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7901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摘要: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带着它独特的优势,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借助一些直观、形象的图形、图像、声音来描述事物的规律和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本文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来阐述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数学;教学 /1/view-13003922.htm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创新和变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无论是从教学模式上,还是从手段上、观念上都在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创新和变革。数

2、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初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意义,它比小学数学知识点更多,系统性更强,难度也更大。由于这门重要的学科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不同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认知结构的学生掌握程度也会各不相同,这给教授和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借助一些直观、形象的图形、图像、声音来描述事物的规律和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一、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述抽象问题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及数学模型从具体、生动的问题情景中归纳、总结出来,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往

3、往需要与学习情境或信息相关的引导才能完成。在这方面,传统的黑板板书及语言传授的教学方式就显得极为单薄、无力,很难完全诠释出知识本身具有的多层次性、多角度性。而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更直观地呈现问题,更为形象、具体地展示出事物的动态发展及原理,使授课中的难点一目了然。例如:在讲几何体时,可以通过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几何体,有利于学生感官上的认识。如:球体、圆柱体、实体的建筑物、水桶、楼房、金字塔、名胜古迹等图片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放映给学生。在讲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自行车里的数学,以及抽屉原理、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等一些问题时,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展示一些相关联的图像或动画,会增强感官

4、认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如果直接从教材出发,像教材那样叙述,如。77=49;555=125;77记作72,555=53。 aa a记作a3, 教师只叙述教材一味的讲,缺乏启发性,难免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接受和理解得也不会很深。如果运用多媒体演示,先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计算(+4)3 , 根据学生中易出现的两种答案:43=43=12,43=444=64进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自由寻求解决方法,教师再用多媒体演示出错的原因,通过直观对比解决问题。所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应用在数学的教学中,能够更形象、直观地表述抽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二、能够更好地突出重点和

5、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中的关键,教师会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收效不佳,学生体会不深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却能事半功倍,利用多媒体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的多元化表达方式,调动学生多感官协同作用,可以形象具体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在恰当契机的演示,综合其他教学手段,能够将教师讲解困难,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变得清晰、明了,更能缩短学生的理解、认知过程,有效地突出学习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往往强调以学生为

6、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亲自实践、积极思考。而数学学科本身相对比较枯燥,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创设一些必要的情境来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我们通过语言描述,展示图片、文字,让学生想象等来创设情境。而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创设情境的方法就变得更丰富、直观了,比如说: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图像情境、问题情境、趣味性的知识情境、生活方面的情境等。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调动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每节课内容的不同,在教

7、学设计中,尽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展示富有情趣的导课,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形象、直观中自然入境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参与到学习和训练中。例如,讲“勾股定理”这一节时,首先通过多媒体的图片方式展示赵爽弦图的历史故事,通过趣味性故事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产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兴趣。例如,讲“简单的图案设计”时,运用多媒体有效地出示各种各样的图案让学生欣赏等等。这种方式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四、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新的教学理念倡导贯彻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可以在课

8、堂上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获得不同的发展。同一个课堂上的学生,由于集中力、认知力、理解力等不同,对知识的获取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大量的信息层次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信息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给予学生大量丰富的信息,将图形、文字、?踊?等结合显示,清晰、准确、层次分明地传授知识点,既缩短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多种需求,既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又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五、有利于知识整合,增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进行章节复习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大容量的特点,整合所学知识内容,为学生总复习提供便利。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大容量,还可以适当地修改和完善,使得内容适合时代的发展,很好

9、地为现代化的教学服务。例如,在四边形的复习课上,可以用多媒体整合四边形的知识内容。 如用图形展示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又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包括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用表格的形式表示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直观地将特殊四边形从对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方面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所以,每节课总结时,适时运用多媒体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研究,参与总结,积极鼓励学生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质疑,进行思维创新,效果特别好。在单元整理与复习时,多媒体的使用能帮助教师简单、明了地归纳知识点,减轻了教学负担,同时,提高了学生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六、能够提高教学

10、质量,培养综合素质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备课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准备上,看似降低了备课的效率,但是这些课前的投入却会成倍地回报在课堂上。课堂上,教师无须再花费大量时间书写板书,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将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揭示或推理出相应的概念及规律。几何图形是数学学科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学生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一些几何图形,这些生活经验会使学生对几何图形有一些基本的感性认识,但是当他们熟悉的图形被用线条表现在平面上时,他们还是很难建立起空间的图形对应关系。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切实地认识、理解这些比较复杂或容易混淆的图形或概念,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

11、突出或强化某些部分的显示,通过视觉效果刺激学生对该部分的记忆。这样的方法不仅会简单、直观地描述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学者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及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也要采取一些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方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及时有效地传递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发散和求异的思维方式。利用生动形象的?踊?、逼真趣味的声音等充分模拟、展示原理、定律的发展、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式下,生动、形象的屏幕教学,必然会代替原有的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多媒体的表现方式使知识清晰化、形象化,实践操作、科学记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将讲与听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发展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其视听结合、层次分明、丰富趣味等特点使数学课堂变得更轻松、更融洽、更有趣。不论是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还是在学生思维的启迪方面,都向前迈出了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