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巩固测评 新人教必修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7399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巩固测评 新人教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巩固测评 新人教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巩固测评 新人教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巩固测评 新人教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巩固测评 新人教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巩固测评: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2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人教必修一)(2011福州模拟)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1、2题。1. 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A. B. C. D. 2. 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洋流是()A. 北赤道暖流 B. 加利福尼亚寒流C. 日本暖流 D. 阿拉

2、斯加暖流读“海陆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洋流),完成3、4题。3. 判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冬季 B. 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冬季C. 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夏季 D. 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夏季4. 若该洋流的强度增强,可能造成的影响有()A. 濒临的海域渔业减产 B. 濒临的洪涝灾害增加C. 濒临的陆地旱灾严重 D. 濒临的陆地农业丰收读下图(箭头代表洋流),回答5、6题。5. 图中洋流名称是() A. 北太平洋暖流B. 北大西洋暖流C. 墨西哥湾暖流D. 西风漂流6. 与该洋流表层海水直接可以交换的是()A. 秘鲁寒流 B. 北赤道暖流C. 加利福尼亚寒流 D. 日本暖流(201

3、1茂名调研)读图,回答7、8题。7. 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为寒流,为暖流 B. 为暖流,为寒流C. 均为暖流 D. 均为寒流8. 形成当地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地形因素盛行风洋流因素A. B. C. D. 读“日本一月气温、降水量及岛屿沿岸洋流示意图”,完成9、10题。9. B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影响因素是()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洋流10. 一月份,日本群岛东岸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 受冬季风的影响显著 B. 位于背风坡C. 受日本暖流的影响 D. 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11.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8年10月7日重

4、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材料二:南美洲简图。(1)图中洋流名称:_,_,_。(2)处气候是_,成因是_。(3)若图中阴影部分是此次出现大量企鹅的海滩,在专家认为

5、“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哪些洋流在此次企鹅大迁移中起了作用?(4)此次救援活动中,巴西动用飞机将企鹅运到东南部的海滩,准备让企鹅乘洋流回到南极洲的家乡,你认为可行吗?分析原因。(5)“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全球气温上升会使_现象频繁发生。对处洋流带来怎样的影响?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定F1和F2表示大洋西侧。据此回答1、2题。1. 若同时开启风扇F1和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系统A. B. C. D. 2.

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分别在水中悬挂冰块和加热器以表示北半球的寒流和暖流,以下悬挂位置合理的是()F3附近悬挂冰块,F2附近悬挂加热器F2附近悬挂冰块,F3附近悬挂加热器F4附近悬挂冰块,F1附近悬挂加热器F1附近悬挂冰块,F4之间悬挂加热器A. B. C. D. (2011揭阳模拟)读图,完成3、4题。3. 甲、乙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 甲向南流,增温增湿 B. 乙向南流,降温减湿C. 甲向北流,降温减湿 D. 乙向北流,增温增湿4. a、b两地的气候特征是()A. a地冬雨夏干,冬寒夏热 B. b地夏雨冬干,冬暖夏凉C. a地全年多雨,四季如春 D. b地全

7、年少雨,终年炎热(2011启东质检)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下题。5. 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A. 暖流影响 B. 海陆分布影响C. 大气环流影响 D. 寒流影响6. (2011江苏模拟)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1月13日至2月8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属建国以来所罕见,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等特点。此次天气过程与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和拉尼娜现象(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有关。材料二:见甲、乙两图。(1)造成图

8、甲所示海区表层洋流形成的动力来自_。(2)标出图甲中底层洋流的运动方向。(3)正常年份在图甲所示海区上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请在图中标出。(4)简述在上题所述热力环流影响下,大洋东、西两岸天气状况。(5)图乙中赤道附近标注2.5,其含义是_。(6)与正常年份相比,此时图乙海区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有何变化?对东、西两岸天气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7)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此次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原因。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1. 【解析】第(1)题,根据所在位置可判断是秘鲁寒流,是南赤道暖流,是巴西暖流。第(2)题,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秘鲁寒流的影响,处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3)题,根据洋流分布,企鹅由南非到图示巴

9、西沿海是顺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第(4)题,在东南部沿海有巴西暖流,企鹅可顺此洋流到达南极洲。第(5)题,全球气温上升使高低纬之间温差减小,此地区东南信风减弱,使秘鲁沿岸补偿上升流减弱,秘鲁沿岸海区水温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多发。【答案】(1)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2)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3)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4)可行。巴西东南部海区有巴西暖流流经,企鹅可顺此洋流回到南极。 (5)厄尔尼诺秘鲁寒流是补偿上升流,全球气温上升使高低纬之间温差减小,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气压差减小,东南信风减小,使秘鲁沿岸补偿上升流减弱。拓展提升1. B2. B

10、【解析】同时开启F4和F1,可以形成逆时针的“洋流”,故可以是北太平洋的中高纬度洋流系统,或南大西洋中低纬度洋流系统,故第1题选B。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顺时针,则F4附近有寒流,F1附近有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为逆时针,则F2附近有寒流,F3附近有暖流,故第2题选B。3. B4. D【解析】第3题,根据位置判断甲位于北半球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东侧,应属寒流,向低纬流,乙位于北半球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西侧,属寒流,也向低纬流,均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第4题,根据地理位置判断,a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雨冬干,冬凉夏热。b地属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少雨,终年炎热。5.

11、 D【解析】E处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对当地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沿岸沙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6. 【解析】考查洋流的分布、成因及对天气、气候的影响。读材料一须明确南方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需两个条件:冬季风势力强;充足的水汽。此外还要了解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实质。读图甲,要明确表层洋流是信风造成的,其结果是使大洋西部形成一个水温较高的“暖水池”,大洋东部形成一个水温较低的“冷水池”,从而形成高低气压差,进一步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强弱变化影响东西两岸的天气,甚至全球气候。读图乙,应明确此时大洋西部水温偏高,东部水温偏低,出现拉尼娜现象。西部水温偏高,使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加强,并给我国带来大量水汽,这是形成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两个主要原因。【答案】(1)信风(2)略(注意是上升补偿流)(3)(4)大洋东部水温低,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干燥晴朗。大洋西部水温高,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5)本海区水温比常年平均水温偏低2.5(6)热力环流势力加强,使大洋东岸更加干旱,大洋西岸降水偏多,易发生洪涝灾害。(7)冷空气频繁南下;暖湿空气带来大量水汽,二者相遇形成锋面降水。6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