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花仙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7827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椅上的花仙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轮椅上的花仙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轮椅上的花仙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轮椅上的花仙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椅上的花仙子.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轮椅上的花仙子坐在轮椅上的穆建新,从小因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致残。在别人冷漠和歧视的目光中,她高中毕业后艰辛打过工,摆过地摊。后来,残疾人可以考大学,她成为我国第一批残疾人大学生。可是大学毕业后她即失业,因为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收她。经过20年自强不息打拼,如今她创办的全国第一个民营残疾人艺术团,成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演出团体”,而她为了让艺术团残疾姐妹们老有所养而研制成功的仿生花,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2009年获得“十大创新花艺金手奖”。2011年,48岁的穆建新被评为“残疾人自主创业典范”。 从小残疾不向命运低头,艰辛打工6年后考上大学 1963年8月1日,穆建新出生在河北省承

2、德市平泉县杨树岭镇三座店村。她从小患有软骨发育不全症,这是一种由于先天性软骨营养障碍造成的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短肢型侏儒,但并不妨碍智力的正常发育。为了给穆建新看病,父母带着她辗转北京、天津、上海,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但得到的诊断结果都是一样的冷酷无情:无法治愈。无奈的父母只能接受现实,带着女儿回家。 既然疾病无法治愈,父母只希望女儿能够快乐地生活。上小学之前,穆建新并不觉得自己跟同龄人有什么不同。那时,她活泼、开朗,喜欢唱歌。穆建新从小就喜爱唱歌,而且唱得有模有样,村里人都喜欢听她唱歌。她5岁那年,在村里的征兵动员大会上,上台指挥全场合唱东方红,家人为此感到特别骄傲。 穆建新8岁那年,母亲带

3、着她去学校报名上小学,但校长因为她的病拒绝接收她入学。在回家的路上,穆建新不解地问妈妈:“妈妈,别的小朋友都在上课,我怎么回来了?”穆建新的母亲听了女儿的话,顿时忍不住流着泪对女儿说:“他们不要你,妈妈要你,妈妈回家教你。”这时,穆建新才察觉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是不一样的。也是从那时起,开朗自信的穆建新渐渐开始感到自卑,就连在家里吃饭,她也要等到最后一个才上桌。 穆建新在家里待了一年,第二年新学期开学,村小学的校长在穆建新母亲一再央求下,终于同意接收穆建新入学。但穆建新感觉学校的生活,并不比待在家里好过,有时甚至让她感到苦不堪言。因为她入学后,就遭到一些同学的歧视和欺负,几乎没有人跟她玩。上课的

4、时候,由于她个子矮小,上座椅比较困难,好不容易坐上去了,总有捣蛋的同学弄掉她课桌上的书本,她只好再从座椅上下来捡书本,然后再费力地坐到座椅上。下课的时候,她看到同学们在玩游戏,也想参与进去,但有的同学不但不同意,还故意把她推倒。有一次,穆建新实在忍受不了同学们的欺负,回到家就抱着妈妈哭,央求妈妈别再让她上学了。妈妈抱着她心疼地说:“不上学不行啊,你和其他人不同,你没有文化将来生活是没有出路的。你必须好好读书,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从那以后,穆建新在学校没有人跟她玩的时候,她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唱歌,一遍遍地唱她会唱、喜欢唱的歌。有一年六一儿童节,穆建新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歌唱比赛,她

5、声情并茂演唱了我爱北京天安门,为班级获得了荣誉。从此,同学们开始对她刮目相看。 唱歌让穆建新找回了自信,她给自己设定目标,要朝着文艺这个方向努力下去,为自己争得更大的舞台。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穆建新把上完高中考上大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新梦想。可是两年后,命运再一次给了她重重一击。1981年,18岁的穆建新高中毕业,被告知残疾人不能参加高考。 在家待业两年后,穆建新决定找工作养活自己,不给父母增添负担。之后的6年,穆建新在别人的冷漠和歧视的目光中,四处打工。 刚开始找工作时,穆建新因身体原因多次被拒之门外。后来,她通过母亲的关系,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食品厂包糖块儿。第一个月,穆建新

6、拿到了18.6元的工资。她高兴地把工资拿回家给了母亲,但母亲又退还给她,要她自己买块布做衣服。 穆建新买了一块自己喜欢的布料,拿到缝纫店去定做衣服,但缝纫店的老板却对她说:“你这种特殊的体型,我们不能给你做,万一做坏了我们担不起责任。”穆建新拿着布料生气地回了家,她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件衣服。于是,她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教剪裁的书籍,照着书反复试做,直到做出第四件衣服,终于合适地穿在身上。 穿着自己做的衣服,穆建新感觉好极了,她突然想,也许自己可以买些布做些衣服拿出去卖。之后,穆建新就利用食品厂放假的时候,自己做了一些衣服,拿到街上摆摊卖。 这样的打工生活有多艰辛,只有穆建新自己知晓。*年,平时喜欢

7、读书的穆建新,把对艰辛生活的感悟写了出来,寄给了辽宁青年杂志社。这封信被杂志发表出来后,一时间,穆建新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封来信。其中有一位读者,在信中带给她一个好消息:残疾人可以考大学了。穆建新看了兴奋极了,她没想到相隔8年,自己还有机会上大学。她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拿出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结果如愿考上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系。这是全国第一批残疾人大学生,音乐系在全国招了21名残疾人,都是搞音乐的。 上大学后,穆建新学器乐,学演唱,和同学们四处演出,对未来充满憧憬。 大学毕业后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收她,自强不息创办全国第一个民营残疾人艺术团 1992年大学毕业后,穆建新拿着那个年代相当

