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三历史周末测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0982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三历史周末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三历史周末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三历史周末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三历史周末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三历史周末测试.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周末文综测试历史试卷1.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据统计,仅西周铜器铭文中提到的各类职官就有213种之多。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事寮和太史寮。此外,王室还设有掌管周王衣食住行的宫廷内官。这反映了西周A. 官僚政治的形成B. 国家机器逐步完善C. 分封制逐渐成熟D. 宗法制度渐趋完备【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反映了西周国家官吏制度完备,说明国家机器逐步完善,故B正确;西周时期是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尚未形成,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分封制的问题,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宗

2、法制度渐趋完备,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机器的角度入手,注意区别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不同,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A. 宗法意识的淡薄B. 考试入仕的开始C.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D. 特权垄断的削弱【答案】D【解析】【详解】从题目可知,墓志署名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转变为唐代官衔,这说明门阀士族势力的逐渐衰落,特权垄断亦受削弱,故D项正确。题目强

3、调的是墓志署名内容的变化,而不是宗法意识的淡薄,故A项错误。考试入仕从隋朝开始,而不是唐代,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与题目无关,故C项错误。所以选D。3.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A. 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B.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 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D. 表达了新兴阶级诉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何心隐认为“寡欲”是一种自然人性论,反对程朱理学关于“存

4、天理,灭人欲”的说教,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排除A,C项正确。何心隐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在当时不可能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何心隐代表新兴阶级,他也是儒家代表,而不是新兴阶级代表,排除D。4.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观点出处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江有典史外(东林)以道学之名号召天下。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葛藤相绊而斐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遥制朝绅,迫抉台辅,夷跖唯其所造。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许重熙宪章外史续编虽(东林)完成等主持清议本无始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

5、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电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四库全书总提要A. 清初启蒙思想初步发展B. 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C. 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D. 宋明理学被统治者认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观点一“攻东林者亡之也”说明明末政治存在党争;观点二“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说明政府中存在掌权混乱的现象;观点三“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说明东林党危机统治;可见三个观点都在论述明末存在党争且政治腐败,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明朝党派的不同观点,不是思想启蒙,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内阁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观点一和观点三没有涉及到宋明理学

6、,只有观点二提到了道学,可见宋明理学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5.1934年,有人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今则知之;昔日认为须由皇帝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主理国家,可以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A. 民主共和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日长B. 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提升C. 苏维埃政权有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D. 中共开始重视农民阶级的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今则知之”“至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等可以看出,苏区农民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逐渐提升,故D正确。题目中是农民,而不是有识之士,故A项错误。题目讲述农民的认识,没有涉及阶级基础,故C项错误。D项

7、中“开始”说法错误,毛泽东在1925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排除D。故选:B。6.陆军总部发布命令:“政府机关暨国营事业,以及一切税款之收支,自我政府所派人员接收后,即应完全使用法币,不得再用伪钞,京沪区各银行,自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二日起,凡一切往来交易,应一律使用法币。”国民政府上述做法的目的是A.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B.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 强化对金融领域的控制D. 便于融人国际贸易【答案】C【解析】“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二日起”,指的是1945年9月12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机关暨国营事业即应完全使用法币,不得再用伪钞”,强化对金融领域的控制,故C项正

8、确。“政府机关暨国营事业,以及一切税款之收支”,非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措施,故A项错误。统一使用法币客观上可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是非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是内部货币的使用,和对外贸易无关,故便于融入国际贸易选项错误,排除D项。7.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的意义是A. 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B. 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C. 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D. 是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答案】D【解析】19

9、56年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弊端,而中国之前的经济建设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所以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以及中共八大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D项正确;“左”倾错误尚未凸显、经济工作中心仍为工业建设、主张农轻重并重而并非以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心,可判断A、B、C三项错误.8.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 中国科技不再受计划经济的干预C. 中国国力显著提高D. 中国科

10、技获得了苏联的技术支持【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是强调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且产生了很多的经济效益,能够显著的体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故A正确。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计划经济仍占主导,故B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苏联无关,中苏关系在五六十年代已经恶化,排除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科技发展的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9.如图是关于古希脂科学成就的漫画。该漫画A. 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B. 描绘了地心引力的

11、发现过程C. 说明了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D. 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答案】D【解析】【详解】漫画的寓意是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故答案为D项。“移动整个地球”不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真实运用,排除A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发现万有引力,排除B项;这一成就不是智者学派的贡献,排除C项。【点睛】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作用,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智者学派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开始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表明希腊人已清楚地意识到人

12、是社会舞台的主角,人类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能力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智者学派的观点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0.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A. 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B. 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C. 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D. 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参加者和口号可以看出,这场抗议活动体现了布

13、尔什维克党的要求,应该是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故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这应该是两个政权出现之后,临时政府掌权遭到反对,工人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A选项强调的是二月革命的影响,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不符合题意,沙皇政府早在二月革命就已经被推翻;C选项表述错误,材料描述的示威游行本身就是一种和平取得政权的方式,而非暴力。【点睛】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11.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象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

14、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A.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 调节农业生产C.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是大量工人失业,企业倒闭,人们生活贫困,无力购买商品,这也产品的相对过剩,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为工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是必要的,为此采取了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故C项正确,D项排除;A项是金融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是农业方面的措施,排除。12.发表于1970年的美国短篇小说玻璃山,全文共分为100段,每段平均才一句话,并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出顺序,从1到100似购物清单的罗列以表面的数字

15、逻辑和平行结构分解了文章的中心,从而凸显出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这一风格A. 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B. 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C. 强调整体把握文章主旨D. 突出文章主旨的明确性【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论述的短篇小说不仅文章结构不严谨,逻辑关系极为不明确,“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这一风格显然是后现代主义文学,颠覆了传统文学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描写现实主义生活,故B项错误;材料中文学显然不注重对于把握文章主旨信息,故C项错误;此类文学写作不突出对于文章主旨描写,故D项错误。【点睛】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现代”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现代主义文学总的倾向是反传统、反理性,反映分崩离析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的异化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绝望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实质上反映了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反映了西方精神生活中的问题。13.材料一 先秦儒家大师的民生情怀,为儒学的未来发展定下了亲民内涵。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用天意来限制帝王的权力,警告帝王要关心民生。唐代柳宗元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强调吏的职责是为民办事,为民服务。到了宋代,改革家李觏提出了“安民养民”思想,认为“生民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