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凌江怀 02第二章 金融制度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884856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凌江怀 02第二章 金融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金融学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凌江怀 02第二章 金融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金融学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凌江怀 02第二章 金融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金融学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凌江怀 02第二章 金融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金融学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凌江怀 02第二章 金融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凌江怀 02第二章 金融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凌江怀 02第二章 金融制度(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4 21 1 第二章信用与金融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第三节融资方式及渠道 返回目录 2020 4 21 2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 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即信用经济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纽带和灵魂 在一个发达的商品交换社会中 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信用 信用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2020 4 21 3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 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 信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使用 信用 的含义通常包含着信托 恪守诺言 实践成约等内容 2020 4 21 4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

2、发展 前期授予 AB 授予价值 偿还价值 二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所谓信用 是指以偿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 信用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 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 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后期偿还 思考 给学生提供的无息助学贷款属不属于信用 2020 4 21 5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 信用的构成要素1 信用的主体即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 它们具体包括企业 机构 政府 个人以及在信用活动中起媒介作用的金融中介 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 信用关系即信用主体

3、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融通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提供信用者为债权方 接受信用者为债务方 2020 4 21 6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 信用条件主要指期限和利率 期限是信用关系开始到其终结的时间 利息是债权人因让渡实物和货币使用权所得到的报酬 4 信用标的即信用关系的对象 它可以是实物形式 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 也可以是货币形式 主要表现为银行信用 5 信用载体即信用工具 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2020 4 21 7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 古老的范畴中国的货币和信用起源很早 早在夏代 公元前2100年 公元前1600年 贝就成为交换的媒介 相传西周 公元前11

4、世纪 公元前771年 就已出现了信用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货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使用金 银 铜等秤量货币的同时 还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铜铸币 有布币 刀币 圈钱等 2020 4 21 8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 信用的历史演变 一 信用产生的原因首先 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 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 换言之 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 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 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2020 4 21 9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 信用的发展过程尚未工具化的信用 指借贷活动虽已发生 但尚未具体

5、化为工具 即借贷的书面凭证 尚未流通化的信用 指信用虽已发生 且已具体化为工具 但还没有供信用工具流通转让的市场 流通化的信用 指借贷活动已经发生 并具体化为工具 而且这些信用工具可以在市场上转让 流通 从而使得资金得以灵活运用 它是信用逐渐发展的结果 是信用发展的高级阶段 2020 4 21 10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 高利贷信用高利贷信用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它是最初的信用形式 是最古老的生息资本形式 也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信用的基本形式 高利贷信用特点 1 利息率极高2 非生产性3 保守性 2020 4 21 11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

6、和发展 高利贷信用存在的基础 1 简单商品经济 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是简单商品经济 是一种小生产 自耕农 小手工业占优势的社会生产方式 2 金属货币制度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制度是金属货币制度 货币的数量是有限的 面对比较强大的货币需求 货币的供给必然严重不足 从而也导致了高利贷利率的高水平 3 信用不发达 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 货币获得较为困难 与简单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是单一的信用形式 在高利贷以外没有其他的信用形式和融资方式 同时 农民和小生产者在面临生计和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的时候 也没有非信用方式可以寻求 从而只能借高利贷 高利贷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仍然广泛存在 原因何在呢 2020 4

7、21 12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高利贷信用的历史作用 具有双重性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 它一方面对社会生产力起阻碍和破坏作用及解体作用 这是由于高利贷利率特别高 一般不再用于发展生产力 加之它的高利盘剥 使小生产者的再生产条件每况愈下 社会生产力日益萎缩 另一方面 它又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末期 它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提条件的形成 即货币资本的积累和雇佣劳动后备军的形成 成为促使资本主义前提条件形成的有力杠杆 另一方面 其寄生性又阻碍着高利贷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 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障碍 郎某因 斗地主 一种赌博万式 输光了钱 便向同学占东

8、 化名 借了5元钱 并出具了按日利率66 计算利息的借条一张 3个月后 郎某竟要支付利息300元 是本金的60倍 高出银行贷款利率3000多倍 农民冉某向一退休人员借款130元用于儿子婚事 约期2个月 月利率20 冉无力履约还债 利息由开初的每月26元滚到100元 130元并计算复利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冉节衣缩食归还了近2000元 而债务却由130元滚至6000多元 成了还不清的 阎王债 与基准利率相比 高利贷的利息太高了 2020 4 21 13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四 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1 借贷资本的含义及形成 1 含义 借贷资本是指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

