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方法.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2339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方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方法【摘 要】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铁路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铁路路基作为铁路的基础,铁路路基设计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给我国的交通事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1/view-12291322.htm【关键词】 铁路路基;过渡段;常见问题一、铁路路基设计要点1、信息采集在进行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地形、水文、地貌、地震、气象等相关设计资料。如果是铁路改建或扩建工程的设计,除上述信息外,还应收集历年路况资料及当地路基的翻浆、崩塌、水毁、

2、沉降变形等病害的防治经验。路基设计阶段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状况,确定合适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结构物和防护工程。2、路基面的选型路基面的形式可分为设有排水坡和无排水坡的两种。对于路基面以下的土为砂、石类渗水性强的渗水土,降水可渗入后由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引出,不会在路基内积聚,同时,砂、石类渗水土不会因为渗入而减弱其对轨道的稳固支撑性能,所以这类土的区间单、双线路基面可不设排水坡而修建成水平面;对于路基面以下的土体为岩体时,也可修建成水平面的路基面,因为降水即使稍有滞积,也不会影响其对轨道的稳固支撑性能,但在年降水量大于400mm地区的

3、易风化泥质软岩路基面除外;对于区间的路基面以下为粘性土、粉土类土、粉砂、粘砂或在砂、石类土中含有15%以下的细粒土时,因为他们的渗水性弱,降水在路基面上滞积、渗入,细粒土中含水量增加,土的强度降低,在列车动、静荷载作用下出现塑性变形以致剪切破坏,因此,路基面应设置排水坡,增强其排水能力。3、路基面宽度路基面宽度等于道床的底宽与两侧路肩的宽度之和。当道床断面已选定,路基面的宽度便与路肩的宽度有关。路肩宽度的作用与道床宽度的作用相似,除了保证路基自身稳定性以外,还有保证道床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应考虑行人和养护维修作业等的因素。我过现行规范规定的路肩宽度标准为:级铁路的路堤不得小于0.8m,路堑不得

4、小于0.6m。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要参照路基设计规范中的标准选用,对于需要单独设计的路基面宽度,可以按路基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对于曲线地段路基面宽度,应考虑由于设置外轨超高的因素而要加宽。外轨超高是用加厚外轨一侧枕下的道床厚度来实现的。由于道渣厚度增加,道床坡脚外移,因而在曲线外侧的路基面宽度亦应随超高的不同而相应加宽,才能保证路肩宽度的标准。加宽值可根据超高计算而得。可查阅规范中编制的曲线路基面加宽表,加宽应在缓和曲线范围内递减完成。双线或多线地段的曲线路段路基面宽度除按单线在外侧加宽外,还应加宽中心线间距离,加宽值可参见选线设计部分的有关章节。二、过渡段采取的措施及结构形式1、路基与桥

5、涵隧结构物连接处间结构体系的突变是造成轨面不平顺的实质原因,通过改进线路的结构形式,可使两个完全不同的线路下部结构体系在抗垂直变形能力方面能平滑过渡。减少过渡段不平顺有以下几个措施:a.在轨道结构上采取措施:增加路基侧的轨道刚度或降低桥梁侧的轨道刚度。如采用调整轨枕间距、铺设长轨枕、铺设护轨、加厚道床厚度等方法来提高路基侧轨道的刚度;也可通过调整轨下垫板刚度和设置枕下垫块的方法,增加桥梁、隧道一侧的轨下弹性等。b.在路基结构上采取措施:增加路基刚度和减少刚度突变,如采用碎石、改良土等刚性大的材料填筑、铺设钢筋混凝土搭板、土工格室等。c.减少路基侧的工后沉降:如采用后沉降小的桩基、复合地基等措施

6、。2、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一般采用粗粒级配料填筑的方法处理,填料一般为级配碎石加水泥。其结构形式有倒梯形和正梯形两种,在相同前提下,倒梯形过渡段体积要较正梯形过渡段小,故倒梯形能少用过渡料(节省料差),一般应采用倒梯形的结构形式。桥头和正交结构物采用标准的正交过渡段,与线路有交角的结构物采用斜交正做(也就是先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置过渡段,以减少单根轨枕横向刚度的差异)。过渡段的长度目前没有统一、明确的理论依据,但过渡段长度对钢轨的竖向位移和转角有影响,其长度越长,最大位移和最大转角曲线越平缓。采用倒梯形过渡段,一般长度不小于20m,其长度公式为:L=a+(H-h)n。其中,L

7、为过渡段的长度;n为纵向坡比(一般取2或3);H为台尾路堤高度;h为基床表层厚度;a为常数,一般涵洞取2m,桥台取5m,有时根据摩擦板和端刺尺寸进行调整。过渡段宽度与路基等宽,级配碎石的宽度为路基顶宽向内平移b(b为常数,一般为1.0m2.6m),按11的坡比延伸至地基处理垫层顶;两侧为包边土(包边土填料同路基本体)。下面将结合粗粒式级配料填筑着重讲述减少过渡段沉降变形的施工方式及控制要点。三、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1、调整路基结构,对于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高的粉质黏土地段采用非冻胀土进行换填处理,当前许多施工单位缺乏严格的人员考核制度,许多施工人员根本没有取得专业的技术证书就上岗操作,甚至有

8、些施工人员都没有参加过基本的专业培训,这就使得许多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后很好的按照规则程序进行操作,这就难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也无法取得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2、过渡段台(涵)背封闭处理,由于桥台施工基坑开挖且地下水位较高,台背基坑易形成水洼,为避免地下水上溯产生深度冻胀,台背基坑采用不小于2m厚C25混凝土进行回填处理,在混凝土顶部埋设横向排水管道进行排水。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是否达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施工现场监理工作是否到位。专业的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的检测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能够及时发现施工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3、填料选取及细粒含量控制,处于底层路堤非冻胀范围部分采用C组土填筑,也有一部

9、分监理单位不按照自身资质承接工程业务,在人员配置方面与施工所要求的建筑专业不相符合,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有些监理人员无证上岗。另外,有些监理人员对设备使用,材料选择等方面审查不细,把关不严,不能够很好的构建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给施工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甚至有些质量问题都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影响了工程质量。4、含水量控制及压实,选取长100m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填筑试验,按照A、B组填料的最佳含水量为4.3%,在施工材料方面,要严格控制各种材料,认真检查各种预制构件和原材料的质量,加强施工机具的控制,正确的使用机械设备,做好管理和保养工作,控制好各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案

10、,了解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和气象等影响因素。5、防排水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本体路基的防冻胀成败,每层填料碾压前必须做好顶面双向横坡以便排水,施工质量的好坏同样也收到施工材料选择的影响。选择不同的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同样较大,例如,在防水工程中,不同的沥青对施工质量影响不同,因为他可以决定后期油毡的品种和质量,木门窗如何选择品种,抹灰时控制砂含量的多少,等等。工程实验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必要措施,施工负责人应加强工程实验的监督管理,做好实验数据记录。6、在严寒季节来临前,必须对未施工完成且易受冻胀的部位,如路基路堤、涵洞台背等,采用AB组土进行覆盖保温,覆盖厚度不小于最大冻结厚度。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施工中必然有一些遗留问题,但却因某种原因不能上交的,要办理工作移交手续。必须有书面的移交说明,内容尽量具体,在主管领导监督下,交接双方共同签字,确保责任落实。四、结语:总之,铁路路基过渡段的质量合格是确保行车安全的根本保证,因此完善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有利保障。参考文献:1王强.谈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J.山西建筑,2012,38(4):164-165.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与施工Z.2009.3. 刘道前.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处理研究J.山西建筑,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