,客观上因为降水强度过大造成的,人类对降水环节影响不大,只能从主观上去解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径流排水,才能减少或避免涝灾的出现,所以选项C正确,其他三个选项,与解决内涝无关。故答案选C项。点睛:城市内涝的成因:(1)极端超标暴雨频发:集中的超标暴雨是导致内涝的主要因素。“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雨岛效应”;(2)城市盲目扩张, 水面率下降,地表径流不断增大:城市建设的扩张, 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地填筑破坏或填为它用, 降低了雨水的调蓄分流功能。而且比表汇流时间变短,峰现时刻提前,峰值变大。(3)城市排水管网的问题: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步伐

7、,城市雨水污水管道错接严重,设计标准偏低,而且水利部门排涝标准和市政部门排水标准不匹配。(4)潮水顶托:城市河道过度追求大水面、高水位, 闸坝增加, 内水外排不畅。河道和城市排水系统的高程衔接问题突出。(5)市民不文明的习惯:市民不文明的习惯也会导致周围排水管道堵塞, 这主要是指一些人为图方便,将垃圾或者工地废渣土倒入排水管网, 造成管网的人为堵塞。(6)城市建设及管理的缺陷:政府普遍重地上,轻地下,正因为如此, 这些重要的民生设施往往会被各级政府忽视。二、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一)工程措施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3

8、.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二)非工程措施1.城市暴雨内涝风险评估:如利用RS和GIS和土地利用、DEM等来建立模型来评估风险;2.适当增大设计参数:应增大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取值;3.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约束和制裁不利于防洪减灾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4.建立城市排涝工程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结构,建立渠道畅通、管理严格的资金投入机制;5.借鉴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如日本,德国都是治理内涝和雨水利用技术十分先进的国家,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及技术。读北美洲

9、1月0C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选项中关于、两地说法正确的是A. 地气候湿冷,无霜期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B. 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牧草种植C. 地附近海域多发海雾D. 地农业带为畜牧与灌溉农业带8地比地冬季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洋流 地形A. B. C. D. 【答案】7C8D【解析】且地受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温度较高。由上所述,地比地冬季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有海陆位置 、洋流、地形,故答案选D项。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

10、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

11、用);(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下图为某山地(局部)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该山地北坡为A. 阳坡、夏季风的背风坡 B. 阳坡、夏季风的迎风坡C. 阴坡、夏季风的背风坡 D. 阴坡、夏季风的迎风坡10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能为泰山 B. 山麓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 可能有永久冰川 D. 同一自

12、然带分布海拔南坡高于北坡1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山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是A. 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B. 垂直带谱变得简单C. 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升高 D. 雪线分布的海拔降低【答案】9C10D11C【解析】11虽然全球气候变暖,但是变化幅度不大,对垂直带谱影响比较小,但是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有可能增加,因为没有永久性冰川,所以也不存在雪线分布海拔高度降低,C正确。点睛:一、影响山地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低的因素: (1)纬度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水热状况越好,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2)坡向 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更高;在阴坡分布的海拔

13、更低。二、山地垂直带的判读方法 1、通过山地基带名称确定所处的温度带 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如某山地的基带是常绿阔叶林,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山地带谱数量多少判定所处纬度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 3、通过南坡与北坡同类自然带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 4、通过南坡与北坡自然带谱的数量判断南北半球 一般情况下,山地向阳坡热量充足,自然带谱的数量多于阴坡。如果南坡自然带谱数量多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阳坡,则

14、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第II卷(非选择题,共5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36.(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巴西是海陆兼备、幅员辽阔的国家,历史上南部沿海富北部内陆穷,人口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巴西早期的首都为港口城市,先后为萨尔瓦多(1549年)、里约热内卢(1565年)。这些早期城市临近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城市所承担的职能主要是商品的集散,利于港口输出。这些都市不仅是商贸中心、政治及文化中心,同时还兼顾保卫海岸安全的军事功能。1960年巴西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往内地(图a及图b所示),即在内陆的一片荒原上,创建了新首都巴西利亚。(1)依据图6a指出萨尔瓦多与里

15、约热内卢之间的大致距离,并列举两港口早期向外输出的主要农产品。(2)结合图示信息,说明里约热内卢与巴西利亚的年气温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3)阐述巴西由里约热内卢迁都至巴西利亚,对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接近1100-1200千米即可。甘蔗、咖啡等(2)里约热内卢比巴西利亚年均温高、年较差小;地形、海陆位置及洋流(3)利于国土资源开发与管理,合理安排国内的经济布局,(是内陆和沿海都能得到均衡发展,)分散沿海大城市的职能与缓解人口与交通的压力,带动与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利于国防安全等【解析】试题分析:(2)该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差异及影响气候的因素,结合图示可知里约热内卢比巴西利亚年均温高、年较差小;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巴西利亚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偏低,巴西利亚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