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个铜像”桑纳耶.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7285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个铜像”桑纳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八个铜像”桑纳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个铜像”桑纳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个铜像”桑纳耶.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个铜像”桑纳耶2004年秋,赵实、童刚同志率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巴尔干半岛的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从步出地拉那机场的那一刻,我们就在寻觅昔日在电影中见过的那一切在中国,40岁以上的人没有不知道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三十多年前,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脚印创伤伏击战等影片曾风靡大江南北,让在文化沙漠中苦苦挣扎的中国人像寻到甘露一样兴奋。在这个曾经被誉为“欧洲惟一一盏社会主义明灯”的国度里,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意外和惊喜,其中之一便是见到了著名演员桑纳耶。金风送爽。我和导演宋江波、影评家陆弘石、演员剧雪、娜仁花、侯勇、青年作曲家居文沛、制片人沈健等踏着满地落叶兴致勃勃回到宾馆,服务人员说有一位大明星在等我们。

2、远远望去,一个穿着红毛衣的男士坐在那里。他一看到我们就奔了过来,用英语做起自我介绍。他说自己是阿尔巴尼亚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听说中国同行来了,一定要见见我们。他来好几次了,一直“守株待兔”,没想到真让他等到了。我们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便请他去咖啡厅边喝边聊,他说自己从前也是演员,生于二战期间,拍过二战影片,很多电影可能中国同志都看过。我立即请翻译刘春同志取来几盘阿尔巴尼亚老电影的碟片,赠他作小礼物。不料,当拿出第一盘影碟时,他突然眼睛放光,热泪盈眶。“这就是我!”他指着影片第八个是铜像的剧照说。我们一行人惊呆了!眼前这位老人就是银幕上的英雄易普拉辛吗?这就是八亿中国人都熟悉的那位阿尔巴尼亚英勇不屈

3、的游击队员吗?桑纳耶从他的包里拿出了自己的相册。二十多岁从影,三十多部片子,四十多年来历尽沧桑,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岁月做旧的电影人。当年银幕上让纳粹闻风丧胆的帅小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年近七旬、染了一头黑发的老人家!他目睹了阿尔巴尼亚电影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又从强到弱的全过程。他告诉我们,“红旗落地”之后,过去的许多演员都已经改行或息影,只有他和少数几位在坚守阵地。说这话时,我分明感觉到,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仍在影坛征战的桑纳耶依然是铜像一尊。我告诉老人,中国观众没有忘记阿尔巴尼亚电影,没有忘记第八个是铜像!我们吟唱起影片宁死不屈的主题歌:“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参加游击队!敌人的末

4、日就要来临,我的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桑纳耶忘情地和我们一起唱着,大家都不禁热泪流淌。临别前,我们纷纷摆出了“八”的手势拍照。桑纳耶不解,以为我们是在做举枪动作,当我们告诉他这是中国人比划“八”的手势,意在纪念第八个是铜像,他激动地和我们摆出了相同的姿势合影留念。几天后,我们代表团应约来到桑纳耶的家一条铺满碎石的小巷深处,孤零零伫立着一座两层小楼。桑纳耶夫妇已经等候多时了,他的太太是阿尔巴尼亚电影资料馆的馆长。他们曾经都是劳动党党员,和我们有着同志一般的感情。老两口亲自煮了咖啡做了点心款待我们,还用中文唱起东方红。当我们再次齐唱阿尔巴尼亚电影的歌曲时,他抓住我的手说:“只有中国,还记得我们。”他认真地表示,任凭世界风云怎样变幻,他依然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影片仍旧关注着劳动人民。虽然“明灯”熄灭了,社会制度可以选择,信仰也可以选择,但他的心中仍然装着游击队员易普拉辛的理想!桑纳耶动情地说:“我向往中国!”那天晚上,大家唱歌、喝酒,愉快而美好。我们也被阿尔巴尼亚电影人对中国的情感所深深打动。子夜时分,我们辞别桑纳耶夫妇。就要分手了,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剧雪、娜仁花、居文沛三个小妹也早已难以自抑。上车了,回眸望去,昏暗的街灯下,桑纳耶在爬满青藤的石壁上依着,恋恋不舍地向我们招手远远望去,他真像一尊不朽的铜像!责任编辑/苏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