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千淘万漉须用心 黄沙吹尽始得 金.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1243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千淘万漉须用心 黄沙吹尽始得 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千淘万漉须用心 黄沙吹尽始得 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千淘万漉须用心 黄沙吹尽始得 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千淘万漉须用心 黄沙吹尽始得 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千淘万漉须用心 黄沙吹尽始得 金.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千淘万漉须用心 黄沙吹尽始得 金 浅谈如何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在历年的历史考试题型中,材料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要题型,也一直是考生难得高分而又特别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传统题型。学习和研究历史,大都需要借助于相关的历史史料进行,因此正确把握历史材料的分析和阅读方法是十分有益的。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明显加大了对材料阅读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在“文综”和“大综合”试题中,逐渐淡化了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界限,二者大有合并的趋势。材料题的解题训练日益成为历史高考备考更重要的内容。 但是,一般来说试题的难度都会比较的大。 现在我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总结材料题常见的失误和解答方法。 从学生

2、平时的检测答卷和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学生在解答材料题中的失误,主要是由于知识能力的缺陷,答题技巧和表达水平的不足以及审题、答题的不良习惯等因素造成的,而且大多数学生得的是多项综合证,下面简单做以下说明:第一:审题不慎。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这是关键。细分起来,有这么几种情况:粗心大意,未看清题目要求;理解偏颇,弄错了题目要求;阅读受阻,看不懂题目要求;生搬硬套,不区别限制条件。第二:知识残缺。认真审题是很重要的,但它解决的毕竟只是个明确题目要求的问题,而要能正确的解答问题,首要条件在于全面的掌握历史知识,只有拥有扎扎实实的历史知识才是解答材料题的基础。第三:能力薄弱。这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主

3、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喜欢罗列事实,缺乏归纳概括能力;忽视要害问题,比较异同只看现象;分析问题片面,缺乏辨证思维能力;史学理论匮乏,一些历史观点滞后。 第四:表达不当。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这是对历史材料题表述的基本要求,随着采点评分向采点采意结合评分过度的实现,文字的表达能力将明显影响得分率。以上是几点在做材料题目的常见问题,下面我举例说明以下做材料分析题的技巧。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

4、,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守。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

5、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啰里啰唆,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下面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禁民下

6、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朝海外贸易目的有何区别。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政策进行客观的评价。 步骤分析 第一步

7、:浏览材料、明确主题。 从材料中的“永乐二年”、“顺治元年”等有关时间和内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题所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海外政策”这就是本道题的主题。这时,应该马上从脑海里调出有关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占据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的斗争、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等知识点和“闭关锁国”这一外交政策,从而为进一步阅读材料打下基础。 第二步:分析问题、细读材料。 显然,本题是要求比较明清两个时期海外贸易政策的异同点,并归纳出其历史影响。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阅读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湾”就很重要,它隐含着当

8、时清政府制定政策时的心态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势力的增长,维护满清的长久统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带着问题到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如第问,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许下水”、“不许越界”,材料三的“内外隔”等;第问,材料一的“因以为寇”,材料三的“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题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据材料意思和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第问的“相似之处”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问的“不同”,应具体从材料中的意思出发,结合所学,得出“海患”、“固统”这一关键区别。第问,应该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去理解其历史影响。 这样,已经初步形成本题的答题提纲。 第

9、四步: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根据上述提纲,在试卷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恰当的概括说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简单翻译材料,避免“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明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清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沿海反清势力联系,威胁其统治。 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近代贫穷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解答材料题一定得紧扣材料,上述四个步骤始终没有离开材料,其中关键步骤应该放在第二、三步上,这两个步骤做好了,动笔书写答案应该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确的。而考生们恰恰容易忽视这两个环节,不少考生害怕时间不济,往往是材料都没有读完,意思也没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笔,结果是离题千里,答非所问,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题(包括问答题),一定要养成“明题意、列提纲”的良好审题习惯。 2、下笔作答时,应该根据材料的语言环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师授课的讲述和材料中的原话照搬照抄,同时做到语言精炼、流畅,书写清晰、规范。 由此可见,解答材料题是有其特殊规律和方法的,考生们如果能很好的落实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