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五中2020高二历史期中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7009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五中2020高二历史期中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五中2020高二历史期中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五中2020高二历史期中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五中2020高二历史期中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五中2020高二历史期中 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五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时间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小题,计44分)1.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A.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 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 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2. 春秋后期至战国之季,诸子勃兴,蔚为壮观。时代的歌手们,或“以道鸣”,或“以术鸣”,或“以辞鸣”,汇成了一曲雄壮的交响乐。这一曲交响乐中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

2、人与自然的和谐 B. 社会现实 C. 人与社会的和谐 D. 人的价值3. 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4. 据宋人徐天麟西汉会要食货六记载:“西汉前后共赈济灾荒计三十七次,其前期仅有八次,而此后则多达二十九次。这反映了西汉A. 前期黄老思想影响了国家治理成效 B. 自然灾害的频繁C.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统治思想的转变5. 春秋繁露记载:“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

3、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是A. 无为而治 B. 天人感应 C. 严刑峻法 D. 因果循环6. 1368年,明太祖发布诏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表明当时A. 主流价值观渗入政府政策B. 农民差役负担沉重C. 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D. 政府注重扶贫济困7. 下图是某教师对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做出的脉络图。其中处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仁政民本思想备受重视 B. 焚书坑儒受到沉重打击C. 三教融合趋势不断强化 D. 三教并立丧失正统地位8. “以史为鉴,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

4、社会政治见解,并致力改革社会现实;有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下列概念与此说法相匹配的是()A. 知行合一 B. 经世致用 C. 格物致知 D. 与时俱进9.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 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 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C. 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D. 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10. 培根曾说:“火药、指南针、印

5、刷术改变了整个世界如此之大,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发现了。”这里所说“影响”主要是指A. 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B. 使世界由分散走向了整体C. 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 是欧美工业革命开展的根本原因11. 阅读下表的科技成就,其本质上反映了 朝代 东汉 北魏 元朝 明朝 作者 贾思勰 郭守敬 李时珍 著作 九章算术 齐民要术 授时历 本草纲目 A. 中国传统科已经技进入总结阶段 B. 古代科学技术著作是一脉相承的 C. 古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并无关 D. 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的保障12. 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

6、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13. 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A. 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度发展 B. 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 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D. 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14. 墨梅图是写意面中的精品,画中趣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由此可知 A. 古代山水画艺术造诣高超 B. 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C. 中西方文化交流源

7、远流长 D. 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15.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认为,智者学派“把作为思想的简单概念一般地应用到社会对象上去,并且使它深入到一切人事关系中去”。黑格尔这一评论的着眼点在于A. 智者学派催生了雅典民主政治B.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初起源C. 近代西方哲学来源于智者学派D. 智者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16. 罗索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写道:“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概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此观点A. 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 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C

8、. 说明上层阶级助推文艺复兴兴起 D. 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17.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要复兴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灿烂文化,但实际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们所表达的方式不包括A. 米开朗琪罗绘制最后的审判B. 西欧法学家研究罗马法C. 拉斐尔参与设计圣彼得大教堂D. 但丁彻底否定基督教会18. 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 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是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B. 马丁路德完全

9、否定了天主教义C. 马丁路德只是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不反对信仰圣经D. 宗教神权、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19.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 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 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C. 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 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20. 路德认为: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

10、灵之中,后者存在于人间,应归世俗政府管理。路德的上述观点A. 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B. 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C.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 D. 强调了信仰上帝即可得救21.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A. 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B. 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C. 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持22.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一个为人尊敬而又富裕的国王,有无限权力去行善,却无

11、力去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从中可以看出,伏尔泰主张A. 剥夺君主统治权 B. 推行渐进改革C. 培养君主的道德D. 实行君主立宪制一、选择题(共22题,满分44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二、材料解析题(共3大题,计56分)23.(18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

12、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 市民文化的崛起是南宋杭州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特点。林正秋(宋史研究专家)材料三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6

13、分)(2)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6分)2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主张用“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在法治的原则下,可以不废除君主,但“天下不能一人而治”。他认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他主张“公其是非于学校”,学校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

14、定期听取宰相的政务报告,并有权对皇帝和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他的启蒙思想完全没有外来思想的影响。摘编自国学人物黄宗羲材料二 可以肯定的说,法国启蒙运动的先行者都是直接地受了英国影响的。伏尔泰从青年时的哲学通信到晚年的路易十四时代,都历历可见培根、洛克和牛顿的影响。孟德斯鸠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欣赏和认可,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更是洛克政府论的深化和具体化。在法国还是王权专政和宗教斗争与迫害正炽的时候,英国已实行“虚君”的议会民主制和“宗教宽容”;英国的知识分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牛顿的葬礼如同“国葬”,而法国的笛卡尔却孤寂的死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由的思想和民主的制度,在19世纪已覆盖了欧罗巴和北美,形成了一种称之为“大西洋的文化(或文明或思想)体系”。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盂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政治设计并对其进行评价。(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启蒙运动受英国影响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