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政治史单元测 岳麓.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86850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政治史单元测 岳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复习政治史单元测 岳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复习政治史单元测 岳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政治史单元测 岳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政治史单元测 岳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高考历史复习政治史单元测试题http:/www.DearEDU.com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1、古书记载,夏朝中央有官吏有“六卿”,地方官吏有“牧正”、“九州之伯”等。另有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等。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是夏朝有了国家权力机构夏朝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夏朝实行内服外服制度夏朝后期出现了暴政和社会动荡 A、B、C、D、2、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 A.、神权色彩 B、血缘色彩C、平等色彩 D、民主色彩3、夏商周时期实现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A内外服制度 B封邦建国 C礼乐制度 D宗法制度4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2、.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5、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社会历史的倒退 D、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6、宗法制度的核心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大宗、小宗制 C、礼乐制度 D、世卿世禄制7、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介因为他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极大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8、秦田律规定:“春二月

3、,毋也伐林木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不不追兽及捕兽者,勿也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出我国古代很早就知道 A封闭山林猎场 B保护自然资源 C禁止用犬狩猎 D不乱砍伐林木9、秦王嬴政能够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战略C统一条件成熟,嬴政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10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B C D11分封制在周初

4、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B生产力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生产关系的变化12、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 B C D13、秦废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又出现郡国并存的局面,这反映了 A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事物发展的渐进性C封建主义还不够强大 D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些曲折14、秦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这是因为这一制度 A、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5、15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16宋史记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院,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田,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功臣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 暗示他们交出兵权17东汉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特点是 A削弱地方豪强势力 B优待开国武

6、将 C扩大尚书台权力 D规定皇权至高无上18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C、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19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刺史制度B、实行州郡县三级制C、实行中外朝制度D、颁布“推恩令”20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2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

7、削弱将帅权力 D、削弱地方势力22西汉初和北宋初都面临制度上的问题是 A地方与中央争权 B郡县与封国并存 C皇权与相权矛盾 D内朝与外朝并存23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24唐代负责政务的六个重要行政单位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合称“六部”,请问它们属于哪个机关?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 2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

8、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枢密院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26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27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皇权年代皇权

9、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 A B C D28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29在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曾出现过如下现象,请按出现时间顺序排列 首辅“票拟” “三衙”统军 刺史监州A. B C. D.30下列官制,在职能上不具有相承关系的是 A、秦朝的丞相和宋朝的宰相 B、唐朝的尚书省和元朝的中书省C、唐朝的三省和明朝的三司 D、明朝殿阁大学士和清朝的内阁二、材料题31、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一日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

10、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异,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请回答:(1)赵普是如何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原因的?赵匡胤据此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朱熹的评价是否正确?你的看法如何?32.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

11、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辰、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

12、?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责是什么?(2)材料二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三、问答题3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15分)结合有关史实回答:(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过程中的两对矛盾是什么?(2) 以唐朝和明朝为例,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中央矛盾的?(3) 该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何积极影响?又有何消极影响?34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唐朝、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其方式和结果如何? (15分参考答案序号12345678910答案BDADCBAADB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DACCBBBA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BCABDCBC31、原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具体内容按教材整理)基本正确。他指出加强中央集权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