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乐昌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必修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4612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乐昌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乐昌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乐昌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乐昌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乐昌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必修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乐昌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1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足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DNa2CO3

2、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3过量的NaHCO3和少量的Na2O2混合,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最后排除气体物质,残留物是()ANa2O、NaOHBNaHCO3、Na2CO3CNa2CO3DNaOH4. 将0.1L 1 molL1的纯碱溶液逐滴滴入0.1L 1.25 molL1的盐酸中;将0.1L 1.25 molL1的盐酸逐滴滴入到0.1L1 molL1的纯碱溶液中,两种操作产生CO2的体积比为()A52 B25 C21D115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某同学研究过氧化钠跟水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水,直至气体不再放出,加水稀释,将所得溶液

3、平均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半分钟内红色褪去;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又有气体放出,待气体不再放出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持久不褪色。请写出:(1)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加入二氧化锰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6(2010天津模拟)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7(09上海)9.2

4、 g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 mol中子B0.4 mol 电子C0.2 mol质子D0.4 mol 分子8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A溶液呈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受热易分解D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9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溶液分成4等份。保持温度不变,向4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OH、Na2O2、Na2O和Na,使溶液均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入的NaOH的质量一定最大B加入的Na2O2和Na2O的质量比为11C加入的NaOH、Na2O2、Na2O、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2D制成饱和

5、溶液后,四份溶液中所含NaOH质量相同10将106 g的Na2CO3和84 g NaHCO3先经充分加强热后,再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消耗盐酸一样多 B放出CO2的总量一样多C后者生成的NaCl是前者的一半 D后者消耗盐酸是前者的一半11(2009台湾)下表为五种可溶性盐在30 的溶解度盐NaClNaHCO3Na2CO3(NH4)2CO3NH4Cl溶解度36.512.130.027.041.1若在30 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至饱和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就会有晶体析出。参考表中数据推测析出的晶体是下列的哪一种()ANaCl BNaHCO3 CNa2CO3 D(NH4)2CO3

6、ENH4Cl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BNa2CO3比NaHCO3稳定CNa2CO3和NaHCO3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3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A94B11C76D6714取n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n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AH2和CO

7、的混合气 B乙酸 C乙醇 D葡萄糖15由Na2O2、Na2CO3、NaHCO3、NaCl固体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有所减少,若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HCO3B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C混合物一定不含有Na2O2和NaCl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2CO3、NaHCO316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

8、的质量为()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17看图回答问题:(1)如图中讲到的碱一般用的是(填化学式)。(2)如图D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3)在日常生活中有患胃溃疡并轻度胃穿孔的病人不适合服用NaHCO3来中和胃酸,而是服用胃舒平其中含Al(OH)3,其原因是: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8 A、B、C、D、E、F六种中学常见的物质,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有转化关系:(1)若A、C、E皆为氧化物,且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E为有毒气体。B、D、F皆为非金属单质,且D为气体。则A的结构式为。B与C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B是由两种短周

9、期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A、C为氧化物,E为气体单质,D、F是均有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它们的水溶液均呈碱性,相同浓度时D溶液的pH大于F。则:B和C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列举该反应的一种用途。19“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实验室里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用弹簧夹(K1、K2)夹持好,目的何在?_(2)试管内的试剂X应该是_,打开弹簧夹K1、K2,加热试管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复燃,且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化学结论是:_

10、。(3)试管内试剂为CO2饱和水溶液时,其他操作同(2),通过_的现象,可以证明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且放出O2。20.(2011北京高考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建中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21(2010安徽)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1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Na2O1Na2O Na2CO3 NaClA.B.C.=D.=22、(2010上海卷)11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23、(09全国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

12、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2409海南)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25、(09宁夏)下图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2)反应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

13、G、H分别是 、 (填化学式);(4)反应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 ;(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6.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28(14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已知:主反应 2Na2CO3(aq)+3H2O2 (aq)2Na2CO33H2O2(s) H 0副反应 2H2O2 = 2H2O + O2滴定反应 6KMnO4 + 5(2Na2CO33H2O2) +19H2SO4 = 3K2SO4 + 6MnSO4 +10Na2SO4 + 10CO2 + 15O2 + 34H2O50 C时2Na2CO33H2O2 (s)开始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支管的作用是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