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7326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浏阳三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时量:90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Fe-56 Na-23 Cu-64 Ca-40 N-1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8分)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2.设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 ,4gCH4 含有NA 个C-H共价键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3 反应,转移2 NA 个电子C 1 L 0.1 mol NaHCO3液含有0.1NA 个HCO3 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 和CO2合气体含有2 N

2、A 个O 原子3. 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无法区分的一组溶液是AKOH和AlCl3 BAlCl3和氨水 CNaAlO2和盐酸 DNa2CO3和盐酸4.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A.蒸馏水、氨水、氧化铝、二氧化硫 B.盐酸、空气、硫酸、干冰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 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铜、碳酸钠5.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H+、SO42、ClO B. K+ 、H+、I、MnO4C.Al3+、Na+、SO42、CO32 D. Fe3+、Fe2+、SO42、NO36.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盛放NaOH溶液时,不能使用

3、带玻璃塞的磨口瓶B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硫酸,能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的现象C向石蕊试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浓H2SO4稀释时,应将H2O慢慢加到H2SO4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Al(OH)3 + 3NH4+B在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 + SO42 BaSO4C氯气通入水中:Cl2 + H2O Cl + ClO + 2H+DSO2通入Ca(OH)2中:SO2+2OH SO32+ H2O8.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

4、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但潮湿天气NF3泄漏常常易被察觉C一旦NF3泄漏,可以用石灰水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D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l023,则生成22.4L NO气体(在标准状况下)9.有Fe2、NO3、Fe3、NH4+、H2O和H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 还原产物为NH4+C若有1 mol NO3-参加还原反应,转移8 mol e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

5、正极发生的还原反应为Fe2e= Fe3+10. 铍位于第二周期A族,铍和铝的性质十分相似,下列关于铍性质推断正确的是A铍能与强酸或强碱溶液起反应 B氢氧化铍可溶于水C氯化铍溶液显碱性 D氧化铍的化学式Be2O311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12实现Al336H2O4Al(OH)3,正确的做法是A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纯碱溶液 B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小苏打溶液C向烧碱溶液中不断滴入铝盐溶液 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13已知、Fe2、SO2

6、、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 = 2Fe2SO4H B.I2SO22H2O = H2SO42HIC.H2O2H2SO4 = SO2O22H2O D.2Fe2Cl2 = 2Fe32Cl14把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下列结论判断正确的是A加热前消耗的多 B加热前加热后消耗的一样多C加热后消耗的多 D不知NaHCO3和Na2O2含量无法确定15. 现有一定质量的某种碱金属的两种碳酸盐(正盐和酸式盐)组成的混合物加水溶解

7、后向其中所得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消耗盐酸的体积,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正盐和酸式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B由图可知含正盐物质的量为0.003molC盐酸的浓度为0.25mol/LD两种盐的总物质的量为0.05mol16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B.

8、 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17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生产金属钠:2NaCl (熔融)= Cl2+ 2Na。现有如下转化关系:(1)写出A、C、D、E的化学式。A C D E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C+DNaCl: E+FNaCl: 18. 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电子工业中刻蚀线路板的酸性废液(主要成分有FeCl3、CuCl2、FeCl2)制备,其制备过程如下:查阅资料知,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度可使Cu2

9、+、Fe2+、Fe3+生成沉淀的pH如下:物质Cu(OH)2Fe(OH)2Fe(OH)3开始沉淀pH6.07.51,4沉淀完全pH13143.7(1)氯酸钠的作用是 ;(2)调节溶液A的pH范围为 ,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 a氨水 b硫酸铜 c氢氧化铜 d碳酸铜(3)反应B的温度要控制在60左右,且保持恒温,可采用的加热方法是 。(4)已知滤液中含有碳酸氢钠,写出生成碱式碳酸铜的离子方程式: 。(5)过滤得到的产品洗涤时,如何判断产品已经洗净 。19.面粉增白剂主要包括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和过氧化钙两种物质。其中过氧化钙(CaO2)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常用于种子消毒

10、、药物制造、油脂漂白及鱼池增氧等,还可以作为高温氧化剂。已知:过氧化钙与CO2反应有气体生成,而将SO2通入过氧化钙粉末中也有气体生成。有人提出:CO2、SO2与过氧化钙的反应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2无强还原性,反应原理不相同。据此设计如下实验操作进行判断。实验一: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下(1)试剂A可以选用_,试剂B的作用是_。(2)实验测得装置C中过氧化钙质量增加了m1g,装置D质量增加了m2g,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为V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判断,SO2部分被氧化的V-m1关系式_。若SO2完全被氧化,写出反应的化

11、学方程式:_。实验二: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的SO2,取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以证明过氧化物与SO2反应的特点。(3)提出假设:假设1: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3,证明SO2未被氧化;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_,证明SO2完全被氧化;假设3:_ _。实验探究:(4)设计实验证明假设3是正确的,简要回答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_。 20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8,以A为原料合成某香料中间体G的路线如下:(1)A的分子式为 ,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EF为消去反应,该反应的反应条件为 。I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EH ;FG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分子内含有苯环,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