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毅中将与英雄王杰.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7016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毅中将与英雄王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崔毅中将与英雄王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崔毅中将与英雄王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崔毅中将与英雄王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毅中将与英雄王杰.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崔毅中将与英雄王杰崇高,并非英雄、伟人的代名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崇高、拥有崇高的精神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境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意志、文化素质、创业进取精神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不能忽视崇高的教育价值。 /1/view-13062890.htm新的一年,青春期健康杂志社将继续围绕传播崇高理念,报道校园先进事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校园活动方面与走进崇高研究院进行合作,旨在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到指导作用。“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之外,要锻炼健康的体魄,培养健全的人格

2、,更要不断塑造精神和信念的力量。要时刻记得提醒自己:“今天你崇高了吗?”才能让我们在追寻中升华,在思考中成熟,在历练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近日,案头多了一本书王杰精神代代传。这是6月21日,随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顾问崔毅中将去江苏邳州,参加“邳州市王杰小学”揭牌和“走进崇高王杰精神研究会践行基地”挂牌活动中获赠的。红色封面上,一位年轻英俊的解放军战士跃然眼前;右下角,是他牺牲的地方,是他在爆炸突然来临的瞬间,扑向炸药包,保护身边12位同志的地方,也是人民永远怀念他的地方。这个别致的角亭,由12根柱子撑起,那是12颗他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生命对他永远的感激与怀念的心。站在角亭里,站在王杰的墓志铭前,8

3、7岁高龄的他,认真地读着墓碑上镌刻的每一个字,讲着每一句话后边的每一个故事。对于王杰,他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于王杰精神,他有着特殊的理解;对于王杰事迹,他比任何人更有发言权崔毅,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副政委,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顾问,他是英雄王杰的发现者、王杰精神的倡导者和弘扬者,更是王杰精神的践行者。英雄王杰是这样被发现的时光,奔驰在52年前的列车上。1965年7月20日,时任济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的崔毅,在从连云港返回济南的列车上,遇到了坦克二师政治部主任刘德一同志。刘主任刚从邳县张楼处理一起事故回来。浓眉大眼、声如洪钟的刘德一,此时满头大汗,情绪焦灼。交谈中他说,师直工兵营到张楼公社组织游泳训

4、练,应县武装部的请求,工兵营派1连5班班长王杰帮助驻地民兵地雷班进行军训。7月14日,在实施“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教学时,代替地雷的炸药包突然意外爆炸,作为教练的王杰被炸得血肉横飞,参训的12个民兵和武装部干部中有一人受重伤,还有几人受轻伤。按照当时的一般做法,师司令部、政治部立即作为重大事故上报军区装甲兵,军区装甲兵也以重大事故上报济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刘德一主任还讲了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听到的、看到的有关情况。参训的人武部干部说:“王杰平时教学认真细致,事发当天早晨授课前,他还对这种应用地雷单独做了两次实地试验,一切都正常。”参训的民兵说:“王教员是为了救我们才牺牲的,要不是他扑向炸药

5、包,我们都可能被炸死了。”民兵们的父母也说:“王教员是为了救我们的孩子才被炸死的,要给他记大功。”当地的群众和干部强烈请求:“把王杰埋在张楼。”经商定,最后王杰被安葬在牺牲地点上。下葬那天,很多群众自发地为他送行,队伍排了足有一里多地,王杰的坟墓上摆满了好几层群众送来的鲜花。刘主任还说:在整理王杰的遗物时,发现了王杰的一本日记,写得真好,非常感人。他看崔毅部长很感兴趣就选了几段念给他听。崔毅印象最深的是:“当兵是为人民、为党、为祖国而来的,党指到哪里就冲到哪里,就是需要献上青春也没有怨言。”“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