9、资本 2 形成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 会游离出一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在经营过程中 为维持资本循环的连续性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范围 会需要补充资本 从产业资本中游离并独立出来的闲置资本就转化成了借贷资本 2020 4 21 14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2 借贷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异同 1 区别 借贷关系人不同 用途不同 利率水平与利息来源不同 反映的生产关系不同 2 相同点 借贷资本与高利贷资本都是为了获取利息的生息资本 都是不变更所有权而只暂时转让使用权的借贷 都必须有借有还 2020 4 21 15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 借贷资本的特点 1 它是一种资本商品 即借贷资本是一种特殊

10、的商品资本 2 它是一种所有权资本 即借贷资本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所有权资本 3 它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 G 始终表现为货币形态 4 它有特殊的转化形式 借贷资本的转让不是通过买卖的形式 而是通过借贷来实现 2020 4 21 16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4 资本主义信用的历史作用 1 积极作用 对资本转移有中介作用 加速资本周转 促进了资本集中 是加速资本积累与积聚的重要因素 2 消极作用 信用能够使生产扩大到极限 从而加重生产过剩 使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信用由于其刚性 加强了资本主义各经济部门之间的不平衡 信用刺激投机 并制造虚假的繁荣 2020 4

11、21 17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五 社会主义信用所谓社会主义信用 是指社会主义经济中借贷资金的运动形式 社会主义信用仍然是一种借贷关系 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 社会主义条件下信用关系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多元化的所有制经济结构之间及部门 企业 家庭 个人之间的需要 此外对外经济联系与交流也必须借助于信用关系来实现 2020 4 21 18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四 信用的作用 一 使社会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二 丰富信用流通工具 节约流通费用 三 推动了资本集中与积聚 四 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 调节国民经济的运

12、行 2020 4 21 19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一 商业信用 一 商业信用的含义及其必要性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 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商业信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 各个企业相互依赖 但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不一致 从而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 而通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 则可满足企业对资本的需要 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2020 4 21 20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二 商业信用的特点1 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2 商业信用的客体主要是商品资本 因此 它是一种实物信用3 商业信用与

13、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即商业信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工业生产 商品流通的数量 规模是相适应的 在动态趋向上是一致的 2020 4 21 21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三 商业信用的优缺点商业作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 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 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 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 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 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4 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 此外 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2020 4 21 22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四 我国的商业信用新

14、中国成立后 我国商业信用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 一五 计划期间 我国曾较好地发挥过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 从第二个五年计划至1978年前 除只准对采购农副产品和制造长期的大型设备可预付定金外 其余一律禁止运用商业信用 从改革开放至今 商业信用在我国逐步放开 范围逐步扩大 并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2020 4 21 23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二 银行信用 一 银行信用的含义及地位银行信用是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政府 企业或个人的信用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在现代商品货币经济下 银行信用无论在规模 范围上 还是在期限上都大大超过了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

15、的 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2020 4 21 24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二 银行信用的特点1 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2 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它可用以任何方面3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总之 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在时间 空间 规模 对象上的限制 2020 4 21 25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三 我国的银行信用改革开放前 与 大一统 的金融体制相适应 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 并把全部银行信用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 企业只能在一个银行的某一分支机构开设账户 并与之发生信用关系 改革开放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单一银行信用逐渐转化为多种信用形式 但是尽管信

16、用形式多样化了 银行信用仍然是我国信用形式的主体 2020 4 21 26 企业 银行 财政 个人 个人的极大储蓄与瞬时间的高负债 中国人的储蓄 贷款动机与目的 由于不同生产周期的企业具有资金的盈余与短缺 我国从1979年到现在 只有1985年盈余 其余年份皆负债 现代银行金融体系承担了聚集 分散资金的任务 我国信用关系 2020 4 21 27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三 国家信用 一 国家信用的含义及形式国家信用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的借贷活动 其实质是国家举债 国家信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 发行国库券2 发行国家公债3 发行专项债券4 向银行透支或借款5 向国外借款 或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 2020 4 21 28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二 国家信用的特点1 国家信用的主体是政府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出现 债权人则是国内外的经济实体和居民 2 安全性较强 风险较小3 通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4 交易性 流动性较强由于国家债券的信誉高 安全性好 在证券市场上是优良的交易对象 交易量大 流动性非常强 2020 4 21 29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三 我国的国家信用我国自1981年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