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2020年I环境体系培训教程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90980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5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体系)2020年I环境体系培训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培训体系)2020年I环境体系培训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培训体系)2020年I环境体系培训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培训体系)2020年I环境体系培训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培训体系)2020年I环境体系培训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体系)2020年I环境体系培训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体系)2020年I环境体系培训教程(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O14000环 境 管 理 体 系 标 准培 训 教 程第 1 章 概 论1.1保护环境,善待生命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1) 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层中的微量气体能吸收部分红外辐射能量而阻挡热量向宇宙扩散,这种现象称作为“温室效应”。没有这种效应,地球温度会比现在低40左右。但当这种微量气体增加时,温室效应就会加剧,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部的温度升高,这些微量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水蒸气(H2O)、甲烷(CH4)、一氧化碳(CO)、臭氧(O3)、氯氟烃(CFCS)等。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导致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

2、碱化等威胁。()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存在于地球上空公里的大气层流层中,是地球的保护层,保护人和地球其它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臭氧层对地球生命如同氧气和水一样重要。没有臭氧层保护,地球生命就会遭受毁灭性灾难。 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幅射强度将增加,人类的癌症患者将增加,植物受到危害,农业牧业因之减产,水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酸雨 酸雨通常指值低于5.6的降水,包括雨、露、雾、雹、雪等。与(氮的化合物)排放是产生酸雨的根本原因酸雨能使湖泊变成死湖,它能直接腐蚀建筑物表面,改变土壤离子活性,使森林死亡,危害生物的栖息系统()水源枯渴及污染 目前,我国多个城市中多个

3、缺水,大部分水系均遭严重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野生动植物灭绝()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沙漠化和耕地损失相互关系对工业的影响冲突地区损害反增长成本持续发展严重问题机会风险()空气污染()废弃物、垃圾的扩增()噪音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图 工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发展 1.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三个主要阶段,见图。 传统发展模式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已把人类推向危险的边缘,已走到尽头。 年挪威总理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一篇“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著名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4、,其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机会的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发展”。该报告为人类未来的发展确定了七项目标: (1)重新发展 (2)改进发展的重量 (3)保护并增加资源 (4)确保适度的人口数量 (5)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控制风险 (6)在市场决策中纳入环境和经济的考虑 (7)改变国际经济关系 年月日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提出:“为当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是人类的一个紧迫的目标”,大会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今后人类社会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为此,6月5日被定为世界环境日。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可概括为四

5、句话:三位一体(空间综合化)经济讲效率,生态讲持续,社会讲公正;以人为本(发展目标性)服务人、培育人;代际需求(时间连续性)当代(代内)与后代(代际)相兼顾;科技推动(发展动力性)从资源推动型向科技推动型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发表了21世纪议程,这是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纲领。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在编写说明中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唯一可行之路”。中国科学院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21世纪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依法实现三大“零增长”,即:2030年实现人口数量的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和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

6、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21世纪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主要包括三方面: 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 少废无废的清洁生产工艺过程; 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 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农业,其基本特征是: 整体综合性 循环再生性 持续稳定性 高产高效性 绿色食品实际上是一种“从土地到餐桌,从种子到肠胃”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无污染”食品。 Demeter标志是全世界所公认的绿色食品标志。 21世纪将是环境、质量的世纪。参见图1-2全面环境质量经营图: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绿色理念环境管理保护环境满足顾客/消费者永续经营图1-2 全面环境、质量经营图21世纪企业与传统企业

7、有着显著区别 其区别见表1-1NO.传统的企业21世纪的企业1较少或未考虑环境因素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2生产出顾客所需要的产品生产顾客所需要的“绿色产品”3一般消费绿色消费4没有环境压力的存在有巨大的环境压力存在5不因环境而遭受抵制可能因环境问题遭受抵制6以营销手段开拓市场配合实施环境管理来掌握商机7广告中强调产品质量广告中结合大自然的声音8强调企业的成长(自我营销)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全员社会责任营销)9符合环保法规持续不断地改善环境绩效10环境管理只是技术面问题将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内11产品一般设计产品绿色设计12环保问题应由专家来处理环境问题是每位员工的责任13废弃物是无价值的减

8、少废弃物及如何再生14末端控制污染预防1.3 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及组成 1993年6月正式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 (EMS)环境表现评价(EPE)环境审核(EA)生命周期评估(LCA)环境标志(EL) ISO14000族是个庞大的标准系统。其之间关系如图1-3所示: 评估组织 评估产品图1-3 ISO14000族标准间关系目前ISO14000系列标准已发表6项,他们是: (1)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该标准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并保持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和17项基本要求,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

9、,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 该标准是对一个组织的EMS进行认证、注册和自我声明的依据。 (2)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该标准简述了EMS的五项原则,为建立和实施EMS,加强EMS与其他MS的协调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指导,目的是为EMS的实施与强化它和组织全部管理工作关系提供帮助,不适用于EMS的认证和注册。 (3)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该标准阐述了环境审核通用原则,旨在向组织、审核员和委托方提供各种环境审核的一般原理。 ()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该标准提供了EMS审核的程序。 (5)ISO14012

10、: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该标准提供了关于环境审核员的资格要求。 (6)ISO14000:生命周期评价原则和框架 该标准规范了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并综合了“生命周期评价”过程所涉及的概念、定义和具体方法要求。1.4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与ISO9000质量体系的不同: (1) 关心对象不同 ISO9000针对的是顾客需要;ISO14000则针对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需要。 (2)目的不同 ISO9000目的是满足顾客需要;ISO14000目的则是持续改进环境状况。 (3)压力不同 推行ISO9000标准的压力来自市场;而推行ISO14000标准的压力来自公众。 (4

11、) 审核重点不同 ISO9000审核重点是质量保证和控制,依据是选定标准;而ISO14000审核重点是符合法律,持续改进。 (5)审核阶段不同 ISO9000认证没有预审核要求;而ISO14000认证包括初评、正评两个阶段。 (6)注重范围不同 ISO9000注重范围为产品涉及的区域和活动;而ISO14000注重范围为组织可控或可对环境因素影响的范围,即“限定场地”。 (7)标准要求有所不同 ISO14000在管理体系方面提出的新的要求主要有以下方面: 目标管理 全面管理 信息沟通 持续改进 法规要求1.5 企业贯彻ISO14000标准的益处:1. 可提升组织形象,建立、维持与公众的良好关系。

12、2. 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清洁生产、提供绿色产品、顺应 绿色消费,这是21世纪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法宝”。3. 可促使企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4. 可减少组织产品责任问题,降低顾客环境方面风险及相应保险费。5. 可吸引投资者,为争取得到更多贷款,创造有利条件。6. 可满足顾客验证要求。7. 可帮助企业满足有关环境法规要求。 1.6 ISO14001标准特点1. 着眼于持续改进。2. 重视污染预防和生命周期分析。3. 突出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4. 强调全员环境意识、全员承诺和全员参与。5. 结构化、系统化、程序化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6. 和其它管理体系

13、的兼容与协同运作。 第2章 基本概念2.1环镜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说明: (1)环境是各种介质的组合,包括:水、空气、土地等自然要素;受体,即当介质改变时会受到影响的群体。人造要素。各种要素相互关系。 (2)各种要素及关系共存于环境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 (3)在考虑组织运行活动的环境时,不仅包括组织内部的、组织外部周边的事物,还应延伸到全球系统。2.2环境影响 全部或是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说明: (1) 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是造成环境变化的根源。 (2) 环境影响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如污水的排放,化学品的泄漏等活动对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造成的是有害的影响,而使用可回收的包装材料、绿化、安装节能灯以及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