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太湖高三历史期末前月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5753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安庆太湖高三历史期末前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安庆太湖高三历史期末前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安庆太湖高三历史期末前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安庆太湖高三历史期末前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安庆太湖高三历史期末前月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太湖二中2013届高三期末前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2.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B.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 C.中国古代分

2、封制根深蒂固 D.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3. 明清时期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根据这则材料,明清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点已被打破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4.自1972年以来,在甘肃嘉峪关一带魏晋古墓中,出土了许多彩绘墓砖,这些墓砖描绘了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桑蚕、狞猎、商贸等内容。这些画像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当时嘉

3、峪关一带( )A社会经济异常繁荣B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C农牧并举和谐发展D不同文明形态共存融合 5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几年后他们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但发展缓慢。由小说所描写的情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施复夫妇是机户 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 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 B C D6、清朝道光年间,湖州(在今浙江)城乡出现了一股买茶贩茶热。据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以下对诗文反映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有( )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成为

4、外商原料产地开埠后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鸦片战争后农民获利丰厚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 C. D.71861年4月的某一天,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其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 ) 该资料 A B C D8.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右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

5、矛盾 A B C D9.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10.读“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正确的是(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A. B. C. D.11.1906年,孙中山说“

6、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孙中山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 B.孙中山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C.孙中山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D.孙中山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场12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一文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

7、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由此可见,创办该报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商业信息 B.报道国内外大事C.宣传政治主张 D.娱乐大众13.唐末至宋初,中国政坛有“不相南人”的说法。宋真宗以南方人王钦若为宰相,首开先河,此后担任宰相的南方人逐渐增多。到王安石变法时,提倡变法的熙宁新党,大多是南方人。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南方的文化教育已有后来居上之势 支持变法的南方人比北方人多 南方士人更加激进和开明 南方人在变法中得到的好处更多A B C D14.请找出下面四首歌谣中,所表现的时代与其他三者不同的一个( )A.一阵锄声卷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

8、开云头往下看,梯田修上南天门B.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C.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D.农业科技威力大,脱贫致富好办法;就凭书上一句话,牛马它把双驹下 15.美国政府组织了一次对延安的访问,一位外交官在结束访问时感慨:“中国共产主义的圣徒和先知们住在黄土高坡挖出的窑洞里,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幻想着古怪的阶级妥协和政党联合之神降临,渴望自己能按世界标准得到尊重。”这则材料透露的信息有( )不少美国政治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抱有好感 这位外交官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和美国的交往并未中断 中共此时对待国民党比较温

9、和A B C D16.同学们看到右图报纸,议论纷纷,下列议论中正确的是( )这张报纸是假的,因为它报道的是假新闻 报纸是真的,如实地报道当时的社会情况 报纸是真的,花生亩产量3241斤是假新闻 报纸是真的,如实反映了当时的浮夸风这一社 会现象AB CD17在学校历史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关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根本原因”的演讲赢得了听众们的一片赞美之声。下列各项中被广泛认可的答案是(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C无产阶级政党尚未诞生 D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18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19.一部影片有

10、一组镜头: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首都城内高地国民自卫军的大炮,被人发现,随即,首都警钟长鸣,一场革命开始了。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当晚就占领了政府的各主要机关,临时政府狼狈逃往郊外某宫邸。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D1949年中国的南京20.1961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指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

11、祸的惟一办法。”这次国际会议是A联合国成立大会 B日内瓦国际会议 C万隆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21.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 )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霸权的确立22.“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里描述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美国总统共和制 C.法国共和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23.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新观念:“世界

12、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萨科齐的“相对大国时代”新观念的准确解读是( )质疑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 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欧洲是多极世界中最有活力的一极 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国家的发展A B C D24.下面是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导致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农村人口数城市人口数十六世纪337.5万112.5万十九世纪前期400万左右800万左右A.农村卫生条件恶劣,城市面积广大 B.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影响C.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D.社会动荡不安25.有人评论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的旧时代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认为“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史实依据有 ( )他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个人崇拜 他为重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作出了努力 他对计划经济体制发起了冲击 他描绘了“20年内苏联将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