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终结稿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87947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设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终结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建筑工程设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终结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建筑工程设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终结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建筑工程设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终结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建筑工程设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终结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设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终结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设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终结稿(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红笔标注的是修改的 用蓝笔标注的删掉的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二五年元月目 录0 前 言21 总 则32 基本技术规定42.1 一般规定42.2 防治工程分级52.3 防治工程设计荷载及安全系数62.4 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82.5 防治工程初步设计102.6 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103 常用防治工程设计113.1 基本设计原则113.2 抗滑桩123.3 排水工程173.4 削方减载工程243.5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263.6 格构锚固293.7 预应力锚索343.8 护坡工程393.9 锚杆(索)474 防治工程变更544.1 原则544.2

2、工程变更的程序545 防治监测设计565.1 一般规定565.2 监测类型565.3 监测方法与布置585.4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61附 录62附录一:规定用词说明62附录二 抗滑桩设计地基参数表63附录三 矩形截面砼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方法65附录四 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67附录五 工程变更单格式68附录六 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69附录七 防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73附录八 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77附录九 提交成果要求800 前 言在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及重庆市等有关部门,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特点,提出

3、了相关规定或技术要求并在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中逐步应用。为使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一个统一的技术要求与标准,按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指示,在总结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三峡工程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设计技术要求)。本设计技术要求吸纳了国家、部门及地方已有的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程与规范以及三峡库区已有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的规定和要求。本设计技术要求主要参考的规程规范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4、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2002.9试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三峡库区崩塌滑坡与塌岸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2003.7试行);湖北省三峡库区滑坡防治地质勘察与治理工程技术规定;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2年发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重庆市

5、地方标准;等。本设计技术要求的主编单位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参编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 总 则1.1 为了使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化,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达到减灾防灾目的,特制定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三期规划崩塌滑坡防治工程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设计技术要求)。1.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认真进行调查与研究、对勘察和试验等成果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取得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建筑材料、移民状况和灾害经济损失等项基本资料和数据。1.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应进行方案比选、技术与经济论证,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与技术,使工程达到安全可靠、

6、经济合理。1.4 地质防治工程设计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只有在前阶段设计批准后,方可进行下阶段设计。对于规模小、地质条件简单的崩塌滑坡,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简化设计阶段。应急防治工程设计是崩塌滑坡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中的特殊内容,可简化上述设计阶段。应急防治须与后续的正常防治相适应,并为正常防治提供基础。1.5 防治工程设计基准期为50年。1.6 防治工程应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稳定性,并结合地质灾害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危害对象、周围环境和施工季节等条件,选用抗滑桩、排水、削方、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锚固、挡土墙、护岸工程、动态监测等多种综合治理形式。1.7 防治工程设计

7、中,所采用的工程材料及监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1.8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变更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2 基本技术规定2.1 一般规定2.1.1 防治工程设计,应在审查通过的详细地质勘察成果基础上进行。2.1.2 防治工程设计应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与当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相结合。2.1.3 防治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崩塌、滑坡、危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类型、规模、动力来源、稳定性,移民状况,邻近建(构)筑物的分布情况、施工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设计。2.1.3 防治工程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以达到最少投资、最短工期、安全运行的目的。

8、通过技术经济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治理方案和工程措施。2.1.4 防治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水库蓄水和水位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灾害体的总体及局部稳定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2.1.5. 位于建筑场地的崩塌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应控制其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不致产生危及被保护的建(构)筑物的安全使用。2.1.6 防治工程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情况、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应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2.1.7 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应取得如下资料:(1) 符合本设计阶段的地形资料(包括控制点

9、的座标和高程数据),地质勘察报告及相应的岩、土试验的资料,天然材料的调查报告等。(2) 工程用地红线图。被保护对象和灾害影响地区的现有建(构)筑物分布图和规划图,必要时应还应取得平、立、剖面和基础图等。(3) 地质灾害区的气象水文资料,主要为降雨、风速、水库运行水位、吹程等。(4) 主要建筑材料价格,移民搬迁费用和赔偿费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等经济数据。(5) 条件相同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验。(6) 施工技术、设备性能、施工经验和施工条件等资料。2.1.8地质防治工程设计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只有在前阶段设计批准后,方可进行下阶段设计。对于规模小、地质条件简

