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三大系统设计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88546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三大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冶金行业)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三大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冶金行业)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三大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冶金行业)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三大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冶金行业)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三大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三大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三大系统设计方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人员定位、监测监控、通信联络系统一期设计方案系统版本:R2.0 方案编号:BJGZ110828-214-58 南京北路自动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一年十二月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人员定位、监测监控、通信联络系统一期设计方案目 录1前言51.1公司简介51.2安全避险系统的内容和要求61.3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意义62一期建设实施方案的范围及主要内容73项目设计依据及原则83.1设计依据83.2设计原则84系统总体设计94.1总体规划94.1.1人员定位系统134.1.2监测监控系统134.1.3通信联络系统144.1.4系统上传联网设计144.2三

2、网合一无线基站设计154.2.1无线基站设计154.2.2地面无线信号覆盖设计154.2.3井下无线信号覆盖设计164.2.4井下基站典型安装地点和方式164.3无线覆盖效果185因民公司人员定位系统一期设计185.1系统概述185.2系统组成195.3系统基站布置设计196因民公司监测监控系统一期设计236.1有毒有害气体及通风监测子系统236.2视频监控子系统247因民公司通信联络系统一期设计288监测数据传输及调度中心建设298.1总体架构298.2监测数据传输318.3调度中心建设328.4监控中心结构339人员定位、监测监控、通信联络系统功能349.1系统运行环境349.2系统功能3

3、59.2.1地理信息管理功能359.2.2环境参数监测功能369.2.3视频监控功能379.2.4人员定位系统功能389.2.5通信联络系统功能3910主要产品介绍4010.1BL-8000无线调度交换机4010.2BLKT-1022触摸屏调度台4110.3KT162-F矿用无线基站4210.4KJJ85矿用网络接口4310.5KGE106B识别卡4310.6KT162-S 矿用手机4410.7风压传感器4510.8风速传感器4610.9CO传感器4710.10开停传感器4810.11KDW127/12B矿用直流稳压电源4810.12环网交换机4910.13地面交换机4910.14视频光端机4

4、910.15视频分配器4910.16硬盘录像机4910.17光缆4910.18控制电缆4910.19液晶拼接屏4910.20液晶监视器4911系统设备清单4912售后服务及技术保障5012.1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原则5012.2本地化服务5012.3系统免费保修期承诺5012.4免费保修期内服务5112.4.1备件更换5112.4.2电话咨询服务5112.4.3故障响应5112.4.4软件升级5112.4.5定期巡检5212.4.6现场技术支持5212.4.7用户回访技术支持5212.5免费保修期外的服务5212.5.1热线电话5212.5.2备品备件服务5313技术培训5313.1培训对象53

5、13.2培训计划5413.3培训方式5413.4培训内容5513.5培训费用5513.6培训资料5514公司业绩55IV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人员定位、监测监控、通信联络系统一期设计方案1 前言1.1 公司简介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民公司(简称因民公司),是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三大矿山分公司之一,公司的前身为注册成立于二二年二月的昆明因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按照云南铜业集团公司和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管控模式调整的要求和具体部署,正式以现名依法注册,并同时注销“昆明因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因民公司是一个集铜、铁矿资源采选为主业,并兼营有色金属购销

6、、矿山机电产品、矿山技术服务等项目的现代矿业企业。公司组建以来,按照“经济力做强,文化力致胜”的指导思想,认真依照金沙公司制定的“法人治理,民营机制,风险抵押,全奖全陪”的十六字方针和“树立大家庭意识,打造大家庭文化,维护大家庭利益,共谋大家庭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凝聚提炼了以“关爱员工,理性治企”的企业伦理、“以开发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手段,促进员工和企业、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企业使命等理念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快速发展。因民公司的精矿含铜生产能力为36004000吨/年,铁精矿的设计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目前,保有的可采经济储量中,铜金属量为1.6万吨,铁

