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教学讲义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892520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教学讲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常见成语误用例说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常用作对人有所请托的客套话。误用: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决不答应。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误用:有的年青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歌功颂德多用于贬义。误用:这些作家用他们的火一般的激情,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同“拍手称快”。误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裕了老百姓,真是大快人心。上

2、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误用:这块天然宝石,晶莹剔透,八面玲珑,光彩夺目,可称世间极品。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误用: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指从现在往后,多指不好的情况。误用:自从

3、电视上看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几页偷看,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贬义。误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家小店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焕然一新。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含褒义。误用:他拿了人家的红包,于是便投桃报李,没有经过正常手续就把工程承包给了他。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多指执著追求而不考虑过多。误用:有的领导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生活腐化,把党的教导和人民的期望置之度外。相濡以沫濡:沾湿。本指泉水干渴,鱼儿相互吐沫湿润。后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误用:他们

4、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误用:这些打着私营企业家旗号的人,也是鱼目混珠,其中有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也不乏骗子。(应用“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误用:流浪的人快回来吧,不要再过这种风雨飘摇的日子了。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贬义。误用:这个医疗小分队,每到一处,跟当地群众都是一团和气,不摆架子。俯仰之间形容时间很短。误用:庐山瀑布离我们很近了,就在俯仰之间。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误用:他说话总是扑朔迷离的,让人摸不着头脑。趋之若鹜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地争先恐

5、后地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贬义。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误用: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七手八脚形容好几个人一齐动手,也指人手多,干活忙乱的样子。误用:集合的号声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着行李。安之若素安:心安;素:平常,往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介意,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于错误的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误用:真是好事多磨,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误用:江湖七侠传山东响马传正是受到当时文化市场的有意推销而在市民阶层中掀起轩然大波。既往不咎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

6、备。误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抱着既往不咎的态度,恶意篡改侵华历史,这是中国人民绝不能接受的。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误用:他多次小偷小摸,罪不容诛,但公安机关最终释放了他。饮鸩止渴鸩:浸过鸩鸟羽毛的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只图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后患。误用: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句中“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无解决眼前困难的意思。)始作俑者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开始发起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贬义。误用: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误用:

7、今天还有不少教师通过给学生留大量的作业以达到取得高分的目的,显然与素质教育南辕北辙。耳提面命拉着耳朵当面教导,形容教诲恳切,要求严格。误用: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中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使自己非常光荣。误用:有一则推销壁纸的广告,广告语是“您用了我厂的产品,保您的居室蓬荜生辉”。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误用: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是“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泾渭分明比喻界线清楚。误用: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提到这个问题,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泾渭分明。江河日

8、下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游。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误用: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误用:就为了一只鸡蛋,李大婶吵得嘴角冒白沫,卖鸡蛋的小贩更是当仁不让,声音越来越高。万籁俱寂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误用:号声一响一连长一声“立正”,如潮似浪,热火朝天的操场,顿时万籁俱寂。运斤成风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误用:你纵使有运斤成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若千斤的巨石。(句中误为有力气。)从长计议指放宽时间慢慢商量考虑,不急于作决定,

9、也指慢慢设法解决。误用: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了长江二桥通航标准。(句中可用“从长远考虑”)。文不加点点:涂改。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误用:只见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文不加点,难以断句,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句中误为不加标点。)求全责备责:要求;备:全。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误用: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句中把“责备”误解为批评指责。)逆水行舟比喻不前进就要后退。误用:我学数学进步较快,而学语文却如逆水行舟,进步缓慢。(没有前进缓慢的意思。)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

10、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误用:这盘棋,让何山对王江,那还不是白驹过隙,轻而易举取胜。(没有轻而易举的意思。)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地方。误用: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这样求全责备了。(应用“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误用: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这里该用“身临其境”。)首当其冲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并非指冲在最前面。误用:足球比赛正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为

11、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无可厚非厚:重;非:责备。没有可以过分指责非议的。用于有一定小问题的人或事。误用: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可厚非。(可改为“无懈可击”。)付之一笑用笑来对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误用: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句中误解为对人笑脸相迎。)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误用:他观察敏锐,在学术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应用“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误用: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参加扶贫的干部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使大

12、家进一步明确政策,做到胸有成竹。杳无音信杳:幽远,见不到踪影,形容一直得不到对方的消息。误用: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句中可用“无影无踪”。)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误用: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句中可用“不值一钱”。)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误用:这篇文章写得太差,真是不刊之论。犯而不校校: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误用: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有一些缺点和错误,只要认真改正就行,不能犯而不校。(

13、句中可用“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名不虚传流传开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误用: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这里该用“名副其实”。)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误用: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衔珠,有的似莲花盛开真是巧夺天工。(应用“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自然造化的神奇,也可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误用: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

14、得名正言顺。(应用“名副其实”。)为虎作伥伥: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虎吃。比喻给坏人做帮凶。误用: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簿上又添新笔。(句中这帮家伙就是行凶作恶的坏人,不是帮凶。)振聋发聩聩:耳聋。使聋子能听到声音。比喻言论能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误用:今天,天津体育馆内万余名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淹没了馆外的惊雷。不胜枚举枚:个。形容为数多,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误用: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辰,真是不胜枚举。视而不见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形容不关心,不注意。误用:我们时常留心书店里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书预告,却视而不见这方面书籍的出版。醍醐灌顶醍醐:纯酥油,由牛乳提炼;灌:浇顶:头顶。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和彻悟。也比喻感到清凉舒适。误用:歌咏比赛成绩公布,张莉听到自己惨遭淘汰的消息,如醍醐灌顶,站在那里憋了半天气。(可用“晴天霹雳”。)不足为训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误用:这次错误虽然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以后就会吃大亏的。(句中把“训”误解为“教训”,应用“不值一提”。)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误用:告别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