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银第九中学2020高一地理期中.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9244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白银第九中学2020高一地理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白银第九中学2020高一地理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白银第九中学2020高一地理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白银第九中学2020高一地理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白银第九中学2020高一地理期中.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 选择题(60分,每题1分)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2018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千克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3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 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C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 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3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都有( )A. 昼夜交替的现象 B. 适宜的

2、温度条件C. 适合生物的大气 D. 液态水的存在4、地球存在生命的直接原因有适宜的温度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适中的日地距离 适于呼吸的大气A. B. C. D. 5、太阳大气某层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该太阳活动是A. 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6、下列有关太阳外部圈层与其活动组合正确的是 ( )A. 日冕层黑子 B. 色球层耀斑C. 光球层日珥 D. 光球层太阳风7、下列省区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A. 浙江省 B. 黑龙江省 C. 四川省 D. 西藏自治区8、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A. 黑子和日珥 B. 黑子和耀斑 C. 耀斑和太阳风 D. 日珥和太阳风数九又

3、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回答9-10各题。9.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10. “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昼长变短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11月7-8日之间。据此完成11-13小题。11. 立冬时,太阳直射点的

4、位置位于图2中的A. da B. ab C. bc D. cd12. 立冬到冬至,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变慢后变快 D. 先变快后变慢13. 立冬到冬至,嘉峪关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A. 白昼越来越长 B. 白昼越来越短 C. 一直昼夜等长 D.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14、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 )A. 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B. 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机会C. 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D. 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15、下面是某同学画的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的图,正确的是( )A. B. C. D.16、下图中正确表示北

5、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A. B. C. D.17、 下图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B C. D.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18-21各题。18对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A表示纵波 BD表示古登堡界面 CG表示地幔 DG的物质形态为液态19目前科学界认为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 B地核 C内核 D上地幔20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B. 地壳和上地幔 C. 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 地壳21、横波和纵波在向下通过古登堡界面时传播速度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 S波、P波都明显

6、增加 B. 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C. S波、P 波都明显下降 D. 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22、北半球近地面风向模式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A. B. C. D.2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地面的冷热不均 B. 地转偏向力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太阳辐射的强弱差异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24-25小题。24图中箭头比细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逆辐射 B. 地面反射C. 大气削弱作用 D. 地面削弱作用25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A. 减弱 B. 增强 C. 减弱 D. 增强26、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A. B.

7、C. D. 、图为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图中箭头代表甲地空气的受力情况和风向,据图回答27-28题。27. 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箭头是( )A. A B. B C. C D. D28. 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29、在赤道和南纬30之间的纬度带,许多海岛上的树被定向风吹的像扫帚一样,形成一种绝妙的风向标,其树冠的倾斜方向是(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D. 东北、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阴影部分)、风带(箭头袁示风向)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30-31各题。30. 甲风带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31.

8、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多雨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低温干燥3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给美国许多地区造成森林大火。日本氢气球借助的风力是A. 东南信风 B. 西风 C. 极地东风 D. 西南季风北回归线横穿哈拉地区中部。据此完成33-34题。33.控制该地区的气压带、风带是A.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34.该地区气候的特征是A.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B.终年高温,分早、雨两季C.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高温少雨35、东亚夏季风的特点是( )A温

9、暖湿润B寒冷干燥C高温干燥 D寒冷湿润当北京时间(东8区)为10月29日10点时,回答36-3736 此时 日本(东9区)的区时为()A 1 0月29日11点 B 10月29日9点 C 10月29日 6点 D 10月29日16点37 此时英国(0时区)的区时为A 1 0月29日18点 B 10月29日2点 C 10月29日 6点 D 10月29日16点38、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39、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

10、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40、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41、1月份东亚主要风向为( )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42、读右图,回答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季节 D.终年高温干燥43.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

11、为了 A.增强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B.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D.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4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45.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大气环流 B.季风环流C.西风漂流D.热力环流 、据中央气象台2012年11月9日预报:受南下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下降1012,并伴有降雪。据此完成46 -48题。46、“未来三天”影响华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 A低气压 B暖锋 C冷锋 D高气压47、该天气系统过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 暴雨摧毁房屋 低温造成

12、冻害 降雪阻塞交通 大风净化空气AB C D 48、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 ( )A气温降低、天气转晴B气温降低、伴有降雪 C气温升高、天气转晴D气温升高、伴有降雪49、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 A B C D2014年12月10日哈尔滨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降雪天气,伴着寒风,大雪很快洒满了冰城的大街小巷。完50-51题。50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5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52. 亚洲高压强盛时 A正值我国的夏季 B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C印度一带盛行西南季风 D太平洋北部受低压控制53 .能对地面热量损失起补偿作用的是 A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短波辐射5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原因是 A海陆纬度差异大 B地势高低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D风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