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课时精讲与训练 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必修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92533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课时精讲与训练 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 课时精讲与训练 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 课时精讲与训练 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课时精讲与训练 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课时精讲与训练 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新课程高考课时精讲与训练必修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 鸦片战争课堂辅导一、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掌握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的侵略扩张情况,把握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和影响。2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及其产生的主要影响。(二)目标解读1新课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及重大事件;天津条约;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司法

2、主权、贸易主权等完整,给中国近代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它们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运用: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等问题的探究,结合同时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培养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比较、归纳、概括历史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问题教学法,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不同特点的比较,提高比较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在近代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使中国被迫打开

3、国门,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目的地,一步步地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殖民主义侵略战争的恶果至今尚未清除干净。认识中国近代面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悲壮的事迹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2.重点与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经过和主要影响。(2)难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的原因。(三)考点扫描1_年,英国占领孟加拉,扩大了在印度的殖民势力;_年,英国侵占新加坡,控制了通往

4、东方的海上要道。_年,部分占领缅甸;_年侵入阿富汗。这样,英国在东方的_建立起来。2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_,不久_、_等国也相继进行。那时候,清朝统治下的中国,_占统治地位。面对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_政策。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_,掠走中国大量_,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湖广总督_等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请求禁烟。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_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_,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3_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_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在广东未获得战果,于是进攻_,遭到失败。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浙江_,

5、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_。道光帝将_等革职查办,改派_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方“_”。_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威逼_。_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_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_。条约的主要内容:割_给英国;赔款_万银元;开放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_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_国家。4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联络_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遭到拒绝后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_年,英军进攻_,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_也加入侵华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_两国签订_。条

6、约规定开放_处通商口岸;赔偿_两国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_、_和_;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_各口岸通航等。不久,英法两国不满清政府指定的北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攻陷_、_,火烧_,_逃往热河。_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_,规定:承认_有效;增开_为商埠;割_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_两白银。_两国也趁火打劫,_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_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_的程度加深了。【答案】11759 1819 1824 1838 殖民体系2工业革命 法国 美国 自然经济 闭关锁国 鸦片 白银 林则徐 广东 虎门销烟3

7、1840 广东 厦门 定海 北京 林则徐 琦善 议和 1841 广州 1842 南京 南京条约 香港岛 2100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 独立自主 半殖民地半封建4美国 法国 1856 广州 法国 英法 天津条约 10 英法 经商 游历 传教 长江 天津 北京 圆明园 咸丰帝 1860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天津 九龙司 800万 美俄 俄国 中外反动势力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四)探究思考一、为什么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1必然性:政治上,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世界强国,而中国是落后

8、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军事上,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而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对外策略上,英国为扩大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到处进行殖民扩张,而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统治者愚昧无知,不了解世界局势。在中英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作用,英国依靠正常贸易难以打开中国市场,而其鸦片贸易又遭到禁烟运动的沉重打击。由以上事实看出,鸦片战争前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构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可能性,而英国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这就决定了英国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中国的禁烟运动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

9、2影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使中国被迫由闭关走向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盘剥加重,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大规模人民革命运动不断爆发。促使中国社会内部的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旧制度的解体。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内部分裂为禁烟派和妥协派、抵抗派和投降派。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企图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挽救统治。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清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卷入资本

10、主义世界市场。列强以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等形式开始了早期资本输出,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开始出现。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少数地主阶级思想家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西学东渐”思潮出现。它也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使中国人强烈意识到须争取中国的独立、富强。英国凭借着“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因此在东亚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并确立了在东亚的霸权地位。英、法、美、俄等列强纷至踏来,东亚迅速成为列强新的殖民地。亚洲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开始酝酿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亚洲革命风暴迅速形成高潮。二、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都是为了打

11、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都是列强的侵华战争。 2扩大:(1)从战争规模看: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四国共签订了8个条约。(2)从危害和影响来看: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五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中国主权遭到更大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

12、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渗入中国内地。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五)自我测评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是西方人自1514年到中国起,积300余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的古老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这场战争”指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界碑”的含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对中国的

13、胜利”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A. B. C. D.【答案】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有效解读材料信息,据相关史实,可以排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都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答案】D 根据材料中的“可卡因垄断集团”、“可卡因合法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可以判断是鸦片战争。3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