8、稀有的大学毕业证书,满怀希望地回到家里,却得到父亲在自己大学毕业之前病故的噩耗。原来,家人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没有把父亲病危和不幸去世的内情告诉她。 过了一段时间,悲痛万分的穆建新在家人的安慰劝说下,接受了父亲病逝的现实,她只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分配工作,好告慰父亲的亡灵。可是,分到几个单位,都不愿意接收她。有一个单位甚至这样答复她:“你不用来上班,我们照发你工资就是了。”在一些人看来,不工作却有工资应该让人高兴,但穆建新认为这是对残疾人的歧视,她不领这个“情”。 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让穆建新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她曾把自己关在屋子里3天不吃不喝。消沉中,她回忆起大学里和同学们一起演

9、出的快乐日子,突然想知道同学们现在都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如自己这般不如意。 痛苦迷茫中,穆建新给同学们写了信,结果正如她所料,不少同学遭遇了和她一样的命运。这时,穆建新萌生了把这些残疾同学集合起来办个艺术团的念头。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穆建新很清楚,一个残疾人要组建一个艺术团,困难有多大,需要办的事情太多,而她行动不便,很需要一个健全的人来张罗这件事。于是,她想到让妹妹穆建志来帮忙。 要办艺术团,第一个困难就是筹钱,这让姐妹俩很头疼。有一天晚上,母亲把姐妹俩叫到跟前,拿出800元钱,对她们说:“这800元,有400元是你们父亲在世时留给建新的,剩下的400元是咱家的积蓄。你们拿去用吧,虽然不

10、多,总能起点作用。”姐妹俩听了很感动。 在母亲的鼓励下,姐妹俩信心倍增。后来,她们向银行抵押了房产,用抵押贷款的10万元买了道具、服装和灯光音响设备,招募演员,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营残疾人“心灵之声艺术团”。 艺术团成立之初,多数演员是穆建新的大学同学。她们精心编排节目,到十里八乡演出,这一事业也开始在坎坷中成长。 艺术团的成长壮大,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辛。艺术团的部分演员来自农村,刚开始进团时,没有任何艺术基础,要把他们培养成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比如聋哑孩子,他们没有乐感。给他们排练舞蹈的时候,排练厅会准备一个特别大的鼓,排练舞台也需要铺上地板,这样他们在跳舞的时候,才能用心感受鼓声震动

11、地板,跟着指挥老师完成集体舞蹈。 后来,随着艺术团的发展和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的增多,又吸引了不少有艺术才华的残疾人。比如,现在比较出名的智障指挥家舟舟、盲人歌手杨光、李广洲等。成员也由当初的12人,发展到50多人。南到广西,北到吉林,东到福建及其他沿海各省份,西到甘肃、新疆,艺术团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2009年,“心灵之声艺术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演出团体”;2011年,艺术团被北京市政府评为“北京市扶残助残先进单位”。 为了艺术团残疾姐妹们老有所养,开办仿生花厂迎来事业新辉煌 穆建新很清楚,“心灵之声艺术团”的成长

12、离不开每个演员的辛勤付出。但这一行业一般都是吃青春饭的,就拿跳舞来说,很多人跳几年就跳不动了。为了让这些团员能够老有所养,退下舞台后生活仍然有保障,穆建新想了很多项目。她带领大家搞过养殖,做过手工编织和领带加工。但这些尝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一次,艺术团去某大学演出,收到了很多鲜花,但回到寝室后,鲜花都蔫儿了。有个演员不经意说道:“要是这花能永远开放该多好!”听了这句话,穆建新突然想到做仿生花这个项目。 之后,穆建新四处请教专家、专业人员,了解了很多关于仿生花的知识。仿生花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杨贵妃就用绫、绸等材料做成绢花装饰簪花仕女图,这是有史料可考的最早的仿生花。清代,北

13、京艺人制作的绢花,还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了奖。 穆建新经过不断试验,终于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成功制作出仿生花。这种花和普通塑料花、纸花相比,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都和真花极其相似,不注意看是区别不出来的。经过不断创新改进,穆建新生产的仿生花不但能录音、唱生日歌,还有除烟、变色、夜光等功能,产品供不应求。 现在,穆建新的艺术团平时除了训练、演出,闲暇时间就可以做仿生花挣钱了。退出舞台的残疾人,可以到仿生花厂就业。近几年来,随着仿生花产业规模的扩大,还吸引了许多健全人来就业,并不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前来参观学习。应艺术团团员们的要求,穆建新把仿生花编成了歌,起名叫我心中的花蕊,这首歌的歌词是:“

14、在我心灵的深处,开着美丽的鲜花。我们用智慧和汗水,把它编织得更加美丽。一花一草,我心中的甜蜜。但愿你天长地久,永远盛开得更加娇美。”现在,每当艺术团的姐妹们唱起这支歌,心中都充满了幸福感。2009年,穆建新凭借仿生鲜花制作工艺,获得中国文化经济创意发展研究会颁发的“十大创新花艺金手奖”;2011年,她又被评为“残疾人自主创业典范”。 如今,事业成功的穆建新,家庭生活也很美满。早在1992年,穆建新大学毕业后就收获了一份爱情,两人感情一直很好,老公是个健全的人,对她十分体贴。现在,他们可爱的女儿正在上中学。 穆建新说,她的人生格言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有思路就会有出路,只要你想去做,就一定会做得很好。她坎坷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只要你愿意走上去,迎着风浪舞蹈,总会有所收获。先天的残疾并不可怕,人生的重量在于我们自己为它加上砝码。我们祝福穆建新的仿生花事业越做越大,也祝福她的艺术团越走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