10、单的崩塌滑坡,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简化设计阶段。2.1.9 可行性方案设计:根据防治目标,在已审定的地质勘察报告基础上进行编制。应对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进行论证,并作出工程估算。2.1.10初步设计:对防治方案的任务进行分解,提出具体工程实现步骤和有关工程参数,编制相应的报告及图件,进行工程概算。2.1.11施工图设计:对初步设计确定的工程图进一步细化,编制以结构为主体的细部图等工程图件及说明,进行工程预算。2.1.12 按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的费用构成和与之配套的及与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颁发的编制分项项目投资估算综合单价。2.2

11、防治工程分级2.2.1以危害对象,受灾程度和大小,灾害体的规模为依据,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划分为三级。见表2.2.1。表2.2.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分级级别危害对象 县级和县级以上迁建城市,或重要桥梁、国道专项设施。 主要迁建集镇、县级和县级以上工矿企业、省道及一般专项设施。 一般迁建集镇、乡镇工矿企业、居民点等。 受灾对象与损失危害人数(人) 1000 1000300 5000 50001000 1000 2.2.2当受灾程度、灾害规模属于不同等级时,应以符合最高级别的条件为依据,确定其工程级别。2.3 防治工程设计荷载及安全系数2.3.1滑坡崩塌防治工程分涉水工程与非涉水工程。涉水工程是指灾

12、害体位于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坝前水位175m,遭遇5年一遇洪水的水库水位)以下的防治工程;灾害体位于正常蓄水位以上的防治工程为非涉水工程。对于涉水工程应充分考虑水库水位和水库运行过程中,水位变化所产生的动静水压力对灾害体稳定及其防治工程的影响。非涉水工程不考虑水库水位和水位变动对灾害体的稳定和防治工程的影响。2.3.2 作用于灾害体上的荷载:涉水工程有:灾害体的自重及地面荷载;水库水位和水库水位变动产生动静水压力;降雨入渗形成的地下水动静压力;地震力等。非涉水工程有:灾害体的自重及地面荷载;降雨入渗形成的地下水动静压力;地震力等。2.3.3 滑坡崩塌防治工程设计的降雨过程,在三峡水库供、蓄期设

13、计降雨重现期为3日暴雨5年一遇,汛期设计降雨重现期为5日暴雨50年一遇。对特大型滑坡和崩塌防治工程的设计降雨过程应进行专门论证。降雨入渗产生的地下水渗流计算,在计入土壤入渗特性的条件下,一般宜采用非饱和饱和非稳定渗流模型。在缺乏土壤渗透特性资料(土壤入渗曲线,土水特性曲线,渗透性函数曲线)时,允许采用对降雨强度折减的办法替代降雨入渗量,用饱和非稳定渗流计算模型进行降雨入渗渗流的计算,但对折减系数要进行必要的论证。2.3.4防治工程设计应包含三峡水库工程竣工前、后各蓄水期对灾害体的影响。特别是库岸工程应考虑各蓄水期对库岸再造的影响。2.3.5水库建成后,水库水位有两种不同的消落方式:一是汛前大幅

14、度缓慢消落,水库从坝前水位175m缓慢下降至145m,该期间为少雨期。二是汛期快速消落方式,汛期水库水位与入库洪水和调洪方式有关,防治工程设计在考虑降雨与水库洪水耦合时,采用洪水与暴雨同频率,即设计暴雨重现期为50年一遇,水库也同时遭遇50年一遇洪水,该洪水坝前水位为162.0m。汛期水库消落从洪水162.0m降至145.0m防洪限制水位。2.3.6 地震。防治工程设防烈度采用基本烈度,降低或提高设防烈度时,应有专门论证。地震烈度为度时,不计入地震力,但对支挡结构和锚杆外锚头等,应采取相应的抗震结构及工程措施。大于度时,地质灾害体稳定计算应计入地震力。2.3.7 滑坡和崩塌防治工程荷载组合见表2.3.7。2.3.8 对不同级别的防治工程,依据不同的荷载组合确定防治工程的最小安全系数,见表2.3.7表2.3.7滑坡和崩塌(库岸防治)防治工程设计荷载组合及安全系数涉水或非涉水工程水库运行水位工况编号荷载组合荷 载 组 合 内容最小安全系数涉水工程静止水位1荷载组合(1)自重+地表荷载+水库从175.0m至145.0m分级静水位5年一遇暴雨。1.251.151.102荷载组合(2)自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