7、金属量为20万吨。到“十一五”末,因民公司的精矿含铜产量将达4000吨/年,保有可采铜金属储量将达3万吨。为了确保“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民公司还制定了以“1252”工程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源开发实施方案,即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100名左右的内部青年从业人员达到大专学历水平;并且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0名左右的内部高级技能人才,50名左右的中级技能人才和200名左右的初级技能人才。确保在“一五”中后期,使因民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和人才队伍结构,实现巨大的飞跃,从而为“十一五”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和人才保障。1.2 安全避险系统的内容和要求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针

8、对国内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对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安全技术和避险系统建设问题提出了总体要求。2010年10月,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安检总管-【2010】168号),提出了建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更有针对性和更详细的内容和要求。该规定同时明确了更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办法。对于在产地下矿山,如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依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限期整改,逾期

9、仍未完成的,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1.3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意义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援是规避灾害发生和降低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建设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实现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援的有力保障。图1-1 以人为本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首先,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体现了防范于未然的基本原则。“六大系统”建设后,监测监控系统将对井下包括地压和井下空气质量等在内的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对其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灾难及时进行预测和预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将有助于及时了解下井人员及其在井下的分布状态,借助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对不该进入某区域的人员进行提示和告警。其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10、的建设有利于事后救援,可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六大系统”建设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有助于在灾变发生后,确定人员分布区域和人数,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将为滞留于井下的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生存场所和基本的生存条件,有利于为灾害救援赢得时间。2 一期建设实施方案的范围及主要内容结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报批稿),在对因民公司矿井下生产系统及图纸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决定建立一个综合数字通讯平台,并依次平台为基础对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

11、统进行一期的设计并对此进行集成融合。(1) 建立一个有线/无线综合数字通讯平台;(2) 在有线/无线综合数字通讯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3) 调度中心大屏显示系统建设。本次实施方案主要水平中段有: 2472中段、2350中段、2330中段、2110中段。3 项目设计依据及原则3.1 设计依据l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l64232006l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l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l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l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

12、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4-2011l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5-2011l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l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232-92l1000Mbps以太网标准IEEE802.3l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 12173-90l电力系统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SD 227-87l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3.2 设计原则因民公司三大系统建设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v先进性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自动化网络技术,全面准确地体现用户的管理思想及操作方式,建立一个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标准的、开放的、易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v开放

13、性要在符合通用标准的前提下,兼容多种标准的接口,实现子系统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系统结构合理,便于系统的扩展。v实用性符合用户的业务工作需求,按照用户的运作模式,实现各系统信息收集、处理、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简单实用,易于掌握,人机界面友好。v可靠性在硬件选型、网络设计、支撑环境、应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原则。尤其是网络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系统在一个节点出现意外时整个系统仍能运行。系统采用冗余备份设计,保证整个系统运行可靠、故障率低、维护方便、修改灵活。v经济性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多系统共用传输平台和数据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保证系统完整可

14、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为客户节约成本。4 系统总体设计4.1 总体规划综合通讯平台为本实施方案各子系统信息传输的前提和基础,考虑到因民公司井下生产范围大、井下作业点和机械设备多、爆破工作频繁、生产区域不断推进,平台需随生产不断拆除和延伸,将井下划分为若干个子区,每个子区设置1台千兆交换机。交换机之间用单模光纤相连构成一个井下主环网,主干环网通过1台接入型交换机接入矿山总部核心交换机,依次实现井下通讯网络与矿山局域网乃至广域网的连通。同时,这些接入层交换机将为后期平台维护和延伸扩展提供接口。干线环网是井下子网与地表调度室通讯联络的纽带,因此,干线环网路线应敷设在工程服务年限长、格局不会频繁变化、工程致障因素少的井巷内。同时,按六大系统建设规范的要求,干线环网应通过两条不同的线路接入地面核心交换机,增加通讯冗余,尽可能避免网络长期中段。根据因民公司避险系统、通风系统、提升运输系统和井下生产区域现状及未来开采实际,主干光纤从矿调度中心核心交换机接出,经原有电话线缆线架铺设到面山硐口,由面山硐口进线接入安放在2472副井提升机房内环网交换机,然后从2472副井提升机房内环网交换机接出经副井接入2230中段环网交换机,再由2230中段环网交换机接出经副井接入2110中段环网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