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宝应画川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鲁教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87893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宝应画川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鲁教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宝应画川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鲁教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宝应画川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鲁教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宝应画川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鲁教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宝应画川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鲁教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教学目标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黄赤交角的定义,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根据二分二至图,分析某地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规律。二、教学重点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分析某地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规律。三、教学难点某地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规律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五、教学过程【考点解读】考点一、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意义项目地球公转示意图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从南极上空看呈_周期(1)恒星年,_。(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_ 速度位于近日点(_)时速度_,位于远日点(_)时速度_。地理意义(1)(2)

2、(3)考点二、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一)、由于地球运动时地轴总是倾斜的,且倾斜的角度和方向总是不变,因此,地球自转的轨道 面与地球公转轨道 面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夹角,即黄赤交角,目前角度为 。(二)、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一年之中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有规律的周年回归运动23.5N23.5S0ABCDE (1) 在各点附近标明二分二至名称,并画箭头表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图A-09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N【重难点突破】读太阳直射点的二分二至图,完成下列表格节气图中位置日期(前后)直射点位置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思考】如何在

3、公转轨道图中判断二分二至日?(四)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划分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若黄赤交角变大, 若黄赤交角变小, 若黄赤交角为0, 【举例】若黄赤交角变成20度,热带的范围是 温带的范围是 寒带的范围是 若黄赤交角变成30度,热带的范围是 温带的范围是 寒带的范围是 考点三、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于 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 和 作有规律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 递减。同一地点,直射点离当地越近,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越高 ;所以:春分或秋分夏至冬至正午太阳高

4、度纬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范围赤道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范围极点【习题巩固】扬州(约32N)一年中在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节气)达最小;假设今天太阳直射点位于10S,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 ,明天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 (大、小)。考点四、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五带的划分读课本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的太阳光照图,说出(1) 春秋分,昼夜长短状况(2) 夏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分布规律(3) 冬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分布规律(4) 赤道上,昼夜长短状况考点五、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四季的变化的原因是 和_的变化。【自

5、我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每年一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 B地球公转与黄赤交角有关C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365天,称一个回归年 D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近日点慢,远日点快2.下列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 ) A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B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3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4、6月22日到9月23日,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A低一高一低 B高一低一高 C高一低一高 D高一低右图为“二分二至时地

6、球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5一6题。5地球公转至C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 B秋分冬至 夏至6.自B至C,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上海昼长于夜,且昼长渐短 B海口市的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C 南极圈内的极夜区域逐渐扩大 D太阳直射于南半球7地球由D公转至A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一直加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一直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23.5N23.5S08、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移动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从处移到处,需要1恒星年B.直射点位于或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直射点从处移到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变长D.直射点在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9、下列说

7、法正确的是( )A每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B每年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D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10、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方位于( ) A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C北半球 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11、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 A春分至夏至 B秋分到冬至 C夏至到秋分 D冬至到春分12、关于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A.秋分日后逐渐变大 B.春分日后逐渐变大 C.夏至日达到最小值 D.冬至日达到最大值13、从“五一”劳动节到“十一”国庆节,太阳直射点 ( )A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B先向南移,再向北

8、移 C一直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二、综合题14.图10 中的曲线代表的是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轨迹,读图回答: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半球为 日(节气);_前后,太阳直射点移至B点。(2)北半球_(节气)至_(节气)太阳直射点南移,_节气)至 (节气)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3)1月1日,太阳直射在_半球,且向_方向移动。15、读图1-3-5“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图1-3-5(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半球的节气为 。(2)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北极圈以北出现 现象。(3)图中AB是 线(晨线或昏线)。(4)此时C点地方时为 时,这天的昼长为 小时。(5)此时D点的太阳高度角为 ,E点太阳升起的时间为 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