6、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这时,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崔毅的心头:“我是青年部副部长,做的是青年工作,发现、培养和宣传青年典型是我的重要责任。”于是,他又详细地询问了一些情况。刘主任说,王杰是1961年入伍,1962年入团,他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任务中,表现都很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先后被评为一级技术能手、优秀教练员、模范共青团员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两次荣立三等功。刘主任在言谈中流露出了惋惜、遗憾和矛盾的神情。听着刘德一的介绍,崔毅副部长反复地思考:“王杰平时表现就很优秀,在危机时刻勇于献身、舍己救人,是必然的。怎么能一死人就看作是事故呢?”遂对刘德一说:“这不能当成

7、一般的事故来看,也不能以常规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果说是事故,那雷锋也是事故喽!我认为,王杰的举动是英雄行为,他应该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刘德一当时始之愕然,继而兴奋!却又很无奈地说:“工兵营和师里都是作为事故上报的,?区装甲兵也向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报告了。”崔毅坚定地说:“上报了,也可以改过来嘛,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能把英雄事迹当成重大事故来对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崔毅又给他举了雷锋的例子、欧阳海的例子,强调说:“这件事也要全面地看。炸药包突然爆炸是个难以预料的突发性事故,在炸药包即将爆炸的瞬间,王杰没有后退,不是保全自己,而是扑向炸药包,牺

8、牲了自己,保护了在场的参训人员,这是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王杰日记摘录 崔毅沉思片刻,又对刘德一强调说:“第一,从你介绍的情况看,王杰这件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事故,在关键时刻王杰表现出来的是英雄行为;第二,建议你们重新研究一下,根据实际情况再写个报告,呈报军区装甲兵并报济南军区;第三,王杰的日记很重要,一定要保存好。最好搞成三个版本:一是原文一字不动、一篇不删地印出来,二是搞个重点摘要,三是把最关键、最精彩的部分摘选出来提供给领导同志看。”刘主任连声说好,并表示,回去后马上向政委汇报,尽快落实。 按说崔毅做了这样详尽的安排,便可以放心返回机关,返回已离开两周的家了。但他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还是

9、在徐州中途下车,到王杰所在部队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更加坚定了王杰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认识!回到济南,他立即给济南军区领导写了一个报告,概括叙述了王杰在执行训练民兵任务中的情况,明确提出,王杰在炸药发生意外爆炸的紧急时刻毅然扑向炸点,牺牲了自己,保全了参训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是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是欧阳海式的英雄,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应追认他为党员,并尽快收集整理王杰的详细事迹,视情况由军区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作为重大典型进行宣传。很快,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做出批示:“同意崔毅同志的意见,准备讨论王杰的宣传问题。”为了以更确凿的事实说明事件的真相,崔毅又特地安排技术专家赴实地进行了

10、现场考察和试验。事实证明,这不是重大事故,而是英雄事迹。王杰是一位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战士!1965年10月3日,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分别向解放军报社、山东和江苏的省报社、省电台、省新华分社介绍了王杰事迹。文化部也积极安排文学创作干部参与整理王杰的事迹和宣传王杰的文学作品。当年11月2日,罗瑞卿总参谋长询问王杰的有关情况,后来又发出“要像宣传雷锋一样宣传王杰”的指示。11月6日,总政治部发出了“向王杰同志学习的通知”。11月8日,解放军报以一心为革命为题发表王杰日记、按语,先后用12个头版头条、21个整版刊登王杰事迹、王杰日记、王杰诗歌以及全军指战员学习王杰的情况。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

11、年报、光明日报等等主要媒体也先后刊发王杰日记及社论。11月中旬,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相继发出号召,学习王杰“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革命精神。11月27日,国防部决定命名王杰同志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并在济南隆重举行命名大会,济南军区杨得志司令员亲手将“王杰班”的锦旗授予第一任班长侯兴家。王杰的事迹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赞扬。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和陆定一等领导同志纷纷挥毫题词,高度评价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周恩来抄录了王杰的诗,予以发表:“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施工苦与累,愿把青春献人民。”朱德的题辞是:“学习王杰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自此,宣传

