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一化期中.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84560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一化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高一化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高一化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高一化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一化期中.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在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 氧化物、化合物B. 化合物、电解质C. 溶液、胶体D. 溶液、分散系【答案】B【解析】氧化物属于化合物,A错;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即电解质属于化合物,B正确;溶液、胶体均是分散系,是并列关系,则C、D错。2.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独立包装的物质是A. 无水硫酸铜、蔗糖B. 食盐、硫酸亚铁C. 生石灰、还原铁粉D. 生石灰、食盐【答案】C【解析】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一般不用做干燥剂,且蔗糖不能防止食

2、品被氧化,A错误;B食盐不能防止食品受潮,硫酸亚铁能防止食物被氧化,B错误;C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还原铁粉能防止食物被氧化,C正确;D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但食盐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D错误,答案选C。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 熔融的氯化钠B. 硫酸溶液C. 铜片D. 固体氯化钾【答案】A【解析】【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详解】A、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B、硫酸溶液是混合物,而电解质是化合物,属纯净物,故B错误;C、铜片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

3、,不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固体氯化钾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概念,易错点D,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易错点B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H、D、T表示同一种核素C. 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答案】A【解析】【分析】A、硫是16号元素,硫原子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B、H、D、T表示同一种元素的三种核素;C、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详解】A、硫是16号元素,硫原子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正确

4、;B、H、D、T表示同一种元素的三种核素,故B错误;C、氢为+1价,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C错误;D、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1,故D错误;故选A。5.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对应的是 选项分类标准分类结果A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C根据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溶液和浊液D根据无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特点酸、碱、盐、氧化物等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A、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依据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或生

5、成对反应分类;C、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区分分散系;D、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详解】A、化学反应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化学反应根据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故B正确;C、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C正确;D、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无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故D正确;故选A。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NaClO3+Na2SO3+H2SO4= 2ClO2+2Na2SO4 + H2O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 Na2SO3是还原剂C. NaClO3发生氧化反应D. H2SO4被还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lO3-ClO2,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化合价降低,故错;C、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错;D、H2SO4中的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错。故选B。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是很大。7.下列图示装置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 图1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B. 图2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C. 图3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D. 图4用于实验室制

7、备氯气【答案】C【解析】【分析】A碘易溶于酒精,混合后不分层;B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稀释浓硫酸;C可用加热的蒸发的方法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D应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详解】A碘易溶于酒精,混合后不分层,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B错误;C水易挥发,可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从食盐水中结晶获得食盐,故C正确;D常温下不反应,应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易错点D,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注意实验的条件的合理性。8.用固体NaOH配制250mL 0.2molL1的NaOH

8、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B. 将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迅速小心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C. 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刻度线,此时迅速用胶头滴管吸出一些D. 摇匀后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蒸馏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c=n/V,不当操作使n偏大或V偏小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详解】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加入的水过量,V偏小,结合c=n/V,浓度偏低,故A不选;B、将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迅速小心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V偏小,结合c=n/V,导致溶液浓度偏高,应冷却后转移,故B选;C、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

9、刻度线,此时迅速用胶头滴管吸出一些,n偏小,结合c=n/V,导致溶液浓度偏低,应重新配制,故C不选;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最底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蒸馏水到凹液面最底点与刻度线相平,V偏大,结合c=n/V,导致溶液浓度偏低,不应再加水,故D不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解题关键:把握物质的量、体积与浓度的关系,难点突破:结合浓度计算公式分析误差9.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中,直接加入CCl4可萃取Br2单质B. 从海水制海盐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C. 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制得钠单质和氯气D.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制备镁单质和氯气【答案】D【解析】【分析】A海

10、水晒盐后的母液中,溴以Br-离子形式存在;B海水制海盐用的是蒸发原理,物理变化;C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NaOH、氢气、氯气;D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冶炼Mg【详解】A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中,溴以Br-离子形式存在,在用氯气等氧化剂氧化后、萃取、蒸馏,故A错误;B海水制海盐用的是蒸发原理,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NaOH、氢气、氯气,可选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制得钠单质和氯气,故C错误;D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冶炼Mg,同时生成氯气,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应用,解题关键:把握海水资源应用、电解原理,易错点C注意金属的冶炼方法,注意

11、电解氯化钠溶液和电解熔融NaCl的差别。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氧化镁的熔点高,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B. 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取钛、锆等金属C. 氯气有强氧化性,可用氯气漂白干燥有色布条D. NaHCO3可与盐酸反应,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答案】C【解析】【分析】A耐高温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B依据钠性质活泼,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生成稳定的钠离子;C氯气不具有漂白性;D、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详解】A氧化镁的熔点高,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故A正确;B钠性质活泼,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取钛、锆等金属,故B正确;C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故C错误;D、

12、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正确;故选C。11.和Na+ 离子都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一组微粒是A. CH4 NH4+B. CH4 H2OC. NH4+ H3O+D. OH- NH3【答案】C【解析】【分析】Na离子的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1、10,结合选项判断【详解】A、CH4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0、10,NH4中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1、10,故A错误;B、CH4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0、10,H2O中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0、10,故B错误;C、NH4中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1、10,H3O+中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1、10,故C正确;D、OH中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9、

13、10,NH3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别为10、10,故D错误;故选C。12.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一个恒温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氢气和氦气在容器中的相对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氢气是双原子分子,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同温同圧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详解】A、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同温同圧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图中氢气与氦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体积之比为2:1,故A正确;B、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图中氢

14、气与氦气的分子数之比为4:1,但是体积之比为2:1,故B错误;C、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图中氢气与氦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但体积之比为1:2,故C错误;D、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图中氢气与氦气的分子数之比为1:1,但是体积之比为2:1,故D错误;故选A。13.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A. 2 L一氧化碳和2 L 二氧化碳B. 9 g水和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氧化碳C. 标准状况下1 mol氧气和22.4 L水D. 0.2 mol 氢气和4.48 L氯化氢气体【答案】B【解析】物质的分子数相同即分子的物质的量相同;A错,不知道是不是在相同条件下的比较;B正确;C错,标准状况下水为冰水混合物;D错,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在标准状况下;14.标准状况下,6.72L NH3 1.2041023个CO2 6.4g CH4 0.5mol HCl,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 体积大小:B. 原子数目:C. 密度大小:D. 质量大小:【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n=V/Vm=N/NA=m/M,=M/Vm及物质的构成来分析.【详解】氨气的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