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887918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30道题,共60分)1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 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A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B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C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D改变传统政治结构2史载,周代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秦完成统一不久,秦王赢政就下令取消谥法改以数字为称,自己为始皇帝,以后继任者为二世、三世,照此类推。汉初又恢复谥法,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

2、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谥法”的重新恢复()A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B体现了儒家思想官方化C不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3明成祖朱棣做皇帝的最初10年中,他和顾问们在编订朝廷实录时做了一系列修改,谎称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因此他作为健在的最年长的嫡子应该在1392年被指定为太子,但因某些儒士顾问的干预而未果。还指出,他不情愿地对建文朝廷采取惩戒行动不是为了夺取皇位,只不过在履行祖训录的训示而已。这说明朱棣()A要向后人表明自己夺权目的B要为国家修成一部信史C制造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依据D强调实行嫡长子继承制4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

3、渐衰落和废弃;金朝定窑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由于窑火的熄灭,遗址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B古代定窑产品行销南北各地C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D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5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 95 个,万历时更发展到 176 个。 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更从原来的1个增至9 个。明中后期不断增长集市数说明()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6“云梦秦简

4、”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B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C官吏注重修身养性D主要是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7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到:“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两者对道家思想高度肯定的主要依据是道家()A哲学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B“无为而

5、治”的理念影响深远C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深刻探讨D经典著作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8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重视规则和秩序9礼记曲礼认为父仇不共戴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汉代董仲舒在春秋决狱案例中对子误伤父的结论是:“臣愚以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这表明汉魏时期的法律呈现出()A宗法家族的特色B

6、以儒入法的特色C同态复仇的特色D严刑峻法的特色10黑格尔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和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而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据此推断,海洋对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深远意义在于()A公民团体形成B城邦体制产生C商品经济发达D民主自由意识强烈11克里斯提尼制定“陶片放逐法”,被放逐的人不会因此而名誉扫地,也不会丧失公民权,个人财产也不会充公,过十年后还能够回来,也有再任公职的可能,目的是让这类人及其追随者头脑冷静下来。公元前417年,雅典人废除了“陶片放逐法”,这表明雅典人认识到()A只有实行司法独立才能保障公民的基

7、本权利B直接民主保证了政策执行的连续性C政抬活动中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D参与政治活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12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情况危急,罗马人决定请卡米卢斯回来带兵作战。他们派出一名使者冒险穿越过敌人的包围,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卡米卢斯才能够名正言顺地回来带领众人打败了入侵者。卡米卢斯的这一人生转变表明()A罗马贵族垄断司法权欺压民众B万民法巩固了罗马的共和政权C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D民族矛盾激化了罗马阶级矛盾13“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

8、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这段评论理解最准确的是()A运用唯物史观高度肯定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B运用近现代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文明的进步性C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D运用社会史学范式肯定了工业社会人们生活的改进142016年11月3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首相特雷莎梅无权动用行政权来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政府必须获得议会授权才可以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材

9、料主要体现英国()A国王依然掌握部分行政权B首相实际上是对国王负责C政治蕴含分权制衡的理念D尚未实现真正的三权分立15清代光绪时期的荒灾救助集前代之大成,近乎完备周密。但据申报记载,1906年湖南发生水灾,江西安义县等地出现禁止米谷出省救济湖南事件。几年后,湖南邻省发生水灾,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了()A灾荒造成省际矛盾逐渐激化B地方政府赈灾能力的下降C吏治腐败破坏荒灾救助机制D封建朝廷的权威面临挑战1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淸政府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他们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

10、,并认为如此可以劳永逸。这反映出当时淸政府部分官员()A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B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希望保全中国国家利益D事实上主导了中外谈判17有学者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成为社会共识B仅凭暴力不能使革命胜利C对袁妥协是革命党人正确选择D妥协与斗争都是革命方式18在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写道:“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

11、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文件内容最能表明()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B阶级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9荣家企业史料中记载:近年欧洲农产渐复其战前原状,我国洋庄销路早已绝迹,而美国、阿根廷、加拿大等处均庆丰收,所产面粉销路甚滞,美国次粉售价极廉广东、汕头、福州、厦门等处华粉销路悉数被侵占。材料反映了()A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B一战结束后,民族面粉业陷入了萧条C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涌入了中国市场D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0下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申报关于女工的一些描述: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

12、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材料的观点()A同情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B主张女性接受现代教育C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D反对女性远离现代工业211927年6月,潘光旦在时事新报上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大小家庭制,主张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主张采取小家庭制者占405%,主张采取小家庭制供养祖、父辈生计但不同居者占618%,主张采取小家庭制祖、父辈由子孙辈轮流同居奉养者占647%。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传统大家庭制的家庭养老送终的亲情观念被否定B南京临

13、时政府的“移风易俗”法令力推小家庭制C近代社会新思潮熏陶下的人们普遍认同小家庭制D对家庭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21920 年,许多农民向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这说明()A农民对苏维埃政府有不满情绪B农民拥护和支持余粮收集制C三年国内战争中农民贡献最大D粮食税的实施增加农民负担231933年,罗斯福在推行“新政”时仍力图保持预算的平衡,不敢大规模地在公共工程和其他政府支出上行动,在当时美国的经济学家关于政府预算不必每一年都保持

14、平衡的劝说下,才改变了原来的认识,最终坚定了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思想。这表明当时()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B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已经萌生C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盛行D罗斯福主张计划经济模式241970年代初,英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要求国有企业制订低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同时,为公民提供的许多公共福利也要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1974年英国公营(国营)企业的亏损额达12亿英镑,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因此,我们对英国国营企业亏损的合理解释是()A机制僵化,效率低下B政府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干预C冷战背景下抹黑“国营”企业D石油危机、美元崩溃冲击英国经济25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