12、、学习王杰的活动在全国广泛展开。后来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成为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引领。情漫王杰故地52年后的今天,已是87岁高龄的崔毅中将,念念不忘英雄王杰牺牲的这块热土江苏省邳州市。2017年6月21日,在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院长贺茂之将军一行的陪同下,踏上了寻找英雄足迹、弘扬崇高精神的列车。不再是当年的绿皮车,高铁风驰电掣;不再是当年那个30多岁的虎虎青年,银发已经苍苍、步履已经蹒跚;不再是当年那个贫瘠的邳州,已是高楼座座、银杏行行。然而,大运河的水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深情流淌!王杰的精

13、神依然在这片土地上铮铮宏响!在由崔毅将军亲笔题写的“邳州市王杰小学”揭牌仪式上,崔毅将军发出了“王杰精神永远不能丢,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特别要在孩子们中间大力弘扬王杰精神”的殷切之声!他殷殷嘱托王杰小学的老师们:“以王杰精神教育孩子,是党和人民的嘱托,更是你们的神圣的使命与职责。”站在毛主席题写的“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王杰墓前,老将军整衣肃容,亲手为王杰烈士献上花圈。走在邳州王杰纪念馆里,每看到一组照片,老将军都满怀深情地讲起王杰的故事、王杰的日记,似乎他是王杰纪念馆的讲解员、王杰英魂的特使。当邳州市民政局局长说“您是英雄王杰的发现者,更是宣传王杰精神的第一人!您为

14、我们的子子孙孙树立起一个非常优秀的楷模形象、一种楷模精神,邳州人民感谢您!”而崔老将军看着展室墙上王杰的日记,真诚而深情地说:“不,第一个宣传王杰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做得好!第二个宣传王杰的是那12个民兵,我只是后来提出了不能作为事故处理而应作为英雄宣传的意见,重要的是军区领导和军委首长高度重视。”看着老将军凝重的神情,听着他真诚的话语,那白皙儒雅的脸上,似乎庄严地镌刻着四个大字实事求是!它是共产党人最优秀的品质,也是人格的基本操守,它是真理,更是实践!在听到王杰事迹的刹那,他以实事求是的精神,逆水行舟,告慰王杰英魂;而今,当大家都说英雄王杰是他发现的、宣传的时,他以一名革命战士般最朴素的语言

15、和求是的精神道出“不,第一?宣传王杰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做得好!”随后,老将军要去看看王杰班,而王杰班的战士们在迎候着他们久已渴盼的当年发现英雄班长的老首长!“首长好!我是王杰班班长!”“首长好!我是王杰班战士!”“首长好!我是王杰班战士!”震耳欲聋!那是中国军人的声音,更是王杰班战士特有的声音!战士们英姿飒爽,崔毅中将笑容满面地与战士们一一握手,语重心长地说:“王杰,是共产主义战士的楷模,王杰班,是中国军队的楷模。希望你们时刻牢记自己是王杰班的战士,发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要像王杰那样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保家卫国!”战士们齐刷刷地敬礼:“请首

16、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一张凝聚着老将军一片深情与厚望、凝聚战士们锐不可挡的英武与豪气的照片,是对王杰最好的怀念,是王杰精神最好的见证与传扬!崔毅中将参观完坦克二师王杰纪念馆后,连连说这是王杰纪念馆中资料最详实、宣传最到位、最能体现王杰精神的展馆,并挥笔题写了“永远怀念伟大的革命战士王杰同志!” 汽车缓缓开进坦克二师家属院。花园里,一位满头银发身材魁梧的老人急切地起身!他,就是52年前火车上与崔毅匆匆一面的原坦克二师政治部主任刘德一!如今97岁的他,鹤发童颜,声如洪钟,略有些踉跄的脚步,挡不住他与崔毅拥抱的激动与喜悦!52年了!半个多世纪了!当年火车上两人一拍即合,为英雄留下千古绝唱!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两位老人,手拉着手,肩并着肩,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上苍是那么公平,那么有眼,为人民担当、为历史负责、为英雄绝唱的两位老人,晚年都那么健康、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