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考点知识总回扣13.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7900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考点知识总回扣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考点知识总回扣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考点知识总回扣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考点知识总回扣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考点知识总回扣1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总回扣一、选择题1(2010山东济宁检测)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解析:该题通过材料的形式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由题干中的材料可判断出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A、B、C三项与新航路开辟的史实不符。答案:D2“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C丝绸之路开

2、通 D蒙古人西征解析:材料信息表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一现象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答案:A3下列航海家所带船队穿越印度洋的是()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能力。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横越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麦哲伦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到达了好望角,达伽马则绕过非洲经印度洋到达印度。因而,符合题意的是。答案:B4(2009广东汕头模拟)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传播天

3、主教掠夺金银财富推动商品输出A B C D解析:注意对题中材料信息的分析。“统治世界”及“天主教圣徒”可帮助确定答案。答案:A5(2010山东泰安)小明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15世纪的欧洲。在街上,小明与一个自称是达伽马的人交谈起来,但小明很快发现这人并不是真正的达伽马。小明的理由不包括()A达伽马航行的目的是寻找更多的黄金和香料B达伽马是葡萄牙人,他远航并非为了证实地球是圆的C达伽马航行的目的地是美洲D达伽马航行过程中传播的是基督教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达伽马是葡萄牙人,他航行的目的地是印度,目的是获得黄金和香料,航行过程中传播的是基督教。故C符合题意。答案:C6(2009浙江嘉兴模拟)大河

4、文明、草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中发生过不少值得深思的故事。下面的人物或事件,与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融有关的是()修建长城陶片放逐法开通丝绸之路麦哲伦远航A B C D解析:大河文明主要是东方文明,海洋文明主要是西方文明。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融即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只有符合题意。答案:C7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说,我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A欧洲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回了玉米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回了玉米解析:玉米是美洲土生土长的作物

5、,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传遍了世界各地。答案:D8(2010试题调研)“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大不列颠起航,远涉重洋,登上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的文明。”这100多名男子来到了()A印度 B北美 C南非 D澳大利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1607年”“大不列颠起航”“登上大西洋彼岸”,可以综合断定描述的是首批到达北美的英国殖民者。A、C、D不在大西洋彼岸。答案:B9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

6、衰落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就通过掠夺方式,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将世界融为一体。答案:A10白种人在古代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解析: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的殖民者们,在殖民的过程中,大量移民到北美洲、大洋洲,对当地土著居民实行种族灭绝政策。A项包含B项。答案:A1117世纪时,荷兰所属东印度公司雇用著名的印刷业家族,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绘图人员受雇后,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图上的

7、信息外流。此做法最主要是考虑到()A战争因素 B文化因素C商业因素 D外交因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迁移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凭借着航海方面的优势称霸17世纪,很显然航海地图的保密可以 维持其海上的优势,应该属于商业的因素。答案:C12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右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处的“商品”应为()A黑奴B工业产品C茶叶、丝 D财富、原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三角贸易”示意图中的分别代表工业产品、黑奴和财富、原料。C项为欧洲从亚洲进口的商品,与“三角贸易”无关。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

8、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意大利)塔维亚尼:“1988年3月,在庄严的政府官厅里举行有纪念意义的新版哥伦布资料汇集首发仪式时,我们明确地指出:这个热那亚人的伟大业绩是一个发现,但它不能也不应该就这样被认为是独占的。这不是欧洲中心论的问题,而是整个旧世界包括中国、印度和日本当时都不知道新世界的存在,然而,上千年以来,在新世界里有许多居民,其中一些已达到相当高的文化、文明和能力水平。”材料二 (墨西哥)马丁内斯:“对1492年10月12日是应该庆祝还是应该纪念?许多人对此有争议。西班牙语言文化学者和保守派人士似乎想不惜一切代价地庆祝发现或传教500周年,而左派思想家则主张进行单纯的纪念,这样的纪

9、念可使对蹂躏冲突或不和的分析占一席之地,甚至可使争论继续下去,以便指责欧洲列强实行种族灭绝,并且以某种方式讨回旧债”。材料三(哥伦比亚)波萨达:“500年前征服者来到美洲,我们现在称之为两个世界文明的汇合的这种人种和社会现象也便开始存在。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所谓两个世界文明的汇合,不过是三种血统、三个人种和三种文化的聚合和交融,其结果就是发生了一个至今仍未结束的极其复杂,又充满痛苦的混合过程。这混合就是美洲土著、欧洲人和非洲人这三种血统和文化的大混合。当然,黑人这个因素不是所有拉美国家都有的。”(1)根据材料一、二、三,欧洲、拉美学者在哥伦布航行美洲的评价上有几种观点?(2)对“庆祝”“哥伦

10、布”“发现”美洲500周年,欧洲、拉美学者各是什么态度?(3)你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解析:第(1)、(2)两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鉴别史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应充分依据材料信息,全面、准确地归纳要点。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评价历史问题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站在全球史观和人类文明史观上看待问题。答案:(1)有的认为“发现”对美洲进步起推动作用,有的认为是蹂躏美洲和种族灭绝,也有的认为欧洲移民与美洲土著和非洲黑人共同创造了现在的美洲文明。(2)欧洲学者认为应当受到尊重;拉美学者则反对“庆祝”。(3)不能站在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

11、失的角度出发,应该将哥伦布的航行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是哥伦布打破了东西两半球的孤立状态,使全球连成一体,彼此交往,相互依存,使人类历史开始具有了全球性的规模,从而开创了近代文明的崭新时代,当然哥伦布在殖民地进行的不义战争和迫使印第安人为奴隶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纪录片大国崛起小国大业解说词材料二17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海上霸权及殖

12、民利益发生过三次战争三次战争导致荷兰经济实力下降,英国取得海上优势。英荷战争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的荷兰成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原因。答案:(1)荷兰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积极开展海上贸易活动,建立商业公司从事国际贸易;商业、金融业发达。(2)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了海上优势;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参与黑奴贸易,获得了巨大财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力增强。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